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纯彬张晨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1期
  • 机构:摘要: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然而与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相比,我国京津冀城市群在空间结构已失先天优势的基础上,又凸显出城市承载功能集中、城市发展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比较分析两大城市群特点,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获得有益的对策启示。
  • 作者: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1期
  • 机构:如同企业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一样,城市的发展也日益显现出向集团化、规模化和一体化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在中国,大城市群正以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孕育着中国未来城市“集团”的新雏形,这就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这三个城市群好比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效应日渐明显,这里的土地占全国的1.24%,但GDP却占全国总额的约40%。虽然它们各自发展的情况不尽相同,路径也各具特色,但三大城市群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城市的竞争力。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澳]戴维·F·巴滕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城市结构出现一种新的多中心格局。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本独立的城市在城市功能方面具有互补的潜力,那么,依托快捷可靠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促生网状城市群。这种创新的网状城市群是以研发、教育和创意产业等知本作为发展重心的。网状城市间的合作机制与公司间的网络相似,即每个成员城市都能从互惠措施、知识交换以及科技创新等具有互动性的协同发展中得到好处。本文具体探讨了荷兰任士达(Randstad)地区和日本关西地区的两个案例。
  • 简介:摘要城市众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是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现有城市文化建设的实际要求进行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建设活动。本文主要对新时代下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特点进行探究,同时简要分析了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城市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 标签: 城市群众文化 文化事业 广场文化 通俗文化 文化市场
  • 简介:摘要:新的城市化道路强调建设现代城市圈、发展城市居民点、建设合理的城市空间系统和空间结构,城市能够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得益于城市具有快捷通畅、无缝衔接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能够保障要素无阻碍转移的制度性安排。一是完善城市内交通网布局,加强城际高铁、高速网络以及互联网建设,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载体;推进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降低流通成本。二是牢牢抓住体制机制改革这一条主线,打破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从上到下”的资源配置模式,在城市用土地调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等领域实现“纵向、横向”的资源配置模式,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本文对城市连接道路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城市群 连接道路 总体设计
  • 简介:摘要:在现今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过程当中,轨道交通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缩短物流的运行时间,这样才能为我国交通以及物流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与引导。但是,在具体的交通轨道运输与建设过程当中,目前仍然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 标签: 城市群 物流运输服务 轨道交通 优化
  • 作者: 黄荣斌严莉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1期
  • 机构:摘要:大珠三角地区已经进入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国际竞争力转向以提升城市群创新潜力的时期。本文从区域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基本判断、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大珠三角城市群良性互动出发,探讨了大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战略的可选择路径。
  • 简介:摘要我国三大城市当中只有京津冀地区出现了大都市阴影区效应,本文从产业协作和人才流动的角度分析,三大城市在产业协作的空间结构、资源禀赋、市场成熟度方面珠三角和长三角相较于京津冀都具备优势,同时基于人才流动视角从工资水平、就业环境、教育条件、生活服务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大都市阴影效应的原因。

  • 标签: 大都市阴影区 产业协作 人才流动
  • 简介:摘要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环境作为基础的,良好旅游环境的构建与维护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向区域战略转型的着力点。本文针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所出现的问题,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环境的深入分析,构建了适合半岛城市的旅游环境管理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对实现半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管理体系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Cluster Tourism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 作者: 李樱周嘉毅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珠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的建设将迅速缩短沿线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从而重构城镇产业的竞合格局。本文在分析珠三角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加强了轨道交通对未来城镇格局的影响,试图从空间格局的角度理解区域产业一体化,对未来珠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
  • 作者: 梅伟霞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1期
  • 机构: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城市世纪已经到来,城市群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主体。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很快,一体化已成大势所趋,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将珠三角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必须先了解其发展历史及掣肘因素,从观念意识、功能规划、产业协作、利益协调等多方面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
  • 简介:摘要:通过对国家级十大城市产业优势度的分析研究,以期为城市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主要收集2009—2016年国家级十大城市的板面数据,运用空间基尼系数法计算得出各城市产业优势度,并对各城市进行量化分析。在优势度上,指数虽普遍降低,但长三角以高得分、绝对优势和竞争力领先于其他城市,其余城市指数在降低的同时,优势程度也随之改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需顺应“十四五规划”的要求,走绿色、紧凑、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道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标签: 产业 城市群 优势度
  • 简介:摘要:以百度迁徙数据为基础,对长江中游城市城市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定量研究,并与近期印发的《长江中游城市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发展规划管理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的“三核”结构尚未形成;“三圈”中长株潭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发展势头良好,南昌与九江、宜春联系密切,有组建都市圈的基础;“三带”发展现状不理想,三条城镇带并未成规模,且跨省域联系较弱;“多节点”有一定的现状基础。为实现规划的协同发展,应重点发展南昌市、培育南昌都市圈,并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的跨省域联系与合作,降低行政边界对城市流动发展的阻隔。

  • 标签: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网络结构 百度迁徙数据
  • 作者: 顾涧清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1期
  • 机构:摘要:近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群区域,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两个区域城市群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形成世界级大城市群的有关对策建议。
  • 简介:摘要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大部分城市经济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甚至部分城市还存在经济短缺或过剩等情况,由于资金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往往导致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大降低,因此,要想实现其长远、高效地运行,这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城市经济的建设,拓宽相关的渠道与途径,充分发挥金融经济力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总而言之,金融经济力与城市经济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 标签: 城市化 经济运行 金融经济力
  • 简介:摘要城市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水资源是最主要的一个生态因素,城市与水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水对城市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是防洪抗旱,同时还具有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做好城市水利建设需要城市水利经济做保障。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水利经济的重要性,探究科学发展城市经济的有效举措,以确保城市水利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城市 水利经济 发展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交通运输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交通运输业作业为一项基础行业,服务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成本效益将直接体现在社会总成本效益上。如何运用经济学手段,分析并解决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城市交通行业所遇到的效益问题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将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分析研究城市交通产权安排、收入分配的关系。

  • 标签: 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政策 经济分析 市场需求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而在城市快速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建设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是其中之一。因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日常的交通出行非常拥堵,而城市内部的各种资源的使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造成对城市发展的严重阻碍。并且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居民的健康在这种不健康的发展状态下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加强对城市生态化建设,根据目前国家制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改善城市目前的现状,从而将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协调,对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打造一个生态经济城市,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下面就对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策略进行探讨。

  • 标签: 生态经济 城市建设 模式
  • 简介:摘要处于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再加上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使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速度日益提升。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明确城市发展的方向,为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的宏观调控进行合理指导,确保城市建设相关资源分配的科学性。鉴于此,深入探讨和分析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业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 标签: 城市规划 经济 发展 研究
  • 简介:摘要: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城市发展非常重要。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让城市空间、资源等得到规范有效的利用,使城市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助于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给人们,实现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助力各项经济建设的发展。

  • 标签: 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发展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