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扁平隆起性病的价值。方法分析了应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治疗胃肠扁平隆起性病的方法、效果。结果全部75例患者术后3-6月胃肠镜复查均1次治愈,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扁平隆起性病具有使用方便、疗效明确、安全自如可靠等优点。

  • 标签: 内窥镜 氩离子凝固术 胃肠道扁平隆起性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特殊的CT表现,以指导临床上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患者47名,其临床表现多为消化道症状,结合病史、行相关检查后,均可明确诊断为胃肠间质瘤,其中最具诊断意义的是病变部位夹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中,病检结果显示为恶性患者31例,为良性肿瘤患者16例,其中,CT显示肿瘤发生部位在胃者32例(68.1%,胃底部19例,胃体部22,胃窦部6例,其中良性12例,恶性20例),发生于十二指肠者8例(17.0%,良性3例,恶性5例),发生于空肠者4例(8.5%,良性1例,恶性3例),发生于食管、横结肠及直肠者各1例(2.1%),均为恶性。肿瘤大小及形态各异,直径最大者39cm,最小者0.7cm。其瘤体由胃肠壁固有肌层向腔内生长及腔内外混合生长者居多,分别为24例(51.1%)、14例(29.8%),向腔外生长者为9例(19.1%)。肿瘤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者14例,此多为良性肿瘤,为不规则形状者26例,为梨形者7例。形态清楚、边缘清晰者14例,边缘模糊者33例。平扫后16例出现密度均匀,密度不均匀者31例,其病变部位伴有组织坏死等,10例病灶内出现点状钙化,行增强扫描后,31例出现不均匀强化,13例患者动脉期明显强化,不均质,静脉期强化程度更为明显。21例患者病变部位内可见到肿瘤血管。本组47例患者手术前后诊断一致者为44例,准确率达93.6%。其中3例分别误诊为直肠癌、胃癌、腹腔内占位性病。结论CT检查可直接反应胃肠间质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其结果回报对于临床诊断胃肠间质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病31个(35.1%),良性病灶58个(64.9%),病灶平均直径(2.7±1.3)cm。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诊断准确率(93.3%)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66.3%)(P<0.05)。超声造影检查表现,良性组肝血管瘤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恶性组肝癌动脉期呈整体或部分快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简称“快进快出”。结论在肝脏局灶性病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样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胃肠肿瘤样异位胰腺26例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年龄在27~69岁,平均年龄39岁。5例手术切除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15例,空肠11例。结论异位胰腺无特异临床症状,术前CT检查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对正确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式视病灶位置、累及范围等情况而定。

  • 标签: 异位胰腺 胃肠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良性或恶性病所致的消化道狭窄性病在临床上不少见,尤其消化道的恶性肿瘤达中晚期或手术后的狭窄或复发所致的狭窄性病时,外科的治疗效果往往创伤大、效果不理想。而放射影像介入诊断治疗创伤小、病人易耐受、效果较好。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性病通过一至数次的介入治疗多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 标签: 消化道狭窄性病 介入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64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胃肠间质瘤中,发生于食道1例,胃15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直肠1例,肠系膜1例,复发2例。其中良性间质瘤5例,恶性19例。恶性间质瘤中有坏死者15例,肝转移者7例,累及胰腺者2例,侵及周围组织3例,淋巴结转移者1例。结论64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清晰显示GIST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其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 间质瘤 64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胃肠穿孔的放射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胃肠穿孔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CT扫描和腹部X线检查,观察两种方法诊断的结果与影像学表现,并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结果显示,经腹部X线摄片诊断的患者符合43例(67.2%),基本符合12例(18.8%),漏诊9例(14.0%),符合率86.0%;经CT扫描诊断的患者符合56例(87.5%),基本符合6例(9.4%),漏诊2例(3.1%),符合率96.9%。经CT扫描检查的符合率高于经腹部X线摄片诊断的符合率,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X线检查,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肠道穿孔 螺旋CT检查 放射线检查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造影诊断肝良性局灶性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肝脏良性局灶性病患者10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灶超声造影特征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8例肝良性局灶性病患者经手术或B超证实,3例肝包虫、23例肝脓肿、11例复杂肝囊肿、7例肝细胞腺瘤、18例肝脏炎性假瘤、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6例肝内脂肪沉积不均、1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2例肝脏孤立性坏死性结节;与病理结果比较,常规超声对肝脏良性局灶性病诊断符合率为62.04%(67/108),不符合病理诊断37.96%(41例/108);运用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性局灶性病,符合病理诊断94.44%(102/108),不符合病理诊断5.56%(6/108);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性局灶性病,较常规超声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良性局灶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间质瘤多层螺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6月19例胃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平扫均匀等密度7例,密度不均匀3例,低密度2例,混杂密度1例,1例肿块边缘强化,中心为大片低密度5例。结论胃肠间质瘤的良恶与肿瘤大小、有无坏死、CT强化性相关,即肿瘤越大,中心有低密度坏死,CT多呈不均匀强化者,多为恶性。多层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良恶鉴别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道 间质细胞瘤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胃癌和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其诊断及治疗较成熟,但胃癌合并GIST同时在一个消化器官发生则十分少见,占恶性肿瘤的0.25%。其诊疗目前缺乏规范性,贲门黏膜内癌合并极低危GIST在临床上更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影像学发现并行手术治疗的该病患者。

  • 标签: 贲门 黏膜内癌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超检查对肝脏实质性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48例肝脏实质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彩超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肝实质性病的彩超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彩超对小肝癌、肝转移癌、肝脏炎性病灶、肝血管瘤以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肝转移癌、肝脏炎性病灶、肝血管瘤以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均有比较典型的彩超图像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论彩超检查对肝脏实质性病检出率较高,且有利于肝脏实质性病的定性诊断,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肝脏实质性病变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钡餐肠道造影和碘液胃肠造影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肠梗阻患者进行钡餐肠道造影和进行碘液胃肠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进行两种肠道造影检查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各不相同。结论只要将钡餐肠道造影和碘液胃肠造影运用得当,肠梗阻就不难做出诊断。

  • 标签: 钡餐肠道造影 碘液胃肠道造影 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