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邓小平形成了关于中华民族的一些重要思想。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要包括: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中华民族独立;强调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坚决反对分裂国家,捍卫中华民族的统一,要通过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实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等方面。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于当前中华民族的建设和复兴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中华民族 民族独立 民族精神
  • 简介: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思想,旨在维护各民族文明的生存和发展,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理想。这种思想提出了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本民族文明、如何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如何构建未来世界文明的全球问题;同时也存在忽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轻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缺乏文化与综合国力结合的整体视角,以及无力解决全球性问题等缺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理论缺陷,阐述崭新世界文明观,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顶层设计,为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前提、基础和途径。

  • 标签: 文化自觉 世界文明观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扬弃继承和创新发展。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是现实的需要,是道德文化发展和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色”、“时代价值”,对继承和发展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主张,富有创造性地提出要实现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对我们党一贯强调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 标签: 中华传统美德 习近平重要论述 继承发展
  • 简介:坚定文化自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的智慧蕴涵和价值理念,源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更源于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文化坚守与文化自觉。坚持文化自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基础,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进行价值引导,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 标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不是颂古非今,而是要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割裂传统,而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现代性转化的价值导引。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立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面阐释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期更好地承传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标签: 中华传统美德 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华民族复兴、建设伟大工程、建设人才强国等几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人才强国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唯物史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19日-21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井冈山干部学院、北京市委党校、福建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福建日报》等报刊的编辑、记者近5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学术研讨会 唯物史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邓小平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