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民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中形成其特定的时空观。而这种时空观形成的过程,也是先民们对宇宙自然审美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华的精神。中华精神具有时间带动空间、时空圆融一体的特点。同时中华又在对时空超越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超脱和自由。学习中华要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

  • 标签: 中华美学精神 时间 空间 超越
  • 简介:2016年10月14至1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三峡大学与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长阳土家自治县文体新广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人民政府、中国质地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协办,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华精神与一带一路民间文艺传承宜昌高峰论坛”,

  • 标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美学精神 高峰论坛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中华 美学智慧
  • 简介:12月2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夏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仲呈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叶朗,以及来自求是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

  • 标签: 专题研讨会 美学精神 文艺评论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文联 北京大学
  • 简介:中华命题概论》是浙江省美学学会集体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构成《美学范畴概论》(杨成寅主编,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年3月版)的姐妹篇。《美学范畴概论》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美学基本范畴的学术著作,对美学范畴体系的深入研究起到推动作用,荣获1991年国家图书出版“金钥匙”奖。《美学范畴概论》从范畴体系着眼,《中华命题概论》从命题体系着眼,各有侧重,互相补充,

  • 标签: 美学命题 中国传统美学 中华 美学范畴 述评 价值
  • 简介:中华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中国美学六十周年全国学术会议"在沈阳隆重召开,并圆满闭幕,本届美学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新中国美学六十周年",与会代表就新中国美学发展的"美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美学基本理论研究""中西美学研究""审美与文化"等问题做了多层面、多向度的专题研究。

  • 标签: 美学发展 美学理论 中西美学研究 审美与文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蔺相如完璧归赵国,渑(mian)池会为国争尊严,赵王赏识封上卿,大将廉颇不高兴:“攻城野战我气盖世,他口舌之劳上风站!等我碰到蔺相如,定要较个长和短。”

  • 标签: 中华美德 儿歌 蔺相如 赏识 廉颇
  • 简介:编者按:为了整理和研究中华民族的美学与艺术遗产,弘扬中华精神,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在著名美学家叶朗教授的带领下,在国内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下,历时25年,先后完成“三个重大项目”:《中国历代美学文库》(10卷19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中国美学通史》(8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和《中国艺术批评通史》(7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2015年11月8日,“传承中华精神三大出版工程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现将叶朗教授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全文刊发,以期学界对该三大出版工程的编撰和出版经过有更多的了解。

  • 标签: 美学 出版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中国美学通史》 《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 简介: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虽然不很系统,但他谈美的视角很独特——他是从和谐的角度来谈美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与物无对;二、美感具有生命情调;三、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四、从人生意义角度而言,美是自我协调。

  • 标签: 与物无对 人生意义
  • 简介:中文专业有关中华的教育由来已久,而非中文专业却一直对此有所忽视。其实,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华课程意义重大,而且是可行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传承和弘扬包括中华在内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大政方针;二是全国各个高校正稳步贯彻和落实这个政策,并把它当作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来对待;三是大学生也把传统文化、中华当作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态度积极。

  • 标签: 非中文专业 中华美学 可行性 意义
  • 简介:1919年冬,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创办人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与其他同类学校的艺术教育家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美育团体“中华育会”,并在1920年4月20日创刊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美育学术杂志《美育》。据《二十世纪上海美术年表》1919年10月条目记日:“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创办不久,吴梦非、丰子恺等目睹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联络本校和爱国女校的几位同志,发起成立了中华育会,以联合当时全国的艺术工作者和大中小学教师,共同推进新艺术运动。”11月19日条目又记日:“中华育会成立于上海,由上海专科师范和爱国女学的教师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郭志闳、孙成德、傅彦长、李鸿梁……等发起组织。姜丹书任驻会干事,后由吴梦非继任。其宗旨在联合全国艺术工作者和大中小学校教师,共同推进艺术教育。会员遍布全国十余省,其中推选责任会员31人。……”

  • 标签: 美育 中华 中小学教师 艺术教育家 艺术工作者 师范学校
  • 简介:重阳节又至,“合肥好人”刘士圣和老太李家珍家人“以德报德”的故事引起了人们对尊老敬老社会美德的热议。尊老敬老,需要人人从我做起,更离不开老人及其亲属的率先垂范。

  • 标签: 美德 中华 重阳节
  • 简介:摘要国学是一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学术的学问,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国学作为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为国人增强自我修养,提高知识层次,内练素质,外树形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效途径。

  • 标签: 国学 综合素质 自我修养
  • 简介: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在高年段的《品德与社会》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通晓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要巧用历史事件,感悟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学习历史名人的道德修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标签: 题材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传承 美德
  • 简介:摘 要:“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它的内涵是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敬老”是中国人对“孝”的基本要求,在当前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不断遭到挑战与冲击的今天,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与社会,其舆论都倾向于对孩子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却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此背景下,对慈孝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实属必要。因此,本文对如何在幼儿园中弘扬慈孝文化,培养幼儿形成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 标签: 慈孝文化 中华美德 幼儿教育 策略
  • 简介:2008年底,美国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新词语"Chimerica"(中华利坚),把中国抬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位置。这样做的根据在哪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标签: 新词语 中华 美国媒体 2008年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