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信访分类治理是毛泽东信访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他关于信访问题最有特色的观点。毛泽东信访分类治理思想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以信访内容和行为的分类为核心,以信访治理方式的分类为保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毛泽东信访分类治理思想,为我国信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建立高效信访治理体制奠定了基础。重温和继承毛泽东的信访分类治理思想,对于健全我国信访分类治理体系、完善信访制度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问题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毛泽东 信访分类治理 人民内部矛盾
  • 简介: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基础性执政资源,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原则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体现和展开.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独特的社会作用。当前,中国信访总量与治理成本双双高企,不断触痛着国家与社会的敏感神经,并危及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其原因在于历史问题的积累、拆迁保障类问题的叠加、问题的升级、精神心理类问题的涌现等。信访治理的策略在于松动属地责任,走出维稳误区;设置准入机制,优化治理流程;盘活治理资源,导入社会力量等,以求解国家信访治理所面临的困境。

  • 标签: 信访运行 现实困境 扩展逻辑 治理策略
  • 简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是"回到马克思"。如何回到马克思?广松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研究着手,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物象化论进行发生学式的勾勒,通过宣扬马克思物化论的构图以提出自身物象化论的构图。广松对马克思恩格斯从异化到物化的转变尤其是关系主义的把握有其深刻之处。但广松为了突显关系主义而把关系置于本体论的地位,在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陷入了现象学和存在论的泥潭,把物化片面地阐释为关系本体的外在化物相。当然,广松运用后期马克思的关系主义理念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借助物象化论及批判性继承的西方近代哲学去推进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的关系图景,无疑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把钥匙。

  • 标签: 广松涉 关系本体论 物象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