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9月24~28日在北京举行,由国际学联主办。会议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联合会 会员大会 儒学 孔子 中共中央总书记
  • 简介: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学联第五届会员大会。这次会议是国际儒学界和国际学术界的一次盛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员大会 联合会 儒学 诞辰 孔子
  • 简介:世纪的检阅与沉思──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概述大壑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江苏省烟草专卖局联办的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4月23日—25日在古城南京隆重举行。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

  • 标签: 世界华文文学 国际研讨会 东南亚华文文学 江苏省 健康发展 社会科
  • 简介:曾子名字音义如何,学界素有争论。自许慎以来,其参字的主流读法便是“森音”“所今切”(今读为shen)。“骖音”“七南反”(今读为can)是略晚出现的或然读法。二者之中孰为正读,历代学人训释颇多而往往失其本旨。实际上,曰“参”曰“舆”皆是表示天上的星宿之名,与宋世以降逐渐崛起的“骖乘”说并无关系。尤应指出的是,曾子名字之中还隐括了其出生之年的天文星象信息,不惟所涉音义问题可据此定谳,即使有关孔子、曾子生年的歧说,亦可以因之得一新证。

  • 标签: 曾子 孔子名字 天文历术 生年
  • 简介:11月23—24日在新加坡举行,由新加坡儒学会、新加坡炎黄国际文化协会、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主题为“儒家与宗教:互动和对话”。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本地约200名学者参会,共同探讨儒家精神如何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新加坡儒学会会长陈荣照认为,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可通过与各宗教的对话与交流为建立普世价值提供很好的资源。

  • 标签: 国际 人文主义精神 儒学 儒家精神 新加坡 文化协会
  • 简介:李伯元的文学之路欧阳健居晚清四大小说家之首的李伯元,不是梁启超那样的时代巨子,而是处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小人物;他的人生价值,在于作为一名职业报人和职业小说家的成功事业和开创一代风气的广泛影响。李伯元,名宝嘉,又名宝凯,伯元是他的字,别号南亭亭长.又号游...

  • 标签: 李伯元 庚子国变 “游戏” 《官场现形记》 《绣像小说》 弹词小说
  • 简介: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儒家与理想之治”。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荷兰、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副校长杨慧林、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总裁朴仁国,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韩国成均馆大学荣誉教授李东俊,日本东京大学荣誉教授池田知久等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 论坛 儒学 国际 高等教育
  • 简介:11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由英国约克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的2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特别讨论了由英国约克大学迈克·比尼教授主编的《牛津分析哲学手册》(2013)的汉译问题,涉及内容有:分析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哲学问题的分析论证,以及一些重要分析哲学家的思想,如维特根斯坦、亚历克修斯·迈农、弗雷格、唐纳德·戴维森、斯特劳森等。

  • 标签: 国际分析 北京 学会 大学哲学 哲学史研究 维特根斯坦
  • 简介:《焦氏易林》的文学价值近期出版的上海社科院院刊《学术季刊》(1993年第2期),发表了著名古文论家、诗评家陈良运教授的《论(焦氏易林)的文学价值》一文。作者指出:《易林》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一部占卜书。明代中叶以后虽有一些有见识的学者、诗人,开始注...

  • 标签: 《焦氏易林》 《易林》 文学价值 思想内容 中国文学史 艺术特色
  • 简介:文学与影视互动传播的角度历时性审视研究齐鲁文化及其传播镜像,80年代齐鲁红色文化与民间草莽文化并行,90年代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并峙,新世纪政治文化重塑与移民文化重温同步。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加强文学与影视良性互动,是有效促进齐鲁文化的品牌塑造与影像传播的路径。

  • 标签: 齐鲁文化 地域文化 互动传播
  • 简介:10月18—2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由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和国际信息科学学会(ISIS)主办,国内外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协办。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加拿大、西班牙以及中国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信息哲学元理论问题、信息哲学与当代前沿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信息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或学科的比较问题、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哲学问题、信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交叉问题,从多个学科与不同视角进行了学术探讨与对话交流。

  • 标签: 信息哲学 国际 西安交通大学 哲学问题 元理论问题 科学学会
  • 简介:4月26—27日在美国加州克莱蒙举行,110多名中国生态文明专家、学者和60多名北美、欧洲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出席论坛。主要组织者有: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等。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后现代农业和城乡发展”。中外生态文明专家就“中国是否要走以乡村文明消亡为代价的城市化之路”、“生态文明与后现代农业”、“生态文明与乡村发展”、“生态文明与城乡一体化”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对话。

  • 标签: 生态文明 国际论坛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农业 城乡一体化
  • 简介:4月25~26日在美国克莱蒙召开,由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中共中央编译局、美国克莱蒙培泽学院、美国西雅图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性后现代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来自中美高校、政府、公益组织等相关机构和单位近200余人,基于“为了生态文明的教育”的会议主题,探讨了“建设性后现代的教育理念”、“生态文明与现行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变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教育”等论题。

  • 标签: 生态文明教育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国际论坛 后现代研究 中共中央编译局 教育理念
  • 简介:关于《系辞》的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翟江月《周易》之“经”与“传”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易经》为周初的产物,卜辞中记载了商后期的故事以及大量西周初年的故事,没有西周后期的故事,就是明证;《易传》7种10篇则是战国时的产物,其大部分产生于战国中期或更晚。《...

  • 标签: 《系辞》 《老子》 《易经》 文学批评 《周易》 儒家思想
  • 简介:晚清经学有今古文学之争,而今古文家都将此学术现象追溯至两汉,以为两汉经学亦然。但返观两汉,则其时虽有王官学与民间学之辩,却无廖平《今古学宗旨不同表》所罗列的那种壁垒森严的对立。文章从廖平表中选出四例,即今文与古文、《王制》与《周礼》、孔学与史学、义理与考据等,证明以今文和古文不能概括经学之争,而王官学并未必以经学为孔学,民间学也不以史学看待经学;且二派都既重义理,也重考据,二者不偏颇;又《王制》之大法未行于汉代,新莽乃以《周礼》改制。凡此证明经今古文学之争是晚清所特有的经学形态,与两汉事实不大相符,如再以今古文学的对立思维来研究经学,显然不甚妥当。

  • 标签: 今文学 古文学 王官学 民间学
  • 简介:6月22日在重庆举行,由重庆市逻辑学会主办,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应邀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主要有来自日本的陶吉(SatoshiTojo)、萨诺(KatsuhikoSano),新西兰的斯里曼(JeremySeligman)和挪威的艾高腾(Thomasǎtgotnes),以及西南大学何向东教授、郭美云副教授、马明辉副教授等。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基本命题逻辑的延伸、基于代理(agent)通信信道的动态认知逻辑、关于不确定性推理的自由选择、关于证据决策的困境等。

  • 标签: 命题逻辑 国际研讨会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信息 语言 动态认知逻辑
  • 简介:3月25~27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和英国内政部共同主办,北京实验动物行业协会承办,英国全球合作基金项目资助。论坛以“提升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规范和科技水平”为宗旨,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人员培训和技术资质认定、善待实验动物、动物保护和3R理念实践等相关的国际合作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实验动物 福利伦理 国际论坛 技术标准 专业委员会 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