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一先秦时期由孔子创立、孟子弘扬的儒家,不太涉及“公平”、“平等”这类权利观念。《论语·季氏篇》有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按,孔子这段话,是就季氏已占有鲁国二分之一的领土,还想伐取属于鲁国辅臣的颛臾的一小块土地而提出的批评。

  • 标签: 平等 道家 先秦时期 “公平” 权利观念 孔子
  • 简介:平等或效率——人类的痛苦选择成十平等与效率在经济学中是一对基本概念。平等指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均等化;而效率则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取得的劳动成果的大小。效率在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效率高意味着资源的有效配置。平等与效率同时也是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从人道论...

  • 标签: 提高效率 效率下降 福利制度 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 社会成员 贫富不均
  • 简介:同于东周时代主流的人性平等论,汉代哲学家热衷于主张人性不平等论,一般称之为“性三品”。汉代哲学家建立和论证人性不平等论,运用了东周时代不同的人性论思想资源,其采取的方法是调和、改造和挪用,以此得出了迥然不同的新的人性论模式。将人性论与阴阳之气和元气结合在一起,以作为人性不平等的超验性基础,这是汉代哲学家的发明。由于汉帝国倾向于统一、秩序和权威,“圣王”的教化被认为是关键,反过来这又被用作“中民之性”的佐证。

  • 标签: 汉代 人性 不平等 成立
  • 简介:G.A.柯亨,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于英美的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初步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柯亨围绕平等、自由、正义等政治哲学问题的研究。柯亨的政治哲学研究源于其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转型,通过与右派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诺齐克和左派的平等的自由主义者罗尔斯的论战,展示了他的独具特色的激进的平等主义立场。这样极左的平等主义,尽管有理论上的魅力,但在现实中毕竟是一种幻像。

  • 标签: 自由至上主义 平等的自由主义 激进的平等主义 幻像
  • 简介:宪法文本明确规定了平等原则,但在现实语境中,有关平等原则的争议却鲜有共识。在就业领域,合理的年龄区分与年龄歧视之间的矛盾,同样显现出平等原则的模糊性。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关于年龄区分和年龄歧视的界限急需明确。平等原则的理性主义解释、功利主义解释和折中解释都难以有效解决年龄设定的合理性问题。能力解释对平等原则进行了分层次的回答,预设了一个平等的基本能力起点。只有将就业岗位与能力要求进行绑定,才能合理地进行年龄区分,从而将平等原则适用于就业领域中的年龄问题。

  • 标签: 平等原则 年龄区分 年龄歧视 就业领域
  • 简介:西方近年来有关收入不平等的研究蓝瑛波社会公正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愿望。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都曾为了实现此目标做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本文将对近年来西方国家有关社会公正的理论及较新的研究成果作一概括的综述。以供国内研究者参考。还是在1990年,有...

  • 标签: 收入不平等 收入差异 被调查者 福利国家 跨国研究 匈牙利
  • 简介:平等作为一种基础理念的现代社会,儒家差等之爱看似并不合拍,但仔细分析其逻辑起点和叙事方式,可以发现它至少在两个方面对现代平等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儒家差等逻辑不仅没有破碎平等,并且为平等何以可能提供了一种合乎自然人性基础的哲学说明。其次,肯定差等之爱的积极意义,可以防范现代社会的制度信仰,使社会获得更符合人性、也更加深远的道德基础。正确认识儒家差等之爱对现代平等社会的独特意义,还需要区分自然的"差等之爱"与宗法的"差等序列"。

  • 标签: 儒家 差等 平等
  • 简介:评《正确世界人生的磨砺》严高鸿马克思主义著作浩如烟海,内容博大精深,正确的世界和人生则是蕴含于其整个体系中的精华。要领会这些精华,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对原著作出系统的、深入的,而不是零碎的、肤浅的研究。但是,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他们并无必要也...

  • 标签: 世界观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青年学生 语言特点 热点问题
  • 简介:近来,随着城镇医疗救助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医疗救助给付的公平性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8-2012年287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测量与分解法,考察了城镇医疗救助给付水平不平等性地区差异的构成因素和贡献因素。结果发现:城镇医疗救助给付存在比较严重的"横向不公平"问题。特别是2010年以来,城镇医疗救助给付水平的地区不平等性日趋显著。其中,从地区特征来看,给付水平的不平等性主要来自地区内,以东部地区不平等最为严重。从给付结构来看,"一次救助"(资助参保)较"二次救助"(大病救助)不平等性更为凸出。本研究还发现,加大"一次救助"人均给付的投入力度,有助于降低总体给付的不平等性。

  • 标签: 城镇医疗救助 横向公平 给付水平 给付结构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 简介:《聊斋俚曲》中的"三出戏",即《墙头记》《禳妒咒》《磨难曲》,是蒲松龄作剧并创制声腔的戏剧作品,它是用明清俗曲作曲牌的曲牌体,"开拓了清代戏剧的另一境界"。它又是蒲松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但它与《戏三出》不同,因为它们的音乐声腔体系不同。认识这"三出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对于研究蒲松龄创作思想发展以及保护、传承这一非遗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聊斋俚曲 戏曲 明清俗曲 曲牌
  • 简介:<正>(一)从“生与死”谈起在生命哲学史上有三位世界级的思想家给我们解答了“生命”的奥秘:孔子是人文主义的创始者,他对生命的看法似乎流入到“不可知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11)耶稣是基督宗教的创始者,他对生命的看法可谓不同凡响。多默曰:主乎,吾侪既不知尔之所往,又焉能识其途哉?耶稣曰:“予即途也,真谛也,生命也。人欲诣父,舍予末由”!(若望福音:O14:5—6)。

  • 标签: 墨子学说 死亡哲学 唐君毅 生命精神 生命观 黑格尔
  • 简介:《易经》之卦象到底有没有象征意义,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本文依据有关史料、《易经》卦爻辞和前人的研究,做了肯定的回答和比较系统的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易经》在天人问题上的四个观点:(1)天道与人事有统一性;(2)自然属性与人格品德相联系;(3)人是天人关系的主体;(4)热爱自然,天人情融。然后,又对中国传统哲学、科学、伦理和宗教进行了概略的追索,指出中国科学古代曾长期领先而近代落后,中国哲学思维偏重求同,偏重综合、整体和功能结构,中国宗教带有明显的世俗倾向,等等,都与天人合一有联系。

  • 标签: 世俗倾向 中国宗教 八卦 史料 学术界 象征意义
  • 简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周易》是最早对男女情爱现象加以完整说明,给予明确价值定位的著述。《周易》认为,人必然与自然规律为一,男女情爱的发生,是自然规律的表达,为天经地义的存在,而作为必须依存于社会的人,情爱又必然受到社会的规范。自然性和社会性两者合理并存于人的情爱现象之中,相互过犹不及。同时,《周易》又实质上注入了“礼”的价值标准,这一点,成了否定人在情爱问题上的平等与自由的基础。《周易》的观念,成为Tlt情爱问题认识的价值内核,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的全过程。

  • 标签: 《周易》 情爱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 简介:《易经》中的君子于春海卞良君“君子”,在西周、春秋时期是贵族的通称。《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玉者。”又,《国语·鲁语上》:“君子务治,小人务力。”君子指当时的统治阶级,小人指被统治的劳动人民。春秋末年以后,“君子”...

  • 标签: 《易经》 君子观 卦爻辞 中国传统道德 有德者 理想人格
  • 简介:《管子》的君臣初探裴传永孙希国《管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深刻精到,但由于其具体成书年代一直众说纷纭、悬而不决,致使关于《管子》思想的研究迟迟不能得到深入、系统的开展,使《管子》的许多创见迟迟不能得到合理、准确的历史定位,此诚为古代思想史研究的一大...

  • 标签: 《管子》 君臣观 君臣关系 人臣 兴利除害 思想品德
  • 简介:<正>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如同清初康熙帝那样视“崇儒重道”为基本文化国策,并于国务活动之余,数十年如一日潜心讲求的帝王,实不多见。儒学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演进,显然不是个人意志所能转移。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空前强化,帝王的好尚,往往又会给儒学的发展以重要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清初的康熙帝就是

  • 标签: 康熙帝 理学 崇儒重道 熊赐履 儒学观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 简介:孔子提出“不知言无以知人”的命题,揭橥了知言以知人的真谛。“知言”是指对言语真假善恶的体知,既包括知人之言,亦涵摄知己之言;是一种与知人智慧紧密相连的实践理性。知言是知人的首要条件,与“行”、“众察”、察言观色等行为共同构成了知人的前提条件。知言以知人的实现途径既有直接性的知言行,又有间接性的传闻与默会等。知言以知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功能,在教育、交友、举贤、外交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理应受到重视。

  • 标签: 孔子 知言 体知 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