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作者将要出版的《哲学深渊:马克思与德国哲学家的对话》的导论部分。文章回顾了作者结合马克思与德国哲学家的关系来阅读马克思著作的历程,例如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与胡塞尔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的异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类"概念的发展,马克思的"主体"与黑格尔的"人格"的内在联系,马克思的存在观与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存在观的比较,另外还涉及维特根斯坦和分析哲学、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和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传统等等,都是作者所关注的话题,展示了马克思哲学的多方面的理论处境。

  • 标签: 马克思 德国哲学家 关系 比较
  • 简介:康德关于能思存在之本性的论点基于表象“”的具体本性。他认为,经验自我属于一个有思想的肉体实有,其内感官被心灵自己的状态激动,因此和外感官一样牵涉被动性。这样的心灵或理性只具有相对自发性,是没有归因能力的它(物)或精神自动机,从而不是完全自主的。不过,如果有一个内在于实践理性的目的,那么它可能会是完全自主的。康德认为这个目的是道德律,我们选择的行动方式只有被其蕴涵(而非出于偏好)才表达真正的自由。

  • 标签: 我思 统觉 目的 道德律
  • 简介:作为思维的一个先验主体的“”是一个伴随着一切概念的意识,它只能和意识到它的作为内感官的经验性意识一同“出现”,这是康德对“”的最为基础性的认识。在实践哲学里没有出自感性的病理学的的地位,尽管也考虑到了肉体性的“”的有限性,但理性自己就已独立地规定了意志。理论化的“”也探入到情感领域,情感得依赖一种朝向知识的可传达性。所以康德理论化的“”伴随着其写作,其风格是先验哲学无风格的风格。但理论化的“”在康德那里是无疑具有情感侧面的,如对道德律的敬重始终是这一理性原理的最为紧密的伴随物。另外,康德字面上并不出现的理性的“”即使是理论化地隐匿地加以表达,还是必然具有其参与世俗生活的社交性。

  • 标签: 康德 写作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