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经典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前瞻记忆的情绪效应及其理论模型。情绪电影片段诱发被试高兴或悲伤情绪后,观察被试在高兴、悲伤和自然情绪状态下的前瞻记忆任务和当前任务的成绩。结果发现,情绪前瞻记忆出现反转效应,即在高兴背景下前瞻记忆负词比正词成绩好,在悲伤背景下前瞻记忆正词比负词成绩好。实验结果支持前瞻记忆的注意—搜索模型,不支持自动激活模型。

  • 标签: 前瞻记忆 情绪一致性记忆 反转效应
  • 简介:人格问题是人格心理学中最活跃、也是最有争议的研究课题之。对待人格的与可变性,西方传统的人格理论持两种观点,即论与可变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在跨时间及跨情境上具有。本文在综述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人格问题的争论进行了详细评价。作者同时指出,要想走出人格是还是可变的两难境地,必须首先解决人格研究领域中的些关键性问题。

  • 标签: 人格一致性问题 人格心理学 西方国家 一致论 可变论 人格特质
  • 简介:处理数量语义信息时存在左右轴表征作用,还是更多为上的隐喻语义表征。本文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探讨中文数量语义信息处理时是否存在空间表征效应。阅读数量信息的句子,实验受试用手指顺上下轴的方向(运动和非运动)转换按键来计时阅读,实验二,受试用手指顺左右轴的方向(运动和非运动)转换按键来计时阅读。研究发现空间动作效应在上下轴中存在。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更多为上的隐喻原则基础上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中文数量 句子处理 具身认知 感知动觉计划 空间动觉兼容性效应
  • 简介:以96名大本科生为被试.采用120张情绪效价人物图片,运用加工分离范式研究心境对大学生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心境效应不仅存在于外显记忆,而且也存在于内隐记忆;(2)心境效应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上没有性别差异;(3)在心境实验中,自然抑郁组被试可能存在外显记忆缺损。

  • 标签: 心境一致性 大学生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抑郁
  • 简介:Jessor曾提出问题行为理论,认为可用个公共因素解释青少年的饮酒、性行为、违纪等问题行为。本文试图利用吸烟、饮酒、活动、违纪四项指标,以验证型因素分析方法,对问题行为的单因素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各种问题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初高中男女生的问题行为都可以用个公共因素解释;并且除活动在公共因素上的负荷为初中女生略高外,其余的负荷系数在初高中男女学生之间是不变的。本研究不仅在中国青少年中验证了问题行为的单因素结构,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 标签: 问题行为 因素结构 因素不变性 青少年
  • 简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熟练度较高的晚期汉-英双语者对英语长距离主谓结构加工的敏感性.实验材料采用简单并列肯定句,句法违反的句子中,主谓的错误出现在句子第二个动词处.实验结果显示,尽管被试的句法判断成绩良好,但在句子句法违反处没有引发反映句法自动化加工的左半球前部负波(LAN),也没有产生P600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熟练度较高的晚期汉-英双语者,难以实时、自动化地加工长距离条件下英语主谓的信息.研究结果支持了浅层结构假说的观点.

  • 标签: 第二语言 主谓一致性 句法加工
  • 简介:保护价值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保护价值分为"有关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价值"和"有关人伦人权和人际情感的保护价值",并发现前者比后者更受重视和更有普遍.研究还验证了保护价值具有的数量不敏感性、当事人相关、道德责任感、拒绝、愤怒情绪、故作姿态这六个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类保护价值在各特征上的差异.

  • 标签: 保护性价值观 结构 特征
  • 简介:通过个相关研究和个实验研究探索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的与消费者对仿制商品消费意愿的关系,以及反过来个体在使用仿制商品后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呈现给被试三组同品牌的正品和仿制商品,让被试评价,相对于正品,其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的程度以及对仿制商品的购买意愿,结果发现被试评价其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程度越高,其对仿制商品的购买意愿越高;研究二中,被试被要求使用正品或仿品钢笔完成矩阵谜题任务,并根据成绩自行兑换奖励,结果发现,相比使用正品钢笔,被试使用仿制商品后更倾向于谎报成绩,表现出与仿制商品相的虚假欺骗属性。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自我概念的影响贯穿于消费行为始终,自我概念和仿制商品形象的会促进消费行为,而对仿制商品的消费也会反过来作用于自我,使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和仿制商品的负面特征趋于

  • 标签: 仿制商品 自我概念 形象一致性 消费者行为
  • 简介:主-谓数是言语产出过程中的种重要现象。主-谓数产出中的分布效应是指产出句子时,谓语数受中心名词概念数影响而出现的错误。早期的研究发现,词汇屈折变化越丰富的语言,分布效应越大,并用最大化的理论观点进行解释;近期的研究发现,词汇屈折变化越丰富的语言,分布效应越小,并用最小化的理论观点进行解释。今后的研究应采用更为直接的方法考察中心名词概念数对分布效应的影响,进步考察研究方法的差异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 标签: 主-谓数一致 分布性效应 屈折变化
  • 简介:保护价值(protectedvalues,PVs)是这样的种观念:它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1].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保护价值及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考察和评述,在此基础上,进步提出了管理领域保护价值研究的设想.

  • 标签: 保护性价值观 决策 忽略偏差 框架效应
  • 简介: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价值进行整合研究,建构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价值取向理论。价值取向理论的假设结构模型包括四种价值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价值取向量表,以974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结构的存在,理论结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价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 标签: 价值观 取向理论 结构 实证
  • 简介:价值是个体深层的心理建构,是个性倾向性的核心,指导着个体的行为。他同时包含着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成分,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定的关联。本文在对价值心理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价值主要是通过认知成分中的价值思维模式和价值认知内容对心理健康发生影响。文末从认知心理疗法的角度给出了对价值进行调整的步骤。

  • 标签: 价值观 心理健康 思维模式 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 调整方法
  • 简介:目的:本文从当事人的视角,深入研究团体辅导对于团体成员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协商的质研究(CQR)方法,对15个来自不同团体的当事人的深度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团体辅导效果相关的域有4个,即团体辅导的过程效果、团体辅导效果获得的过程和体验、团体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团体辅导的后续效果。结论:当事人眼里团体辅导效果的内容广泛且丰富,团体依恋既是团体辅导效果的内容也是基础的疗效因子。

  • 标签: 当事人 团体辅导效果 CQR
  • 简介:本研究试图化解道德与道德平衡间的争议。研究通过实验发现绝对捐赠额高的被试在下次捐赠中也保持较高的绝对捐赠额。相比前个时间点的捐款额增加会导致下个时间点的捐款额减少。研究二通过对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的分析发现在t年度捐款多的企业家在t+1年可能有较多的捐赠。但与t-1年度相比t年度企业家捐款增加会导致t+1年度的企业家捐款额减少。研究二显示道德平衡还受到慈善榜中的社会比较信息的调节。

  • 标签: 捐赠 道德一致 道德平衡 社会比较 企业家 地位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天津地区7所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和职业价值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他们在选择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时所用的标准却有很高的。这说明他们的职业价值已经基本形成且具有稳定性。(2)高级职员既是大学生理想中的首选职业,又是现实中的首选职业。(3)收入、充分发挥能力、职业中的自主程度成为大学生择业时的主要标准。(4)大学生的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与所在的学校、与其所学的专业科类、与其是否临近毕业、与其性别等因素都有定的关系。但他们在择业时所用的标准却不因上述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 标签: 职业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 问卷调查 大学生择业 理想职业 在校大学生
  • 简介:根据学者喻国明和郑丽勇的传媒影响力理论和学者黄希庭的价值体系理论,自编问卷,对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的1998名在校医学生展开调查,实证研究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的影响,探索其内在机理.结果发现: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产生显著影响:(1)涉医传媒信息内容、信息时效正向影响医学生的心理需求;(2)信息加工程度、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播媒介、信息发布者等正向影响医学生对涉医传媒信息的信任程度,并进而影响医学生的价值;(3)心理需求和信任程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医学 信息 价值观 医学生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物质主义价值、金钱态度与薪酬满意度的关系。对329名社会人员(男149,女178)的调查结果表明:(1)物质主义价值、金钱态度对薪酬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金钱态度在物质主义价值与薪酬满意度之间起调节作用。

  • 标签: 物质主义 金钱态度 薪酬满意度 激励
  • 简介:使用问卷法调查了北京和内蒙古三所高校的1034名大学生,检验了大学生环境关心、环境价值和亲环境行为的关系,并考察了环境关心在环境价值和亲环境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女性大学生被试环境关心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被试;蒙古族大学生被试环境关心水平显著高于汉族和其他民族大学生被试。(2)利他价值和利己价值对两类亲环境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环境关心在利己价值和私领域亲环境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生态圈价值和私领域亲环境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环境价值观 亲环境行为 环境关心 中介作用.
  • 简介:通过对57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性状态的影响中自我不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亲子依恋除对同获得状态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外,主要通过自我不的中介作用对同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产生正向影响,对扩散状态产生负向影响;(2)自我不在分离-个体化对同性状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分离-个体化负向预测自我不,消极分离-个体化正向预测自我不,进而以自我不为中介对同性状态产生影响;(3)亲子依恋依次通过分离-个体化、自我不的中介作用对同获得状态、早闭状态和扩散状态产生较强影响。

  • 标签: 自我同一性状态 亲子依恋 分离-个体化 自我不一致 中介作用.
  • 简介:采用自编问卷对长三角地区145名教师进行调查,并将其职业价值与实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教师现实工作情况不能满足教师的职业价值需求,教师的职业价值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般精神价值、特有精神价值、物质价值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 标签: 教师 价值观 满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