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对农村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了契机,提出了要求,也对农村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契机,提出了要求。那么作为小学作文教学,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变化,讴歌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抒发自己的情感,则是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小学作文教学 教育教学工作 建设事业 学生体会 语文教师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课进行了多项改革,多次调整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学实效。但是这些改革大都是在宏观的课程领域中进行的,微观教学领域改革的进展比较迟缓。纵观农村学校政治教学的现状,在师生的教与学上,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就当前我国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政治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何应对谈些肤浅看法。

  • 标签: 新课程背景 农村教学 改革开放 政治教学 农村学校 思想政治课
  • 简介:有调查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单身的达到35%,其中愿意再婚的达到37.6%,而能够成功再婚的只有6.9%。单身老人再婚并非易事。于是“老年非婚同居”便悄然流行起来。

  • 标签: 非婚同居 老年人 调查表 再婚 单身 老人
  • 简介:老年焦虑量表(GAI)进行中文修订,并对北京市1292名老年人进行测量,考察中文版GAI的使用情况,同时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焦虑水平基本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文版GAI维持了英文版的单维结构;(2)7.4%的老年人有弥患焦虑症的风险,女性焦虑得分高于男性,低龄老年人的焦虑水平高于高龄老年人,仅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与子女同住及独居老人;(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及朋友交往可进入方程.

  • 标签: 老年心理学 老年焦虑量表 LOGISTIC回归分析 社会交往
  • 简介:<正>人,渡过了心理上和社会上相对稳定的壮年期以后,就要进入老年期。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由于生活安定和营养普遍改善,人们的寿命大大地延长了。社会对老年人也很关心,例如全国不少地方都举办了老年大学、离休退休干部工人的俱乐部以及敬老院等福利措施。“发挥余热”,许多老年人为“四化”做出新贡献。中国有句俗语,“家里有个老,就是有个宝”。敬老爱幼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但是调查表明,老年人在人际

  • 标签: 老年人 老年期 社会主义社会 主要因素 性格 心功能
  • 简介:认知老化研究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认知功能呈衰退趋势。但认知年老化过程的个体差异很大,有较大的变异性和可塑性。多媒体为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具有重要潜在优势的学习环境,其在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老年学习者也面临着运用多媒体学习。文章试从认知老化研究出发,以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指导,探讨适合老年人认知特征的多媒体学习策略。

  • 标签: 认知老化 认知负荷理论 多媒体学习 认知理论 多媒体学习设计
  • 简介:本研究运用测量的方法考察了386名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结果表明,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地好于初二、初三、初四的学生;男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显著;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身心健康”四个分测验中,年级差异非常显著;优等生和差生在学习适应性上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 标签: 农村初中生 学习适应性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目的。运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198名农村中学的初中生为被试。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是亲子关系亲密;(2)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存在性别差异,不存在年级和民族差异;(3)亲子沟通和父母对学生交友的管理是影响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的重要原因;(4)父母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学生的上网情况对农村初中生的亲子关系没有影响。

  • 标签: 农村初中生 亲子关系 亲密度
  • 简介:本研究以20名老年者(包括10名单语老年者和10名双语老年者)为被试,考察了两种被试在数字工作记忆广度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双语老年者的平均数字工作记忆广度为6.40个;单语老年者的平均数字工作记忆广度为4.89个。统计检验发现双语与单语老年者在数字工作记忆广度上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支持双语“认知优势”效应说法,说明双语经验增加了老年人的工作记忆广度。

  • 标签: 双语经验 老年者 工作记忆广度
  • 简介:目的:探讨农村特岗教师人际关系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问卷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对103名农村特岗教师、107名非特岗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特岗教师自尊显著低于对照组(20.79±5.16〈29。10±5094),人际关系困扰显著高于对照组(8.82±4.74〉7.07±3。64);(2)农村特岗教师在人际关系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3.94★★);(3)自尊、婚否、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际关系困扰的变化。结论:自尊、婚否、年龄对农村特岗教师的人际交往困扰能够预测,可通过提高农村特岗教师的自尊及婚姻问题,来对群体的人际关系困扰进行积极干预。

  • 标签: 农村特岗教师 自尊 人际关系 调查分析
  • 简介:本研究以来自全国7个代表性城市的1373名中老年人为被试,在文献研究、咨询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和讨论、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编制了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对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和诊断.

  • 标签: 城市中老年人 心理健康 项目分析 信度 效度
  • 简介: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快速发展。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十年老年心理健康研究情况,分析当代中国老年人心理存在的特点,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期望能给后续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

  • 标签: 老年心理健康 老龄化
  • 简介:曾几何时,“同居”只是青年男女婚前性行为的文雅说法。如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丧偶老人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这是否意味着这部分老人对传统婚姻方式已经厌倦,对婚姻可以不再承诺、不再认真了呢?

  • 标签: 同居者 老年人 情感 婚姻方式 婚前性行为 老龄化社会
  • 简介:提高老年人家庭沟通成效对促进健康老龄化,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与家庭带来的压力有重要意义。观看电视是中国老年人最主要的休闲形式及日常活动之一。结合心理辅导或者咨询的手段,充分利用电视传播的先进技术与普及优势,可以设计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老年人家庭沟通的辅导方法。

  • 标签: 中国 老年人 家庭沟通成效 辅导方法
  • 简介:本研究运用《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调查离退休后再工作对老年人信心、生活满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离退休后再工作的老年人不论在PGC信心量表上的总得分还是在激越、对年龄的态度和不满足-孤独等三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离退休后不再工作的老年人,这表明离退休后再工作是影响老年人的信心和满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它如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水平等因素也影响老年人的信心与满意感。

  • 标签: 老年人 再工作 离退休老年人 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 三个维度 生活满意感
  • 简介: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湖南省1292名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进行施测,并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究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问题是否存在异质性,以及留守儿童相关的人口学因素对焦虑情绪异质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可以分为三种潜在类别:"严重焦虑情绪型"、"中等程度焦虑情绪型"和"低焦虑情绪型";留守男生、小学五年级、高中二年级、留守时间越长、留守初始年龄越小的留守儿童更容易焦虑情绪严重;无论是父亲外出、母亲外出还是双亲外出对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严重性的影响是一致的。由此,应根据留守儿童的性别、年级、留守时长和留守的初始年龄等情况特点,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缓解留守儿童焦虑。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焦虑情绪 潜在剖面分析
  • 简介:本文是一例农村小学生由于网瘾问题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案主由于长期上网,导致身体虚弱,精神萎靡,并且对网络以外的事物没有任何兴趣。案主在父母的要求下配合咨询,对于网络危害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并非迫切希望改变现状。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行为契约进行行为矫正,初期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网瘾问题 农村学生 行为契约
  • 简介:采用年龄认同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4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老年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数比例为55.7%,平均年轻4.07年。实际年龄和自评健康对老年人的年龄认同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受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等变量后,年龄认同仍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表现在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其生活满意度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综上,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存在年轻化偏向。而且这种年轻化偏向程度越强.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少,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这意味着可以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促使老年人保持年轻化的年龄认同.这可能将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老年人 年龄认同 心理健康
  • 简介:采用面孔图片启动不同的情绪,在青年人和老年人两组被试中考察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以及不同情绪和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口语产生年老化的影响。要求青年组和老年组被试在不同的情绪启动条件下对图片进行命名。结果显示,与积极和中性情绪相比,消极情绪显著地延长了青年人和老年人口语产生的潜伏期;与青年人相比,消极情绪对老年人的影响更大。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消极情绪对口语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这提示老年人应该在生活中尽量保持愉悦心情。

  • 标签: 口语产生 消极情绪 年老化.
  • 简介: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207名农村留守儿童为被试,主要探讨流动养育者、留守养育者与儿童问的亲合水平在降低儿童偏差行为上的直接作用及其对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经历的日常烦恼越多,其偏差行为越高;流动养育者、留守养育者与儿童的亲合水平越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越低。(2)流动养育者一儿童亲合能够显著调节日常烦恼与儿童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压力抵抗效应:在低亲合条件下,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高亲合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关联不再显著。(3)留守养育者一儿童亲合能够显著调节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单亲外出儿童群体中表现出了保护稳定性,在双亲外出儿童群体中表现出了保护的扩大化。这表明,养育者与儿童之间的紧密情感联系是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重要保护因素。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养育者 流动养育者 亲子亲合 偏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