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喜欢写作的人当了会计,喜欢绿色植物的人担任了行政管理人员.喜欢表演的人成了网站管理员,喜欢服装设计的人做了新闻编辑……当你所做的工作完全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时.那种落寞.尴尬甚至挫败感可能常常袭上心头。

  • 标签: 心理辅导 新闻编辑 服装设计 管理员 挫败感
  • 简介: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几年高校兴起的心理辅导新形势,由于其覆盖面广、效率高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因发展时间较短,也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对在高校中开展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 标签: 朋辈 团体心理辅导 高校
  • 简介:<正>小刘,男,大学二年级学生。自二年级下学期三门必修课考试不及格后,经常自责,学习感到困难,觉得学习负担过重与难以完成,担心再考还不及格以致拿不到毕业证书。因此,他情绪低落,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如其他同学。由于二年级上学期已有一门课补考不及格,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他得跟班试读,二年级未过70分的课程必须重考,这样一来,他得补考6门,加上试读的一学期又要学习6门课,共12门课程。他认为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觉得即使自己再勤奋,也完成不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于

  • 标签: 学生心理辅导 不及格 学习理论 大学二年级学生 学籍管理 辅导室
  • 简介:目的:编制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源量表。方法:在访谈、开放式问卷和文献综述基础上,初步编制量表题目,对预试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修订成正式量表,再对结果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辅导员职业压力源可归为发展保障、工作负荷、社会支持、管理体制、成就动机、工作难度6个维度,总解释率为64.26%,量表的仅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95和0.774,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指标良好。结论:该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用于相关研究。

  • 标签: 高校辅导员 职业压力源 信度 效度
  • 简介:<正>一、由学生自杀引发的思考我们在心理辅导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15岁的女中学生,被自己语文教师的品德、才华和风度所折服,她痴情地迷恋着,却从未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向所崇拜的老师表白,也未造成对任何人的伤害。但当人们偶尔从日记发现她的“隐私”后,“第三者”,“居心不良”,“心理变态”等恶言纷至沓来,周围一

  • 标签: 恋师情结 心理变态 闭锁心理 自我意识 心理成熟 独特体验
  • 简介:焦虑症是神经症常见的一种。焦虑症者的内心深处往往有一种无法解脱、不愿正视的心理问题,焦虑只是那种矛盾、冲突的外显,借此作为防御机制,以避免接触那更深层的困扰。本辅导方案的团体类型是大学生,是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情绪而设计,它并不是针对特别严重的神经症患者,只是用理性情绪疗法的思想解决大学生一般的生活、学习适应及情绪困扰问题。对团体辅导活动进行了设计。

  • 标签: 大学生 焦虑症 团体辅导 方案
  • 简介:提高老年人家庭沟通成效对促进健康老龄化,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与家庭带来的压力有重要意义。观看电视是中国老年人最主要的休闲形式及日常活动之一。结合心理辅导或者咨询的手段,充分利用电视传播的先进技术与普及优势,可以设计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老年人家庭沟通的辅导方法。

  • 标签: 中国 老年人 家庭沟通成效 辅导方法
  • 简介:旨在探讨舞动治疗对于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的效果,为辅导员缓解职业倦怠提供方法和依据。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三所高校中抽取60名辅导员进行研究,分为两组,通过舞动治疗与普通系列讲座两种方式,并前后对照探讨舞动治疗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采用前后测对照组实验组实验法,使用问卷对60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共包括两部分,分别为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GS)。结果显示舞动治疗后职业倦怠的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维度得分显著下降,成就感得分显著上升,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系列讲座后职业倦怠的玩世不恭和成就感得分没有变化,情绪耗竭得分明显增加,自我效能感没有改善。由此可以看出舞动治疗可以改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

  • 标签: 舞动治疗 辅导员 职业倦怠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高职新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效果。方法选取两个平行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41人,做连续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控制组50人,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用师生关系量表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前后测。结果运用t检验对比实验效果,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新生的师生关系(F4.89,p〈0.001)、同伴关系(t=3.03,P〈0.05)均有显著的干预效果。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高职新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有效形式。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新生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 简介:本文以实际观察与体验出发,综合已有研究成功,具体讨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大学新生主要面临的适应、人际关系、学习与自我意识的心理问题,并对团体辅导在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高校政工干部与辅导员开展新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团体辅导 新生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通过对选自北京市打工子弟小学的159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公益组织的社会干预对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及情绪情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公益组织实施课外团体辅导后,干预组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积极情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动儿童.(2)在消极情感得分上,干预组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3)领悟社会支持与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负相关.这表明,通过公益组织实施课外辅导方式进行的社会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

  • 标签: 流动儿童 领悟社会支持 积极 消极情感 社会干预
  • 简介:为了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和应付方式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针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应付方式问卷(CopingStyleQuestionnaire,CSQ),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SCL-90总分前后测平均减分率为17.3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等维度的前后测差异显著(p〈0.05),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2、应付方式的退避维度(t=2.88,p=0.02)前后测差异显著,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自责维度(t=1.95,p=0.08)前后测差异临界显著,后测分数低于前测。启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促进未成年重危罪犯掌握积极的应付方式,是提升未成年重危罪犯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值得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未成年罪犯 团体辅导 心理干预
  • 简介:当前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稳定而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是高等教育重要目标。此前研究普遍强调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内在驱动,并证明了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行为的积极性影响,但对学习动机促成自主行为的机制研究并不深入。以广东六所高校1156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行为的促进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学习能力是其促进效应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还发现,性别、年级与专业对其促进效应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标签: 学习动机 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行为
  • 简介: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以及由薄到厚等方法重构积极的“替代性”故事取代“无效的”支配性故事。本文结合“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的实践,探寻叙事心理治疗在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 标签: 失独家庭 叙事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
  • 简介:本研究以团体辅导理论为基础,采取实验的方式,考察团体辅导对西藏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团体辅导前后SCL-90量表对西藏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有一定效果的。通过学生自评,传统的课程结合团体辅导效果比单纯的授课要好。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生心理健康
  • 简介:采用归类任务,比较不同知识条件、不同特征呈现方式下,对非定义特征维度的掌握,验证类别学习的认知学习机制。结果发现对非定义特征维度的掌握,在样例特征固定位置呈现条件下较多,而在样例特征随机呈现条件下较少;在知识定义特征维度条件下较多,而在机械定义特征维度条件下较少。研究结果支持了类别学习的认知学习机制。

  • 标签: 类别学习 认知学习机制 双机制 错误驱动
  • 简介:按照态度的结构理论,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该研究采用问卷测查的方式,考察了学习态度中的三种成分与学习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学习行为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认知,而是意向和情感.所以要使学生真正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习行为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关键在于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愉悦体验和强烈的投入意愿.

  • 标签: 学习态度 学习行为 结构理论
  • 简介:考察139名五、七年级学生在逐次阅读10组图文材料的过程中对阅读测试与媒体信息的关系的自我监察并据此对阅读时间分配模式的自我调节过程,结果发现:(1)二年级被试能够监察阅读测试和图文之间的相倚关系,并据此对图文阅读时间分配模式进行自我调节,分配更多时间在与测试相关的材料上;(2)五、七年级被试的图文时间分配均呈现逐步调节的模式。(3)七年级被试比五年级被试对阅读测试与图文的关系的监察更为准确、时间分配模式调节出现的时机更早,时间分配调节策略的使用更合理,测试成绩更高。

  • 标签: 自我调节学习过程 多媒体学习 外在暗示线索 时间分配
  • 简介:目的:本文从当事人的视角,深入研究团体辅导对于团体成员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CQR)方法,对15个来自不同团体的当事人的深度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团体辅导效果相关的域有4个,即团体辅导的过程效果、团体辅导效果获得的过程和体验、团体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团体辅导的后续效果。结论:当事人眼里团体辅导效果的内容广泛且丰富,团体依恋既是团体辅导效果的内容也是基础性的疗效因子。

  • 标签: 当事人 团体辅导效果 CQR
  • 简介:我很爱自己的丈夫,可以为他做一切,我不图别的回报,只要他对我忠诚。为了捍卫我们的婚姻,我经常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言行。他高兴的时候就会和我解释,但更多的时候不说话,我说多了,他会冲我吼:“烦不烦?”前些天,我终于抓住了他的把柄,为了挽救他,我什么都做了……他说“我是帮你证明自己的预感是正确的。你刚开始怀疑我时,我真的没有留意过外面的女人,毕竟你对我的关心不是所有女人都能给我的,但你的多疑使我无法忍受,如果不弄出来点事来,真的对不起你。”这是什么话呀?男人真够无赖无耻的!

  • 标签: 婚姻 呵护 学习 女人 丈夫 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