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以不同认知负荷的连环数认知运算为实验材料,以小学三到六年级175名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认知负荷对小学生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认知负荷的难度明显地影响到了小学生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策略.在策略的选择方面,认知负荷对于小学生认知操作成绩的影响力在低年龄段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而小学六年级则差异显著;在策略的正确率方面,认知负荷难度的影响力随年级的升高而相对减少;在策略的解题速度方面,认知负荷的难度也明显地影响到了小学生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策略的解题速度.

  • 标签: 小学生 难度 解题速度 认知 小学六年级 影响力
  • 简介:<正>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并不是处处一帆风顺的,或许你不时会陷入某种逆境,诸如高考落榜、下岗失业、恋爱受挫、病残袭击以及意外事故等。身处逆境、往往容易使人产生苦闷、焦虑、忧愁、恐惧、失望等复杂情绪,从而给身心健康带来危害。逆境的构成,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客观方面,是指那些不以当事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和社会的条件,如天灾人祸、衰老病死以及个人受到的社会政治、经济、

  • 标签: 高考落榜 人生道路 使人 辅导室 攻击行为 不如意
  • 简介:西方组织公平领域的主流观点认为要想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应着力提高分配过程的公平性以及上下级互动的公平性,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较之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人际公平、信息公平),分配制度公平对员工分配公平感的解释力最强;在分配制度不公平的情境下,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才会影响分配公平感,仅仅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 标签: 组织公平 分配公平感 分配制度公平
  • 简介:皮埃尔是一位平庸的中年作家,出版的两本书都销量不多.最近出版的第3本书也是如此。幸运的是,一位知名出版商对他的小说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吹捧他。于是,野心慢慢地在皮埃尔的头脑中滋生了。他首先想到的是背叛原来的出版商,尽管她是他最忠实的朋友.并且在最困难的时候曾对他鼎力相助……这是皮埃尔一之间产生的邪念。

  • 标签: 邪念 心理障碍 心理治疗 心理学
  • 简介:睡到自然醒,已是早晨8:20。看着空荡荡的半边床,才意识到丈夫邵宇出差了,我赖在床上继续养神。我和邵宇的巨幅婚纱照。就挂在对面墙上,表面落了一层浮尘,曾经的甜蜜成了隔岸观火的美丽,让人感觉有点儿遥远,有点儿虚幻。

  • 标签: 婚姻 婚纱照 丈夫
  • 简介:为探究儿童在不同利益对比情境以及与己利益无关情境中的公平行为,研究呈现了自我任务的劣势博弈、优势博弈、冲突博弈以及第三方任务博弈四种分配情境。自我任务中儿童需要为自己与另一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第三方任务中则需为两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结果发现:(1)劣势博弈中所有年龄组均倾向于选择公平方案,而非劣势方案;(2)优势博弈中,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优势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3)冲突博弈中,4岁、6岁组选择优势方案的人显著多于劣势方案,而8岁、10岁组均无显著差异;(4)第三方博弈中,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不公平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4岁-6岁儿童尚未真正获得公平观念,且以获得个人利益为主;而8岁是真正获得公平观念的转折年龄,8-10岁儿童对人对己均坚持公平原则,且表现出利他倾向。

  • 标签: 公平 儿童 自我任务 第三方任务
  • 简介:学习时间分配的研究进行了将近40年,而对儿童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研究也走过了近4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他控步调的学习到后来的自控步调的学习,从关注学习材料的难度这一外部线索到关注学习者内部的活动机制,从讨论学习时间分配活动本身到探讨影响学习时间分配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于学习时间分配发展的研究始终在不断深入。文章从上述视角,对学习时间分配的新近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元记忆 学习时间分配 他控步调的学习 自控步调的学习
  • 简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认为,人们为了维护当前积极自尊,主观上会远离过去失败而亲近过去成功。本研究采用线段评估法,选取311名中国大学生被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自尊水平、事件效价与距对过去事件距估计的影响,以检验该理论的文化普适性。结果表明:对过去事件的距估计,自尊水平、事件效价及其交互作用在同一距里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距的主效应及其与事件效价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在负效价水平上存在显著距差异,在正效价水平上无显著距差异。研究结果不支持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

  • 标签: 时间自我评价理论 过去事件 时距估计 自尊水平 事件效价
  • 简介:在看音乐演出我们偶尔会见到这样的情景:本来很有实力的演员,舞台发挥得不到平时的六成;或站在台上忘词忘谱,使演出难以正常进行;更有甚者浑身发抖、大汗淋漓,大脑一片空白,不得不临阵脱逃。大家都知道,这是表演心理紧张所至。然而,作为一名音乐表演者,克服表演的紧张心理是必修的一课,这直接关系到演出的成败。

  • 标签: 音乐表演 紧张心理 音乐演出 心理紧张 表演者 演员
  • 简介:采用实验法和结构访谈法,考察66名5~6岁儿童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公平分配玩具行为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根据在幼儿因分配玩具的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把儿童分为三类:公平型儿童、不公平型和不稳定型,每类儿童的自我评价各不相同;(2)对自己做出的公平行为能做出准确的自我评价,而且对假想的不公平行为也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这是形成稳定的公平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自我概念、自我形象在道德准则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理机制 儿童 自我形象 自我评价 道德准则 心理研究
  • 简介: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由于其高信噪比和易提取的特征成为是脑机接口系统中重要输入信号。了解注意对SSVEP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基于SSVEP脑机接口系统的基础。本研究中采用了经典的SSVEP实验范式,呈现两列字母序列,同时在字母序列的位置上呈现频率不同的闪烁背景以产生SSVEP,并通过设置了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两类实验情景,探讨注意资源的分配对SSVEP的影响。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与注意资源的分配存在对应关系,注意资源分配得越多,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越大。(2)利用集中注意、分散注意和非注意状态的差异,可以增加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的视觉信号输入。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注意的神经机制,而且可为建立基于SSVEP脑机接口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注意 脑机接口
  • 简介:采用眼动实验方法,对20名大学生阅读不同颜色中、英文材料的眼动特征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颜色对中、英文阅读成绩影响趋势一致,红色成绩最好,黄色最差;(2)颜色对被试阅读眼动指标影响差异显著:注视次数上,红色和黑色最多;注视时间上,红色最短;眼跳距离上,黄色最长;注视频率上,黄色最低。

  • 标签: 颜色文字眼动阅读
  • 简介:在手眼协同作业,应考虑视觉、空间兼容性最佳的原则,本研究测定了信号灯和控制器被布置在7个高度水平,离被试4个距离水平和与被试中央眼5个偏角水平时对信号灯的觉察反应时及上肢移动到相应控制器的上肢运动,从而提出了设计适合中国人的工作空间所需的基础资料.

  • 标签: 上肢运动 反应时 上肢伸及包络面 协同作业 控制器 信号灯
  • 简介:在我们笑话猴子几千年的思维僵化、凝固、单一、定向而不知“变通”,一人“死胡同”而不会“拐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也常犯此类思维之痼吗?有位年轻医生,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因误诊而将一位老人患者医死了。

  • 标签: 思维钻进 钻进死胡同
  • 简介:我是一个喜欢幻想的女孩,因为自己长得不漂亮,我常独自一人躲在屋里,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会像丑小鸭那样变成白天鹅。我虽然已满18周岁了,可我还时常沉浸在幻想的童话世界里。

  • 标签: 情感 恋爱 爱情 社会生活
  • 简介:本研究选取ADHD混合型儿童11名,ADHD注意缺损型儿童13名以及正常儿童15名,通过“平均估计长度”、“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估计变异值”三个指标,考察不同亚型ADHD儿童在距复制和言语估计上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研究发现,在视觉刺激条件下,ADHD儿童的距估计缺损并不受距长度的影响;ADHD混合型儿童在多项任务中所表现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都差,而ADHD缺损型儿童只是稳定性差,说明ADHD混合型是ADHD中更严重的亚类型:ADHD儿童在距估计任务中稳定性差,反映了其状态调节能力的落后。

  • 标签: ADHD 亚类型 时距估计 状态调节
  • 简介:采用长重复启动范式进一步探讨言语理解中信息表征的方式。实验1探讨听力理解中的信息表征,学习阶段采用句子理解任务,测验阶段进行图片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匹配和不匹配的图片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学过和未学过的图片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听力理解中的信息表征是命题符号表征,而非知觉符号表征。实验2探讨阅读理解中的信息表征,结果同实验1,说明阅读理解中的信息表征也是命题符号表征,而非知觉符号表征。实验3在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都采用句子理解任务,结果发现学过的句子的反应时快于未学过的句子的反应时,学过的句子的正确率高于未学过的句子的正确率,说明前两个实验中没有出现学习效应是因为两个阶段任务类型差异较大造成的。综合3个实验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排除策略影响后,言语理解中没有产生知觉符号表征,先前句图匹配范式下的知觉符号表征很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表征。

  • 标签: 重复启动 听力理解 阅读理解 知觉符号 命题符号
  • 简介:本研究采用2(空距、实时距)×8(1秒~8秒)的实验设计,以22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类型、不同长度的距估计特点,结果发现:(1)距类型在距估计中存在主效应,在本实验中,1秒~8秒条件下实时距估计比空距准确;(2)距长度在距估计中存在主效应,距估计所产生的误差随时距长度的增加而增大;(3)距类型与距长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实时距、空距估计进行曲线估计及预测,发现两类距估计呈现动态特征,18.45052秒之前实时距估计比空距准确,之后空距估计比实时距准确,两类距估计曲线的变化速度也呈交替上升趋势.

  • 标签: 大学生 实时距估计 空时距估计 时距长度 时距类型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认知加工过程。实验采用个别交谈的临床方法,被试是学前及小学儿童,共125名,4~8岁,分成5个年龄组,每组25名,实验材料是6道算术应用题。研究表明,儿童解题的认知能力可分为四级水平。在各级水平上,问题表征、算法选择及计算策略的运用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构建了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认知加工模型。此外,本研究对由Briars、Larkin以及由Riley、Greeno和Heller提出的有关模型也提供了一个实验论证。

  • 标签: 算法 表征 策略 图式 认知加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