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知心友:您好!真不好意思,我又来打扰您了!我又遇到麻烦了,是学习方面的,希望您可以帮助我。每天每个老师都要留作业,而且每位老师都会说:“我留的作业不多。”虽然是每个老师的作业量都限制在半个小时之内,可对学生来说就是是单纯的半个小时了,九科加起来就是4个半小时,再加之我们还要先巩固课上知识,再写作业,最后还要预习下一节内

  • 标签: 学习需要 快节奏 有效率 意识 作业量 老师
  • 简介:现实监控是来源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表明,现实监控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学习项目的比例、学习和测验阶段之间的干扰任务、被试的想象能力等均对现实监控存在一定的影响;②儿童的现实监控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老人的现实监控能力相对较低;③不同病人在现实监控中有不同的困难;④内部来源与外部来源提取激活的大脑区域不同,前额区在区分两类项目时的作用明显.今后应在整合研究结论、建立相应认知模型、构建前额区和顶区联合作用的神经网络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加强研究.

  • 标签: 现实性监控 来源记忆 项目记忆 想象 前额区
  • 简介:利用亲社会视频游戏和IAT测验,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亲社会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认知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和攻击特质差异。结果表明:(1)亲社会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认知的抑制效应显著;(2)游戏类型和性别对内隐攻击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视频游戏更容易对女生的内隐攻击认知产生抑制效应;(3)攻击特质对高中生的内隐攻击认知的主效应显著,并且游戏类型和攻击特质对高中生内隐攻击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视频游戏更容易对低攻击特质学生产生抑制效应。由此可见,亲社会视频游戏能够有效抑制高中生的内隐攻击认知水平。

  • 标签: 亲社会性视频游戏 内隐攻击性认知 抑制效应 实验研究
  • 简介:近年来认知科学领域关于学习问题的研究颇为关注重新探索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帮助学生找到可操控强的有效学习策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三项经典研究的进展体现了这一研究趋势:一是学习时间间隔的动态分配,相比较于传统的学习时段分配.适当扩大各学习时段的时间间隔可使学习结果的保持更为长期有效(学习间隔时间控制在测试间隔时间的5%-10%左右是最佳的);二是不同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相对于批量式安排,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可极大提升学习效果。三是提取练习对知识识记的作用,研究发现提取练习相比较于其它学习事件(编码)可更为有效地促进学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三方面有关研究均发现,学习者所觉知的许多学习策略很可能是次优的甚至是低效的.对其加以纠正将有助于实现有效学习。

  • 标签: 记忆 元认知 学习策略 有效学习
  • 简介:采用独立记得一知道范式(IRK)和加工分离范式(PDP)探讨说明文阅读中因果推理的意识。根据关系部分的描述与目标句是否存在逻辑冲突,创设推理成功和推理失败两种实验条件。实验1和2分别使用独立记得一知道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进行研究。两个实验的结果都发现推理成功和推理失败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加工指标上都差异显著,表明说明文阅读中因果推理既影响有意识加工也影响无意识加工,该结果支持和完善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

  • 标签: 说明文 因果推理 文本表征 意识性
  • 简介:职业决策常分三类:理智型、直觉型及依赖型,但直觉型的内容不明。本研究用自编的职业决策问卷(其中直觉型策略细化为三种启发式)对516名近两年做过职业决策者作了调查。结果发现:除理智型策略外,受调查者还较多使用再认、满意化、排除法这三种启发式,较少使用依赖型策略;性别、学历、求职经验不同者使用的策略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理智型策略和满意化对人-职匹配有显著预测作用。这提示应合理认识人们使用的多种策略及其不同作用。

  • 标签: 职业决策策略 快速节俭启发式 人-职匹配
  • 简介:当错误发生后,人们往往会放慢错误后反应的速度,以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对错误后反应的影响。为了探讨刺激属性是否也在错误后的反应中起作用,本研究从刺激同一角度出发,探讨错误反应刺激与错误后刺激的同一以及反应-刺激间隔时间(RSI)对错误后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错误后的刺激与错误反应的刺激一致时,可减小错误后反应时延长的程度,同时,RSI越大,PES越小。本研究得出结论,刺激同一和RSI作为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在PES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标签: 错误后反应时延长(PES) 刺激同一性 认知控制
  • 简介:以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650名小学儿童,采用社会创造故事情境问卷、小学儿童社会创造倾向问卷,分别测量了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同时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中的开放分量表、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以及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中的(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分量表,考察了儿童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的特点和性质。结果表明:(1)二者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创造得分总体上呈现“倒z形”的发展趋势,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倾向总体上呈现“U形”发展趋势;(2)两种社会创造与经验开放、自尊及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呈现不同的相关,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与经验开放、自尊及网络交往偏好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与经验开放、自尊之间也具有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而且与网络交往偏好无显著相关;(3)经验开放、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均可以显著地预测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而难以预测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这表明,社会创造可能存在状态与特质之分。

  • 标签: 状态创造性 特质创造性 社会创造性 小学儿童
  • 简介:采用篇章朗读任务,探讨了词汇的获得年龄与句子长度对10名阅读障碍儿童与10名普通儿童阅读流畅的影响。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流畅比普通儿童差,表现为朗读时间更长,准确差,出现更多的省略错误、替代错误、添加错误。词汇获得年龄和句子长度对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流畅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字词加工难度增加,句长效应被放大。词汇获得年龄影响替代错误的发生,句子长度影响省略错误的发生。

  • 标签: 阅读障碍 阅读流畅性 句法难度 句长 词汇获得年龄
  • 简介:为了探讨哪一类别商品的平面广告更适合于采用幽默诉求方式,研究随机选取64名大学生为被试,以产品颜色矩阵(ProductColorMatrix)为商品的分类标准选取了八种具有代表的商品,并对应改编了16则平面广告,以广告类型(幽默,事实)、商品类别(白色商品、红色商品、黄色商品和蓝色商品)为自变量,以广告评价、广告顺序为协变量,以商品印象、喜爱程度、购买意向、眼动指标(首次进入时间、注视时间密度、注视空间密度)为因变量,进行平衡设计实验。通过传统自评和眼动指标表明,幽默平面广告可以提高具有功能和低风险的蓝色商品的记忆效果,在幽默广告中被试更关注广告图片,而事实广告中被试更关注广告词。

  • 标签: 幽默广告 产品颜色矩阵 平衡设计 眼动
  • 简介:回顾百年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在科学主义研究理念的强势影响下,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呈现出一种“去宗教”的研究倾向,即将宗教心理现象的研究化约为对世俗心理现象的探讨,并由此造成了宗教心理学研究的无序、纷乱、零星和琐碎。唯有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接纳并尊重宗教心理现象所固有的“宗教”,宗教心理学研究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宗教性 去宗教性
  • 简介:证言心理学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对心理健康因素对证言准确的研究很少涉及。本研究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有助于证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 标签: 心理学研究 健康因素 证言 口供
  • 简介:采用实验室观察及问卷法,考察学步儿行为抑制、母亲养育方式和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行为抑制正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亲拒绝正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母亲保护担忧负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2)性别能调节母亲养育方式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母亲鼓励独立负向预测男孩内隐问题行为:母亲拒绝正向预测女孩内隐问题行为;保护担忧负向预测男孩外显问题行为;母亲惩罚正向预测男孩外显问题行为。

  • 标签: 行为抑制性 母亲养育方式 问题行为 性别 调节作用
  • 简介:采用准实验设计教学干预,将75名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分为实验组(n=54)和对照组(n=21),实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结构化服务学习活动(每周2小时),对照组给予匹配任务(文献阅读和翻译总结)。采用反思日志中的开放性问题和非服务学习领域的结构不良情景问题为测验材料,利用自编的问题解决中的批判思维表现编码袁,对服务学习活动前后和过程中相关材料进行编码,探讨服务学习中服务组学生批判思维的变化及其在非服务学习领域结构不良问题解决中的迁移效果。结果表明服务学习对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表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方案改进维度上,这种促进作用可以迁移到非服务学习领域问题解决的批判思维表现中。

  • 标签: 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 服务学习 方案评价 方案改进
  • 简介:心理负荷及其解脱已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ERP技术则是研究心理负荷问题的有力手段。该文介绍了心理负荷及其解脱的脑电成分,以及情绪刺激对其影响的可能表现并作出了理论解释,对其应用ERP研究作了粗略的设想。

  • 标签: 心理负荷 心理负荷解脱 CNV EML 情绪刺激
  • 简介:主-谓数一致是言语产出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主-谓数一致产出中的分布效应是指产出句子时,谓语数受中心名词概念数影响而出现的错误。早期的研究发现,词汇屈折变化越丰富的语言,分布效应越大,并用最大化的理论观点进行解释;近期的研究发现,词汇屈折变化越丰富的语言,分布效应越小,并用最小化的理论观点进行解释。今后的研究应采用更为直接的方法考察中心名词概念数对分布效应的影响,进一步考察研究方法的差异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 标签: 主-谓数一致 分布性效应 屈折变化
  • 简介:采用问卷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认知闭合需要与一般启发式策略对个体价格判断的潜在影响。结果发现:(1)认知闭合需要与精确度效应交互作用显著,高闭合个体在整数价格高低的评价上高于低闭合个体;(2)认知闭合需要与差价大小交互作用显著,差价整数位是3时高闭合个体对于差价的评价高于低闭合者;(3)认知闭合需要,左侧数字改变与以9结尾、以0结尾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当评价左侧数字改变的价格时,高闭合个体对以0结尾的数字的评价显著高于以9结尾的数字的评价。认知闭合需要与启发式策略对价格判断共同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定价方式与定价策略会对认知闭合需要不同的个体产生差异性影响。

  • 标签: 认知闭合需要 启发式策略 价格判断 代表性启发式 获得性启发式 锚定启发式
  • 简介:处理数量语义信息时存在左右轴表征作用,还是更多为上的隐喻语义表征。本文从具身认知观的视角,探讨中文数量语义信息处理时是否存在空间表征效应。阅读数量信息的句子,实验一受试用手指顺上下轴的方向(运动和非运动)转换按键来计时阅读,实验二,受试用手指顺左右轴的方向(运动和非运动)转换按键来计时阅读。研究发现空间动作一致效应在上下轴中存在。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更多为上的隐喻原则基础上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中文数量 句子处理 具身认知 感知动觉计划 空间动觉兼容性效应
  • 简介:基于Berry等人提出的“移民适应理论”,考察了城市农民(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城市适应策略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歧视知觉的关系.311名失地农民和461名农民工受邀填写城市适应策略问卷和歧视知觉问卷.结果发现:①中国城市农民(失地农民与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策略主要由“分离策略”、“同化策略”、“角色认同混乱”和“混合策略”四种形态构成.②歧视知觉对城市农民的城市适应策略具有广泛而普遍的预测效力,歧视知觉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分离、同化策略或陷入角色认同混乱;歧视知觉负向预测混合策略.③歧视知觉对城市农民的城市适应策略的预测方向和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调节.

  • 标签: 失地农民 农民工 城市适应策略 歧视知觉
  • 简介:指类句是传递自然界与社会知识的普遍且强有力的手段(Cimpian,2010),在儿童的概念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Cimpian&Markman,2009;Gelman,2009),并且在形成刻板印象和行为动机等其他社会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语法,概念和因果关系归因上探讨了指类句的研究进展,梳理了指类型语言的来源,以及它在儿童归纳推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的强有力作用,并且也试图探索未来研究的方向,和中文的指类型语言研究的困难。

  • 标签: 指类句 语言 概念 因果归因 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