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具身认知理论的代表知觉符号系统认为知识表征具有知觉特点,并假设语言理解中对于所涉及概念及其隐含属性会即时进行知觉模拟。当前研究采用句图匹配范式,通过三个实验探讨句子理解中是否会对物体隐含颜色属性进行知觉模拟及其具体条件。实验1沿用经典范式验证语言理解中对物体隐含颜色存在知觉模拟过程。实验2通过变化句子前语境考察语境是否支持对于物体隐含颜色知觉模拟的影响。实验3进一步考察当颜色属性与其对应物体存在稳定关联时(即具有高颜色诊断性的物体),在不同语境作用下是否会引起知觉表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理解中知觉模拟过程是灵活的,语境改变会引起读者所激活的物体颜色知觉表征发生变化,并且对于高颜色诊断物体,即使缺乏支持语境,读者仍然会对句中隐含的物体特定颜色进行知觉模拟。

  • 标签: 隐含物体颜色 知觉模拟 颜色诊断性 语言理解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了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是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还是即时分类颜色引起的。实验1让被试先将深绿、浅绿、浅蓝和深蓝四种颜色分为四种范畴,再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视觉搜索任务中出现了与颜色分类相应的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且这一效应在任务的早段就表现出来,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所引起。实验2让被试将四种渐进的蓝色分为两种范畴,并在之前与后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表明,分类后的视觉搜索中并未出现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先前研究表明,习得语言范畴使四种颜色为两种范畴后,颜色辨别会出现右视野范畴效应。因此,这一结果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而是由习得语言范畴所引起的。总体上,本研究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是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而非即时分类颜色引起的,进一步揭示了语言与颜色知觉的关系。

  • 标签: 沃尔夫假设 颜色范畴知觉 语言范畴 范畴学习 颜色分类
  • 简介:喜欢每一个清晨,当朝霞染红了天空,花儿开始舒展柔嫩的腰肢;喜欢每一个午后,当阳光透过层层绿色的树叶,满池的湖水波光旖旎;喜欢每一个黄昏,当金色的夕阳洒满大地.飞舞的蝴蝶都被渲染得灿烂夺目。可是你知道吗?当婴儿呱呱落地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他却并不能享受到这份五彩斑斓的美丽。因为婴儿刚出生时是没有光感的,他的视觉要比别的感觉发展迟缓一些。不过很快,他的视敏度便大大得到改善。

  • 标签: 儿童心理健康 颜色 婴儿 黄昏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特点,为患儿创建适合心理特点的住院休养环境提供依据。方法自制2组颜色卡片,采用对偶比较法对30名住院患儿进行了7种颜色的偏好研究。结果:1.30名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结果依次为:黄,蓝,橙,粉,绿,红,白。2.有无白血病患儿颜色偏好顺序不同,红色与白色为两类患儿最不喜爱的颜色。3.不同性别患儿的颜色偏好顺序不同。结论了解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的特点对于充实相关理论,改善住院环境、提升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住院患儿 颜色偏好 选择行为
  • 简介:旨在探讨颜色属性对基于时间的图形预览搜索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视觉标记实验范式的变式考察三种颜色的图形刺激的预览收益。结果发现:搜索与旧干扰物相同颜色的靶子和搜索新异颜色刺激并未出现反应时的差异,而且,两者都快于搜索与新干扰物颜色相同的靶子。这说明,在图形刺激的预览搜索中,观察者没有主动抑制旧干扰物的颜色,而是主动加工新出现的刺激。还探讨了基于颜色标记的抑制机制和主动非抑制机制。

  • 标签: 预览搜索 预览收益 颜色 视觉标记
  • 简介:已有研究证实,刺激预存知识表征对重复启动效应具有调节作用。然而,尚无刺激特征预存知识表征和特征转换调节该效应的报道。本研究以颜色诊断性假说为依据,对颜色特征的预存知识表征进行控制,旨在考察颜色特征的预存知识表征、特征转换及重复次数对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诊断色和非诊断色启动条件均产生了显著的重复启动效应,后者的效应更强;诊断色启动条件下,诊断色图形反应时的启动效应显著大于非诊断色图形;启动条件、图形类型和重复次数在正确率的启动效应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重复启动效应为颜色诊断性和特征转换所调节,具有预存知识表征的诊断色的调节作用符合自上而下的加工观。

  • 标签: 重复启动效应 预存知识表征颜色诊断性特征转换 图形
  • 简介:采用眼动实验方法,对20名大学生阅读不同颜色中、英文材料时的眼动特征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颜色对中、英文阅读成绩影响趋势一致,红色成绩最好,黄色最差;(2)颜色对被试阅读眼动指标影响差异显著:注视次数上,红色和黑色最多;注视时间上,红色最短;眼跳距离上,黄色最长;注视频率上,黄色最低。

  • 标签: 颜色文字眼动阅读
  • 简介:<正>一、问题颜色和形状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幼儿认识客观世界都是始于外部特征,如能早期掌握多种颜色和形状将会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鲜艳的颜色对幼小儿童的视觉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儿童认识事物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色彩知觉与人的情感有密切的联系,认识颜色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美的情操,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3—6岁幼儿大都容易注意物体的色彩特征。所以我们认为对幼儿加强颜色教学是重要的。按儿童视觉发展规律,新生儿就能辨别不同的颜色。有关研究还表明,人眼最初能辨别

  • 标签: 教学方法 客观事物 教师 注意力 颜色对 实验
  • 简介:该研究以48名中学生为被试,分别用色块串和色词串为材料,设时间变量(单元)以了解学习的详细进程,研究了中学生颜色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特点。结果发现:(1)非言语材料(色块)较言语材料(色词)更适合于内隐加工;(2)时间变量上整体呈递增趋势,称长时功效。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在教学上有重要意义:(3)指导语上存在主效应,内隐学习优于外显学习,即内隐学习在不同材料上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

  • 标签: 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 颜色 中学生
  • 简介:采用2×2被试内设计,考察了在靶子呈现位置不确定、SOA为800ms条件下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位置不确定的情况下存在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说明颜色空间位置、客体一样在注意的搜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还对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的机制提出了新的假设.

  • 标签: 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 返回抑制 重复盲
  • 简介:<正>电厂弱电集中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室中必须设置信号返回屏,屏上将电厂的全部机组做成模拟元件,并用各种颜色的线联结起来,构成了一幅发配电系统的模拟图。这对于值班人员的监视和操作来说,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减少值班人员思维活动的编码、译码过程,提高了人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效率。为了能明确地区分这种模拟图上的各个机组、种电压及输送的目标,其选用的线条颜色必须既能在模拟屏的底色上显著地显现出来,并且彼此之间也应能明确地区分。对于模拟图上颜色的选用,电力部并无统一的规定或标准,很有必要对此

  • 标签: 光字牌 返回屏 模拟线路 颜色环 亮度水平 模拟图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辨认颜色灯光信号的亮度对比阈与背景亮度的关系。实验采用了色温3100k和5000k两种照明光,信号灯的颜色分红、橙、绿三种。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背景亮度的提高,亮度对比阈以递减速度下降;当背景亮度达到100cd/m~2以上时,亮度对比阈渐趋稳定。(2)在两种不同色温照明光下,色灯信号的辨认效果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灯光信号 背景亮度 信号灯 亮度对比 照明光 色灯信号
  • 简介:使用自由分类法探查了300名日本大学生对11个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个基本颜色词被分为两大类4个子类:(1)暖色;(2)白色;(3)暗色;(4)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包括两个维度:(1)亮色/暗色;(2)暖色/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的维度和对颜色词的分类与中国大学生明显不同,反映了日本的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

  • 标签: 颜色词 分类 日本大学生
  • 简介:90%的女人婚后都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关心老公事业、关心孩子学业、关心家庭生活……各种“关心”使女人们从精神到身体都忙得不亦乐乎。所以,女人们会经常抱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我操心!其实,对于老婆的这种操心忙碌,有些老公领情、有些老公不领情,甚至心烦。比如,当老公在事业和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时,老婆刨根问底儿式的关心就会成为老公的负担。

  • 标签: 女人 空间 智慧 家庭生活 人际交往 关心
  • 简介:本研究采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灰、白10种单色,研究美术专业人员(117名)和非美术专业人员(447名)的颜色爱好特点的异同。采用物体图和抽象图形两类图形共7种,其中又按颜色特性分为记忆色和任意色两类。结果表明:两类人员都具有偏好记忆色的共同倾向,但偏好程度有显著差异;对任意色的爱好,美术专业人员与非美术专业人员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前者明显地偏重爱好无彩色灰黑白颜色

  • 标签: 颜色爱好 记忆色 任意色
  • 简介:网络时代的人们同时面对现实和虚拟两个空间,只有将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整合起来,才会对一个人的身心有益。实现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的整合策略。

  • 标签: 网络空间 现实生活 生活环境 心理健康
  • 简介:<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世间万物在大自然的滋润下蓬勃,自由发展,我们又该怎样培育祖国的花朵?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呢?近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努力探讨这个问题,并进行了诸方面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声势也日渐壮大。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切地感到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就应当具备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意识,有充分的自信,健全的人格。而这一切的形成在于幼时的教

  • 标签: 随风潜入夜 真正的人 创造意识 儿童情绪 艰难困苦 周弘
  • 简介:本研究通过儿童辨认空间图形、将空间图形转译成立体结构的能力的发展,探讨儿童对形体转换关系认知的发展过程。研究对象是4—9岁儿童。实验材料是4张空间结构不同的三维体图形。要求被试计数出空间图形实际所含的小立方体数,并将构成空间图形的小立方体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结果表明儿童对立体空间图形的认知是从二维图形认知通过一定过渡形式转化来的。从年龄阶段看,空间图形认知发展进程,要经过三个不同层次的水平方能达到正确认知。

  • 标签: 空间图形 二维 三维 转换
  • 简介:语言的获得会对空间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关于语言与空间认知,近些年来,不仅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发现语言能力跟空间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还出现了实验研究,来试图直接揭示语言对空间关系表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系列涉及不同空间关系的任务中,相较于非语言线索,语言线索提示的效果明显更好。在此基础上,从语言编码的特点和加工过程等方面进一步分析语言的作用机制,发现在空间表征中语言主要起到了选择和整合的作用,语言的作用过程是即时性的。建议未来研究在空间任务和语言表述形式上有更多的变式,从而更全面地来揭示语言的作用。

  • 标签: 空间关系表征 语言编码 选择与整合 语言相对论
  • 简介:探讨时间和空间信息在不同伸手拦截运动阶段中的作用。利用遮挡和干扰的手段,通过考察在排除某种信息后的情况,分析其该信息对伸手拦截运动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空间信息主要作用于早期,缺乏空间信息时手的最大速度显著减小;时间信息在整个拦截过程中均起作用,干扰早期和中期的时间信息将使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推后。结果不支持现有的伸手拦截模型,但与"计划控制模型"相符。

  • 标签: 拦截运动 τ 计划控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