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运用了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根据全国三十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9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农业劳动力利用率进行了估算。主要估算结果包括:1、中国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增长显著,从1990年全国平均68.1%上升到2009年全国平均84%。这说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虽仍有剩余,但向其他产业转移空间已经不大。如果延续目前劳动力利用率增长速度,“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将在几年内消失;2、各地区劳动力利用率及其变动趋势有明显差异,表明不同地区对“人口红利”贡献有所不同:3、在1990—2009年期间中国农业产出平均就业弹性趋近于零。

  • 标签: 人口红利 随机前沿模型 农业劳动力 劳动力利用率
  • 简介:本文在对比分析纽约、东京两个国外大都市服务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和劳动力变动特征基础上,以服务业从业人口结构和规模历史数据作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上海服务业发展状况,指出上海与纽约、东京服务经济发展差距及存在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从业人口数据回归分析服务经济发展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上海市未来服务经济从业人口比重进行预测.分析表明上海服务业发展正处于加速增长期,并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按此速度到2020年其从业人数比重可达80%;要实现上海服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应采取积极的人才引进战略和人口政策。

  • 标签: 劳动力 服务业从业人数 预测模型
  • 简介: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分层非线性模型研究家庭化流动模式对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总体不高,且具有明显分层聚类性,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不仅与个体层次因素有关,而且还受社区层次因素影响,但前者作用更大;家庭化流动提升了男性就业稳定性,降低了女性、特别是在婚女性就业稳定性;提升了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极低收入阶层就业稳定性,但对高收入阶层就业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对流动人口就业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分层异质 流动人口 家庭化流动 就业稳定性
  • 简介:婚姻迁移是人口迁移一个方面,且增多趋势愈见明显。动机研究是人口迁移相对集中关注问题。但是关于以迁入地为基点对婚姻迁移影响因素分析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以某地区为例,研究其外来人口中婚姻迁移行为发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户籍、经济、就业和城市适应五大因素,并引入logistic模型对测量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对婚姻迁移贡献最大,除了就业因素外,其他因素贡献相似。尤其指出是随着外来人口城市适应程度提高,婚姻迁移可能性将会增加。由此说明,外来人口城市生活再社会化程度将为他们社会融合奠定基础。

  • 标签: 婚姻迁移 影响因素 个人 城市适应 融合
  • 简介:本研究提出流动人口长期居留"融入决定假设",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以后,逐步深深地卷入城市生产、生活中,他们与城市运转结合越紧密,他们将具有越强长期居留倾向.随着长期居留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其所关联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经济问题势必逐步积累,需要城市管理者相应加以重视和管理.

  • 标签: 流动人口 长期居留 倾向 融合
  • 简介:文章运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纵向数据(1998~2005年),对年龄范围在80~105岁高龄老人进行考察,并基于Cox模型对社会支持于高龄老人死亡风险影响机制进行探讨,对西方学者提出社会支持影响机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我国现实意义来看,社会支持对健康影响是针对不健康的人群起到了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和健康变量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另外,社会支持中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对改善我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社会支持 高龄老人 死亡风险 COX模型
  • 简介:<正>人口调查与人口普查给我们提供了有关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一般数据,但这些数据所提供只是某一个时点横断信息,人们很难从这些数据中找出各人口要素变化对家庭状态变化影响程度,而家庭规模与结构是过去多年来各种人口、社会、经济等要素影响综合效应。对此,曾毅教授所建立适于中国情况“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正可以发挥作用。家庭状态生命表基本原理与传统生命表类似,用于估算一批人在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预期婚姻状态、胎次状态、存活子女数、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对幼年子女或未成年子女抚育、对老年父母赡养年数、以及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抚养负担年数等,如果这批人遵

  • 标签: 生命表 湖南省 家庭规模 核心家庭 家庭结构 老年妇女
  • 简介:利用广州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广州市不同身份人口养老保险获得现状,并实证检验本地市民、本地农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四群体在养老保险获得上存在差异,并探求造成这种差异原因。

  • 标签: 养老保险 社会地位 差异
  • 简介:与隔代抚养在中国生育(率)研究中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是,隔代抚养从定义到测量都鲜有讨论。这集中表现为有关隔代抚养数据差异悬殊。文章认为,其原因在于各数据对隔代抚养测量并不一致。进一步,文章梳理和比较了各数据中相关测量异同,发现各测量主要存在“替代”测量、“支持者角度”测量、“主观”测量和“孙辈年龄未限制”测量等问题。本文主张,在家庭生育决策视角下,隔代抚养测量应向“直接”测量、“被支持者”角度测量、“孙辈年龄受限制”测量、“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相结合测量方式转变,因为并非所有的隔代抚养都在家庭生育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标签: 隔代照料 生育决策 测量 角色
  • 简介: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当前一项重大议题,制度改革财政成本和收益迫切需要得到准确估算。从人口迁移和福利磁力研究视角出发,本文聚焦于制度改革社会救助福利成本与收益,在估算公式中纳人了区域福利水平差距、劳动者定居比率和福利迁移比率等数据指标进行估算。估算结果表明:现阶段制度改革高昂财政负担和我国相对紧张财政状况,使制度改革只能遵循渐进方式进行,目前仍不具备立即推行全面改革足够空间。

  • 标签: 户籍制度改革 财政成本 福利磁力
  • 简介:本文将光棍群体放在村落共同体转型背景下进行理解后发现,光棍群体社会地位低下,处于村落社区末端,他们在家庭内部、人情交往、公共生活和政治参与四个层面均被村落社区完全排斥在外,从而处于多重边缘地位。改善光棍群体社会地位需要关注他们生活质量以及加强村落共同体内部组织建设。

  • 标签: 光棍 边缘地位 村落共同体 排斥机制
  • 简介:本文利用2009年2月在鄂州、黄石、仙桃农村外出和未外出育龄妇女调查数据,通过列联分析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从四个方面分别考察了外出与未外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育龄妇女意愿子女数主要受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等个人特征影响,外出过妇女意愿子女数要显著少于未外出过妇女,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外出妇女与未外出妇女本身结构差异所引起,外出本身对育龄妇女意愿子女数并没有显著作用;在生育目的上,外出与未外出妇女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出能弱化传统思想在妇女生育动机中作用;在意愿生育性别和意愿生育时间这两个方面外出和未外出妇女没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外出与未外出妇女 生育意愿 LOGISTIC回归
  • 简介:本文对农民打工前和打工中学习过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正是学习促进了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而目前农民工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缺乏有效组织过程,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向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 标签: 外出务工 学习过程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学习效率
  • 简介:在21世纪,老龄问题正在日渐凸显出战略性问题地位.本文以苏州为个案分析了苏州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以及解决老龄问题一些成功探索,并指出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来定位老龄问题正是苏州宝贵经验所在.最后结论是:高扬起贡献--回报理论和人道主义旗帜,才是处理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以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基本前提.

  • 标签: 老龄化问题 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
  • 简介:文章基于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1年面板数据,对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人口结构性因素与以二氧化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为衡量指标的环境污染之间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影响并不是显著正向作用,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并不一定造成环境污染加剧;而人口老龄化对环境污染指标的影响具有倒U形特点,在人口老龄化初期会促进各污染物排放,而随着老龄化进一步深化,则会显著抑制排污量;城镇化对环境污染影响则有明显滞后性,上一年度城镇化率指标会造成下一年度排污量变化,这种影响具有U形特征,具体来看,在城镇化初期由于规模效应会使得各污染物的人均排放有所减少,随着城镇化发展,排污量会相应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前期减少程度.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城镇化 环境污染
  • 简介:基于福建省2977个流动人口职业流动个体历时数据,应用Kaplan-Mey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方法,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初职时间间隔及其影响因素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男性流动人口相比,女性流动人口离开初职概率略小,但在初职时间间隔偏短.在初职时间间隔影响因素中,初职收入、教育年限、婚姻状态、家庭迁移类型和流入地城镇等级规模影响存在性别共性,而家庭抚养比、职业类型、企业性质和来源地类型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流动人口 初职时间间隔 性别差异 生存分析
  • 简介: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测度了中国农村儿童健康不平等程度,重点计算了收入、医疗保险、母亲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健康不平等贡献。回归基础上集中系数及其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亲富人健康不平等,高收入家庭儿童健康状况更好;健康不平等主要贡献因素是父母亲收入、母亲教育程度、母亲工作状况、父亲身高等:收入对于儿童健康不平等贡献最大,但不同收人类型表现出一定差异。父母亲工资收入对于儿童健康不平等贡献为正,收入不平等会扩大健康不平等;医疗保险不平等程度不断扩大,进一步强化了健康不平等。

  • 标签: 儿童 健康不平等 集中系数 健康不平等分解
  • 简介:本文利用一个村庄个案访谈与统计资料探讨了农村新近出现“小二胎”现象内涵、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一、二胎生育间隔大于等于7年“小二胎”大量涌现,其中计划外生育占据多数,且随着间隔拉长其所占比重更大。与此相对应是生育妇女以30岁以上大龄妇女为主。作为农民理性选择.“小二胎”是农民在内在动机与外在条件共同交织下合力结果.其中农民生育意愿是核心,基层计生环境放松为诱因,家庭经济条件改善为此提供了经济基础。希望本研究能从微观视角为思考我国计生政策下一步走向提供一些启发。

  • 标签: “小二胎” 生育间隔 内涵 特征 成因
  • 简介:信息化对于劳动力市场影响正引起越来越多关注。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以Internet使用为例,估计了信息技术工资回报率,并探讨了其在农村和非农村劳动力市场上异质性。研究发现,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教育、民族和婚姻等因素后,Internet使用仍然能够带来约60%额外收入。其中农村地区约为78%,非农村地区约为38%。如果采用上网变量其他度量方法,或者采取趋势得分法(PSM),仍然得到基本一致实证发现。这充分表明,信息化对于个人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与非农村相比,农村提升效果更强。

  • 标签: INTERNET 劳动力市场 收入 趋势得分模型 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