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正>为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特殊困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制定本方案。一、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

  • 标签: 奖励扶助 人口与经济 中国人口 当地人口 个人账户 资格确认
  • 简介:为解除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广东省发出了.本文介绍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制定和实施的意义.

  • 标签: 计划生育家庭 标准人群 奖励办法
  • 简介:全面研究湖北省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其特点,深究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探寻科学有效的降低出生性别比的对策,是一项意义重大而且非常紧迫的工作。对湖北省出生性别比的演变及现状的研究、原因和对策的探讨,有利于对全国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 标签: 出生性别比 湖北省 偏高 县市 现状 原因
  • 简介: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的奖励优惠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机制探索了新路。以下是部分省份的做法,特别是政府的相关规定。

  • 标签: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 奖励扶助政策 双女家庭 中国 人口政策
  • 简介:2006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下简称奖励扶助制度)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受益人数大幅增加。一、奖励扶助制度实施范围2004年奖励扶助制度在5个西部省(市)和10个地市开展试点工作,

  • 标签: 中国 农村 计划生育 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统计公报
  • 简介:<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进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农村对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是鼓励广大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

  • 标签: 奖励扶助 经济社会统筹 国务院各部委 直辖市人民政府 直属机构
  • 简介:本文以广东省第二期全国妇女社会调查资料为依据,首先对广东妇女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广东妇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最后就解决妇女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自身的见解.

  • 标签: 地位 妇女就业 失业 对策
  • 简介:<正>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广东劳动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分析这种变化,保求其趋势,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一、六个方面的变化从1982年到1990年,广东劳动就业形势发生了六个方面的变化。(一)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在素质上有所提高。广东的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和总人口的增长情况如表1。

  • 标签: 劳动力资源 劳动适龄人口 劳动就业 六个方面 人口普查 就业形势
  • 简介:<正>近期来,围绕中国计划生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发表了不少见解。如何正确评佶以往的计划生育工作,如何更好地制订未来的生育控制规划,确实需要人人关心,大家献计献策。本文试图对生育率水平与社会经济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便论证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生育政策应采用分类指导的办法。研究的方法是以上海经济区内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为例,选用1986年数据资料(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年鉴、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87年1%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做总和生育率与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断层分析。研究选取了以下各因素(表1):

  • 标签: 总和生育率 分类指导 计划生育工作 控制规划 相关系数 生育水平
  • 简介:男女失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这一问题进行历史角度的分析无疑会对我们破解难题有所帮助。本文主要是对中国明代男女比例情况的研究。根据地方志上遗留的男女人口的统计数据,笔者计算了各地的男女比例,并分别对基本情况、变化过程、未成年人男女比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通过这一初步研究,笔者试图把握明代男女比例的大致情况和发展趋势。从统计结果来看,明代中国普遍存在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并已经达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

  • 标签: 男女比例 失衡 溺女 地方志
  • 简介:<正>一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是现代人口普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口普查理论的一个重大飞跃。近代的人口普查,从1790年美国的第一届人口普查开始算起,经历了约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起,一些国家开始注意了对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并把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列为了人口普查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普查的这一发展过程已经突破了对人口普查的涵义的一些固有解释。例如,在许多关于人口普查的词条

  • 标签: 人口普查资料 资料分析 人口现象 六十年代 人口资料 重要组成部分
  • 简介: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新的生育环境,在对农村家庭生育动机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庭超生行为的发生做了多因素变化分析,提出农村家庭生育动机的新因素--家庭生育行为博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新生育环境 家庭生育动机 生育行为博弈
  • 简介:深圳市生育保险制度存在发展缓慢、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分析可知,生育保险是有利于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的,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也是深圳经济社会条件所允许和需要的,深圳市生育保险应该尽快扩大覆盖面,加大统筹力度,加快发展.

  • 标签: 深圳 生育保险 孩子成本效用 经济社会条件
  • 简介:优质教育供给和需求的严重失衡是择校热产生的根源.本文以优质教育的需求为着眼点,反思马斯洛需要理论,认为需要的发展过程不是直线渐进式的,而是呈现出螺旋式循环上升趋势,并以此对择校热进行人本经济学分析,提出家长生理和社会安全需要是产生择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指出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是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的有效途径之一.

  • 标签: 安全需要 孩子质量 人本经济学 社会保障
  • 简介: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避孕方法,因其安全、有效、简便,在我国节育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自60年代在我国推广使用以来,带器进入绝经期的妇女日益增多。由于多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未能在绝经后及时取出。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通过查环查孕、生殖健康检查及日常门诊,共收治绝经2年以上带器者220人,并采用适当方法给予取器,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绝经 2000年12月 临床 1999年 避孕方法 相对稳定
  • 简介:<正>文化程度是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反映,它是研究与分析人口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后十年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达到这个目标,不但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员队伍,还要有一支素质好的职工队伍。因此,通过分析该市人口的文化程度,了解该市人口的文化素质能否适应今后十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口文化程度 深圳市 人口文化素质 半文盲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经济发展
  • 简介: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广东劳动就业的现状、特点与走势,指出广东未来将面临越大越大的就业压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的有序转移,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镇化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 标签: 广东 劳动力 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