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提起齐木道尔吉(JakhadaiChimeddorji),中国蒙古学界无人不晓。他是内蒙古大学民族学科的创建者,也是人类学与民族学学科的带头人。他的履历足以证明他曾获得的工作成绩以及他的学术影响力。

  • 标签: 教授 学者 封面 民族学科 内蒙古大学 学术影响力
  • 简介:苏联是世界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自苏维埃政权建立伊始,苏俄政府就把国家欧洲中心区、西伯利亚地区及北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北方土著民族的国家教育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乌盖人国民教育的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苏俄政府是如何重视北方土著民族国民教育的。

  • 标签: 乌德盖人 国民教育 少数民族教育 土著民族 苏联
  • 简介:波的重要著作《景观社会》将景观视为对人类活动的逃避。本文则持不同观点,首先梳理了柏拉图以来的多重自然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从符号表意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由"自在、承在、感觉、意义"构成的"四度自然"命题,并为"景观"作为四度自然(亦即"文化符号域")提供了合法性论辩,并提供了一种对批判理论家精英知识分子立场的批判。

  • 标签: 四度自然 符号学 景观社会 德波
  • 简介:<正>在这里我要谈谈,史诗演唱家葛胜.谈什么通常要有一个题目,我就以"史诗绝唱"为题目吧.有了题目,我就想到这么几句话……史诗,绝了!绝了!笔头早把口头替代.史诗歌手,绝了!绝了!已经传到最后一代.不!不!绝唱不绝!不是还有录相,还有录音带?形象呵,千古恒在,恒在.……回声呵,万载澎湃,澎湃……这几句话聊当小序,聊当题解."史诗绝唱"从绝字说——史诗绝了!"我们通常所谓史诗,是指一个民族在它的幼年阶段,即从野蛮进入文明阶段,用诗歌体裁所记录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的长篇创作.——有些古老的民族的史诗,是在早期奴隶社会阶段开始形成的."(杨宪益《奥冬记·译本序》)赫哲史诗反映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社会生活.这个社会不再回来了,也就没有再产生史诗的土壤了.史诗歌手绝了!

  • 标签: 史诗 赫哲族 伊玛堪 赫哲语 奴隶社会 歌手
  • 简介:浪漫主义一直是中西方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今天的语境下,我们又应如何来看待浪漫主义则是一项新的任务。哈罗.布鲁姆是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研究专家,他在1960年代对浪漫主义的重新评估赋予了浪漫主义在西方学界解构之后建构的重任。在布鲁姆看来,浪漫主义是欧洲民族文化的在现代世界的复兴。浪漫主义是第一次具有世界范围影响的思想运动,但是它不是一个统一的现象,而是一个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现象。重新审视浪漫主义带给我们的影响,不是过时,而是一种真正直面传统的行为。只有厘清传统,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标签: 西方文论 哈罗德·布鲁姆 浪漫主义 诗歌批评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动摇了人类学这一学科的根基,而这一危机其实来源于传统人类学人文与自然二分的表征主义认识论。认识到原有认识论体系已经不可修补了,学界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另起炉灶",超越人文与自然的分野,方能化解这场学科危机。英国人类学家英格尔的"栖居视角"即是这一学科史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探索。本文简略梳理了此"栖居视角"的思想来源、论证路径、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认为"栖居视角"为我们拓展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本身提供了重要启示。

  • 标签: 人文与自然二分 表征主义 栖居视角
  • 简介:本文借鉴福柯的权力系谱学方法,区分出莫言小说中畸形、疾病、犯罪和不可改造的人等几种被标记的"异常"。"异常"在莫言提供的各类"异托邦"的场所中安身立命,隐匿自身,凭借强健的生命原力重建主体性,从而获得家族历史叙事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也成为高密东北乡历史纪元的开端。然而,权力机制与人性之间的恶性增值作用最终导致了"异托邦"向"恶托邦"的变异,曾经在"异托邦"中成功重建主体性并开启历史叙事的"异常",在"恶托邦"中渐次丧失重述历史的资格,也无法获得主体性重建的可能。

  • 标签: 权力机制 异托邦 恶托邦 人性禁忌 主体性
  • 简介:是艾略特的第一部重要的诗作,它不仅确定了诗人今后的创作方向和表现的主题,而且艺术手法和风格已趋于成熟.作为诗人兼评论家,艾略特的一系列的现代主义的批评原则为理解其作品的精神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将用他的"客观对应物"、"诗歌的非个性化"等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解读其.

  • 标签: 批评原则 客观对应物 诗歌的非个性化
  • 简介:曹丕在其著名的《典论·论文》中,第一个命题性的方式确立了“气”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至此,“气”作为核心概念之一,便时隐时现地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文艺学理论,并被广泛地用来阐释和说明文艺创作与欣赏诸问题,甚至被古代艺术家们理解为文艺活动的原始动力,以及文艺作品的艺术生命之所在。然而,这种在曹丕看来是作家所不可或缺之“气”,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站在现代文艺美学的高度来透视,这种“气”的基本含义、基本性质以及特殊功能是什么呢?

  • 标签: 曹丕 《典论·论文》 文艺创作 文艺活动 文学创作活动 文艺美学
  • 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全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动力支撑,对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着重于从“绿色”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来审视民族地区怎样从“绿色观念”“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生态”和“绿色司法”五个方面来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的“青山绿水”和脱贫致富。

  • 标签: 绿色理念 精准扶贫 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