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养老服务供求矛盾凸显,全国各地积极推行国家养老服务改革的具体办法。本文通过构建养老服务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养老服务政策进行评价,以延边自治为分析实例,对该地区养老服务业政策发展进行科学研究。依据所得结论,有针对性地给予该地区养老服务政策发展建议,以供其他地区参考借鉴。

  • 标签: 养老服务 政策评价 延边州
  • 简介: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国家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为例,探讨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过程中构建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问题。构建文山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改善民生问题是基础;坚持民族平等、尊重民族差异、维护民族感情是基本前提;加强沟通、化解矛盾是关键。

  • 标签: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信任和谐 民族关系 民族地区发展
  • 简介: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行使问题吴宝柱包玉明自治权的行使问题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加快发展本地方各项事业,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民...

  • 标签: 权利行使 民族性 区域性 行政行为性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自治权
  • 简介:作为民族自治地方一个特殊的人群,自治主体少数民族在具体政治参与活动中客观上处于较优越的地位,在代表性、政治表达权和参与权等方面,自治主体少数民族都靠近政治权力中心,在政府主导的利益分配体系和相关公共政策中有一定影响。

  • 标签: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主体少数民族 地方治理
  • 简介:贯彻区域自治条例促进民族繁荣进步吴金壮杜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全县共11个乡镇(4镇7乡),135个村。344个自然屯.15个国营农林牧渔场(其中省营场3个)。全县有蒙古、汉、满、回、达斡尔、朝鲜、锡伯等17个民族。1...

  • 标签: 民族进步 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文化 民族经济 群众文化生活
  • 简介:“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辨析刘大友一、“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概念的提出“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是相对“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的概念提出来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国家的...

  • 标签: "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
  • 简介:<正>普格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东南部,面积19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75米,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115292人,分属于二十余种民族。其中彝族8003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9.42%;汉族34795人,占总人口的30.18%,其他民族461人,占总人口的0.4%.全县农业人口105774人,占总人口的91.74%,非农业人口9518人,只占总人口的8.26%。在居住分布上,汉族主要居住在县城及县城周围的平坝河谷地带,少数居住在二半山区。彝族则主要居住在高山和半高山。

  • 标签: 彝族学生 教育情况 凉山州 入学率 学龄儿童 总人口
  • 简介:辽代后族势力与头下军均是辽朝特有的政治现象,后族通过头下军的设立得以同皇族分享政治特权,是联合执政的一种表现。通过对皇族与后族头下军地理位置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辽朝中央通过后族制衡宗室的用意;通过辽朝各个历史时期皇族与后族在头下军设立上的优势、劣势比较,可以看出当时双方实力的消长。同时,头下军也为后族提供了军事助力。

  • 标签: 辽朝后族 联合执政 头下军州
  • 简介:<正>《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后,民族地区要赶上或超越经济发达地区,同样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加速自治地方的改革与建设。《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自治权问题。本文就自治权以及行使与保障问题,作些粗浅探讨,就教于民族理论界的同行。

  • 标签: 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地区 保障问题 理论界 经济发展
  • 简介: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以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经历了政治倾斜型、政治从属型、经济从属型以及全能型和引导型五种职能模式。社会需要是政府职能模式选择、确立和调整的基本依据。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需要有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种新型的社会需要给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以构建适度平衡型和引导型的职能模式为目标,推进其职能模式的改进和完善。

  • 标签: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社会需要 职能模式
  • 简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早期借鉴苏联模式,主张通过“民族自决”组建联邦国家;抗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完成了“去联邦”建立“单一制”国家的转变。1982年宪法确立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双重目标,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国家机关的地位。厘清“民族区域自治”的几个相关概念,就是明确“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民族自治地方”是部分的“地方自治”;“自治权”更多地具有权利属性和功能。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 自治权
  • 简介:民族自治地方获得利益补偿的权利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中有相关的规定,该项权利因补偿资源开发给民族自治地方带来不利影响、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权与民族自治地方对土地的权利之间的冲突以及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付出的牺牲而设立。该项权利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扩大利益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完善利益补偿制度的实施机制和配套措施等。

  • 标签: 民族自治地方 利益补偿 权利
  • 简介: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问题既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又是一个内容宽泛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对民族问题的研究.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又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

  • 标签: 民族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 基本政策 基本政治制度
  • 简介: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民族区域的关系,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创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重要政治优势,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实践中,要坚持落实自治依法治国.

  • 标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民主政治 民族区域自治
  • 简介:在劳动合同冲突法领域,意思自治是法律赋予当事人选择劳动合同准据法的一种自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法律又从空间、时间、内容等方面对其施加限制。如此诸多的限制,构成了意思自治的外部界限,框定了意思自治的范围,当事人只有在此范围内选择劳动合同准据法方才有效。

  • 标签: 意思自治原则 空间限制 时间限制 内容限制
  • 简介: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资源税扩围重点地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民族自治地方资源税扩围可采取“法定+授权”的立法方式,赋予扩围资源税立法权,完善税收管理权,保障税收收益权,实现资源税有序扩围。从现实路径看,要求正确定位资源税职能,“费改税”不宜一刀切,继续推进水资源税改革,将耕地作为资源税扩围对象。

  • 标签: 税收法定原则 民族自治地方 资源税扩围 费改税 资源税改革
  • 简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求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把法律的原则性具体化、可操作化.若干规定>的颁布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积极贯彻落实,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全面发展.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 与时俱进 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