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处在转变过程中。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现有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趋势向弱化;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新体制尚未形成;三大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相对乏力。由此决定转轨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相对趋缓,客观上要求必须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 标签: 中国 转轨时期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体制创新 财政政策
  • 简介:文章基于共享经济协同发展与新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视角,分析了共享经济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潜在重要贡献。研究提出从共享经济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共享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此外,研究以微观个体在生产、消费、金融等部门的共享协作实践为依据,以企业的协作理念与共享行为为对象,分析共享协作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模式。研究表明基于扩散效应和倍增效应,共享经济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推动作用,企业与地方可以在目标、管理、技术、路径等方面不断改进,以形成新型可持续增长模式,进而产生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

  • 标签: 协同管理 共享经济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如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议题.在中央确定了"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指导思想之后,通过何种途径扩大消费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工会作为劳动力市场化条件下企业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的实现主体,将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落实"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工会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内消费需求 工资增长机制
  • 简介:“商机”是最近和世界杯相连的一个中文流行语。中国足球队三场皆墨的总成绩引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毫米的出线希望此前被炒成了亿万商机?

  • 标签: 世界杯 中国足球队 成绩 疑问 出线 中文
  • 简介:充分发挥文化观念的功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毕可梅,范福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把平抑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抓好抑制通货膨胀这个关键,研究如何通过增加约束条件,从政治、经济、文...

  • 标签: 文化观念 抑制通货膨胀 国民经济 通货膨胀率 持续稳定发展 理性消费
  • 简介:<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果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经济领域里使市场物价保持了相对稳定。据统计资料表明:从1950年3月开始到1952年12月底的3年时间里,以全国批发物价指数为例,1950年3月为100,1950年12月为85.4,1951年12月为92.4,1952年12月为92.6。从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等8大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看,1950年3月为100,1951年12月为94.6,1952年12月为93.7。特别是涉及城乡人民的必需品如吃、

  • 标签: 稳定市场物价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抗美援朝战争 经济管理体制 物价稳定 财政经济
  • 简介:中央提出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对党的建设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就企业而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仅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保证。乙二醇厂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2004年以来,我们乙二醇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紧围绕生产工作中心,不断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和效益持续增长。2004年,工厂实现利润5个多亿,实现了人均创效百万元,工厂被石化公司评为先进单位,工厂党委被公司命名为先进党组织。

  • 标签: 基层党组织建设 持续增长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企业快速发展 先进性教育活动 盈利
  • 简介: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一蹶不振,股市一跌再跌,“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的航空服务又遭重创,这对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反观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经济却是一片繁荣景象。

  • 标签: 美国 经济增长速度 宏观调控 通货膨胀率 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
  • 简介:200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说,呈现出速度快、波幅小,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预期目标。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商品、服务、资产等价格上涨压力很大。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要把国外存在着的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调整过来,难度是相当大的。与此同时,我国宏观调控不仅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其复杂性、艰巨性是前所未有的。要求我们必须采取不同于以往的宏观调控策略。

  • 标签: 国民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 完善宏观调控
  • 简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对粮食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领导,领导“米棉之战”以稳定粮食价格;领导土地改革以增加粮食产量;领导公粮征收以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坚持公私统筹以繁荣粮食市场;领导灾荒救济以改善人民生活,这对我们今天的粮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仍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中国共产党 粮食工作
  • 简介:<正>毛泽东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里,努力把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力求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并为此发动了全民大跃进。但终因未能很好地解决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未能达到应有的发展速度,而且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总结历史,有必要对毛泽东在这一段时期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进行客观分析。本文试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毛泽东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为中心
  • 简介:199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产值3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6254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8485亿元,增长9.3%。经济运转中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价格涨幅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 标签: 经济和社会发展 全国国民 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增加值 稳步发展
  • 简介:认真研究当前我市国民经济运行的新特点及经济发展政策的现实选择,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当前我市国民经济运行的新特点第一,短缺经济在大多数领域基本结束,部分行业出现相对生产过剩。同时存在结构性的需求实现障碍,由短缺经济导致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明显

  • 标签: 新特点 国民经济运行 发展政策 现实选择 短缺经济 贯彻落实
  • 简介: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至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期间,国民经济实行了以调整为中心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作为党内公认的调整经济的高手,陈云在这次国民经济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调整经历了两次决策的过程,第一次是1979年3月至6月,第二次是1980年11月至12月。冲破高指标"禁区"的呼吁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经济非常困难。

  • 标签: 国民经济调整 粉碎“四人帮” 中共十二大 市场商品 八字方针 国家计委
  • 简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确认识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一、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存在明显的周期性规律。一般而言,经济运行从高涨、衰退、萧条、复苏到再次高涨的来临,需要5—6

  • 标签: 经济增长速度 政策措施 持续下降 健康发展 原因分析 乡镇企业
  • 简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 标签: 经济发展方式 国民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社会主义现代化 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