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英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汪东一英国在六七十年代曾被称作“欧洲病夫”。过去10年中,保守党政府在经济领域大胆采取“冒风险的结构性改革”,把英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恢复到“令整个欧洲都感到羡慕”的程度。英国经济自1992年走出低谷后,已连续6年保持逐步回...

  • 标签: 英国经济 经济复苏 保守党政府 英国政府 私有化 外国直接投资
  • 简介:印度石油短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殷永林OILSHORTAGEANDINDIANECONOMY¥YinYonglinIndiahasdeficientoildepositsandshortsupplies.whichexertedanegativeimpa...

  • 标签: 石油及石油产品 石油短缺 印度石 印度政府 国民经济 印度经济
  • 简介:泰国泰国经济是以传统的稻米生产为中心的经济,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1960年该国的GDP产业构成中,农业占40%,在出口产品中,大米、锡、柚木、橡胶等农产品、初级产品占有70%的比重。到八十年代中期,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超过大米出口居于首位,因为多项产业的工业化得到进展,泰国已向工业国转变。近年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泰国的产业结构在战后数十年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 标签: 华人资本 东南亚华人 大资本 泰国 外国资本 印尼
  • 简介:以上我们探讨了围绕东南亚华人资本的政治社会结构及其环境,从本章开始,将集中探讨华人资本与经济的问题。读者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围绕着华人资本的“政治社会”要素和“经济”要素到底有何关系、有何联系?其实,任何经济行为都不是在政治的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的政治社会中运营的。何况东南亚华人在政治上也好、社会上也好,都可以说是“处境微妙”,为了正确理解他们的经济活动的实况,也有必要抓住政治的、社会的环境进行考察。反过来说,就是对于华人在这样的政治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经济行为,人们通常应有怎样的认识和观点?那末,在现代东南亚各国中,华人资本在国内经济中占有怎样的比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的确,在东南亚各国发展经济的同时,诞生了许多的华人资本和企业集团,那末,形成了企业集团的大资本,其产生和发展类型又是怎样的呢?所谓华人资本支配着东南亚经济的说法,其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 标签: 华人资本 资本类型 政府资本 外国资本 东南亚华人 印度尼西亚
  • 简介:中亚各国独立以来,为了消除因原苏联经济协作体系瓦解后带来的严重不利因素影响,推动社会经济生产的逐渐恢复,一直充分利用各自的自然地理优势,制定了充分利用本国资源的富国战略。在大规模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同时,多数中亚国家采取重视发展黄金开采业的做法,其在各国恢复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大推动作用开始突显出来。

  • 标签: 中亚国家 黄金工业 国民经济 黄金生产 中亚各国 开采业
  • 简介:蒙古国大呼拉尔(议会)1994年11月24—35日例会,讨论通过了《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1995年国家预算草案》和《1995年国家货币政策方针草案》。3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一、基本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3%以上。坚定地继续贯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政策,巩固宏观经济稳定化的趋势,创造搞活经济、激励投资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基本目标,将采取以下措施:

  • 标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蒙古国 1995年 基本方针 图格 基本目标
  • 简介: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于1996年4月出版的《亚洲发展展望(1996年版)》的预测数字,亚洲地区各国在今后20—30年的长时间内仍将可以保持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率,这是由于在劳动力短缺的资本输出地区和资本短缺的经济后进地区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经济互补关系之故(见亚洲开发银行上述报告书的第11页、第13页);如果,亚洲开发银行的这一预测能成为事实的

  • 标签: 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中心 技术革新 西亚 高经济增长 亚洲各国
  • 简介:在1986—1991年期间,泰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增长伴随有特别是来自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激增。总的说来,泰国自1986年以来便进入了一个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时期。鉴于上述情

  • 标签: 泰国 高速经济增长 新兴工业化国家 世界银行 放宽管制 亚洲
  • 简介:一、出口与投资的良性循环1、良好的经济形势70年代东盟各国(本文仅指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就70年代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来看,新加坡为9.0%、泰国为6.8%、马来西亚和印尼均为

  • 标签: 东盟 西亚 印尼 经济增长率 80年代 后半期
  • 简介: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新加坡年经济增长率一度从1997年的8.4%猛跌到1998年的0.4%,遭遇了自8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然而,得益于稳健的经济基础和政府采取的降低商业成本等措施,新加坡经济从今年初开始摆脱危机的阴影,重新走上高速增长的轨道。

  • 标签: 高速增长 新加坡 经济增长率 亚洲金融危机 石油危机 商业
  • 简介:中印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但其增长模式却差异很大.印度的经济增长更具潜力和动力,因为推动印度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服务业:低投入、高效率的增长模式和强有实力的私营企业.

  • 标签: 印度 经济增长 动力
  • 简介:本文从总需求中的投资和消费角度出发,就印度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考察人口对印度经济增长带来的活力和机会.指出:(1),人口增长与投资的增减各有自己特别的途径,人口增长没有带来投资的明显障碍;(2),人口增长刺激消费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而且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消费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突出;(3)就印度来讲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潜在市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机会.

  • 标签: 印度 经济增长率 人口问题 投资规模 消费结构
  • 简介:外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引起人们争议的问题。既无法进行明确的理论阐述,也无法找出确凿的事实证据。在六十年代初,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外国资本的流入总是对经济效率与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影响。在七十年代,这些经济学家的假设和研究结果便受到了“替代理论家”的挑战,后者认为外国资本可能会导致贫困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

  • 标签: 外国资本 经济增长 外国直接投资 资金流动 私人资本 投资信托
  • 简介: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经济增长方式。印度在独立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保持较低的储蓄投资比例,较低的对外经济依存,较高的服务经济成分,较多的劳动力参与,较大的私营经济部门和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方式。

  • 标签: 印度经济 增长方式 独具特色
  • 简介:众所周知,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最近世界银行着重指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自1780年起花了58年时间才使其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而日本自1885年起花了34年时间,印度尼西亚自1969年起花了17年时间,南朝鲜自1966年起花了11年时间,中国自1977年起花了10年就使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 标签: 东亚经济 工业国家 出口产品 出口战略 技术进步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一.亚洲的景气趋于恢复受到始于1997年7月的货币危机的影响,亚洲地区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在货币危机结束约两年后,该地区又通过出口主导实现了迅速的经济恢复.从1999年到2000年,亚洲区域内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

  • 标签: 亚洲经济 货币危机 经济增长 经济预测 贸易
  • 简介:经济的每一次增长都是循环过程中某一环节的更新。经济发展是多种环套啮合系统,当某个环节滞后,失去对其他环节的适应,生产力就要暂时遭到破坏。经济运动每个网格、每个侧枝循环都不可忽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系统的循环,集中表现为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相互作用、相互平衡及螺旋式发展。当生产力发展超过居民消费的增长,增加国民收入成为“生产、分配和消费”循环中的击发性环节,由此牵动经济增长点的出现。在解决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之后,依据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以按劳分配原则及时向劳动者提供充足的消费基金,保证供需双方旺盛,是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 标签: 经济循环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点 消费基金
  • 简介:自1999年起至今,俄罗斯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其增长速度虽然比中亚的某些转轨国家要慢一些,但却名列世界大国前茅,仅次于中国。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今年2月初公布的资料,2003年,俄罗斯的GDP比2002年增长了7.3%,超过了俄罗斯政府和世界

  • 标签: 俄罗斯 经济增长 信用等级 能源价格 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