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  邓子恢(1894-1972),福建龙岩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标签: 从政道德 邓子恢从政
  • 简介:邓子恢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他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以来风云变幻的漫长岁月,不仅是历次伟大社会变革的目击者和参加者,而且在许多重要历史时期是某一地区以至于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标签: 邓子恢 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和建设 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者
  • 简介: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邓于恢关于解放农民、让利农民、调动农民、教育农民的农民观,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供了借鉴.

  • 标签: 邓子恢 解放农民 让利农民 调动农民 教育农民
  • 简介:借这个机会,我想把编辑、出版《邓子恢文集》、《邓子恢传》和《回忆邓子恢》三本书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汇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持续了17年之久的人民公社结束了.过去屡遭批判的包产到户这一为农民群众所普遍欢迎的生产责任制,以预想不到的发展速度迅即遍及神州大地.包产到户不仅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先导,还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时代的到来.

  • 标签: 邓子恢 包产到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毛泽东 实事求 农村经济改革
  • 简介:<正>建国前夕和解放初期,邓子恢在不同场合讲过不同内容的“四大自由”,由此引起争论和受到批评,邓子恢本人也作了检讨。数十年过去了,回顾这段历史,颇有借鉴价值。一、邓子恢在不同场合讲过不同内容的“四大自由”邓子恢最早提出“四大自由”是在1948年,当时他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书记。8月27日至28日,他向中原大学师生作《党的总路线与总政策》报告,在谈到中国革命性质的时候,第一次提到“四大自由”。他说:“新民主主义基本上就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承认私有财产的,我们的土改也是土地为农民私有而不是公有,是耕者有其田而不是国有其田。土改以

  • 标签: 邓子恢 四大自由 毛泽东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农业合作化
  • 简介:3.北戴河会上风云突变,“包产到户”引发了一场政治大风波邓子恢一到北戴河,就应约去见毛泽东。安排这次见面,毛泽东的本意是来做邓子恢的说服工作的,岂料邓子恢反客为主,一见面就向毛泽东再次保荐安徽责任田。邓子恢与毛泽东的想法几乎同出一辙,那就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 标签: 邓子恢 毛泽东 包产到户 生产责任制 中央农村工作部 集体经济
  • 简介:邓子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把毕生献给了党的事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曾两次受撤职处分,三次受不正确的批判。但他从不消极,始终忠心耿耿、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1964...

  • 标签: 邓子恢 坚持真理 包产到户 中央农村工作部 刘少奇 文化大革命
  • 简介:<正>在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中间,敢于和毛泽东据理争辩;在受到不公正批判后,仍不改初衷,无怨无悔,可谓凤毛麟角,邓子恢就是其中的一人。新中国建立初期,邓子恢在中南区工作期间,在探索经济建设时,曾提出在一定时期内以农村为中心、以商业为重点的思想,后来受到批判。这一段“公案”颇有研究价值。

  • 标签: 邓子恢 毛泽东 刘少奇 资本主义 七届二中全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 简介:今天,中共福建省委在这里召开纪念邓老110周年座谈会,党史研究室出版发行《邓子恢画传》,我想这些都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在这时刻,我想起董必武同志赠给邓子恢同志的一首诗:“崛起闽西有俊声,肯挑重担任批评,忠于革命忠于党,应是毛公好学生.”我认为,这首诗是对邓子恢同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 标签: 诞辰110周年 邓子恢 座谈会 纪念 新农村 学习
  • 简介:从近来反对“四风”、查处腐败案件的实际情况看,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古人早就提出,管理国家,“必先正风俗。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

  • 标签: 环境 从政 腐败案件 政治生态 风俗 查处
  • 简介:1952年8月4日,毛泽东批示同意刘少奇的建议:国家进入建设时期,由于工作繁重,需要增设机构,调各中央局书记来中央工作。邓小平、邓子恢均在被调之列。邓小平任政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则受命于农村工作,解决农业合作化问题。邓子恢以他的智慧和卓识,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构想。邓小平坚信邓子恢是可以当好农村“统帅”的。

  • 标签: 邓子恢 邓小平 “包产到户” 中共中央 农村工作 农业合作化
  • 简介:关于'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简者,牒也。'意即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起初,古人都在龟甲壳上、金铜器上记字,刻起来很费劲,后来有人发现把字刻在竹子上更简单、更高效,于是,人们便把如此复杂的事物变得单纯、省力叫作'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简'是一种睿智,更是一种境界。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简'的意义还与党性、作风密切相关,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紧密相连。领导干部理当孜孜以求.

  • 标签: 兴衰成败 干部 刻起来 简者 字刻
  • 简介:2007年11月12日,在浙江省慈溪市胜山头村近百名党员参加的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中,来自河南省郸城县的王永全满票当选为村党总支委员,他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进入村级党组织班子的外来党员。这几天,王永全成了当地的名人,浙江省内外媒体争相采访。一名在异乡打工的普通保洁员,满票当选村党总支委员,这不仅仅是他个人人生经历的一次嬗变。像他这样已经进入打工所在地“上层政治”的农民工正日渐增多,这是基层政治文明照在打工者身上的曙光。

  • 标签: 农民工 基层政治文明 从政 村级党组织 党总支 浙江省
  • 简介:邓子恢(1896-1972),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闽西是中国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区域,是中国革命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共闽西地方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创造了闽西南游击根据地。三年游击战是闽西开展革命战争以来艰苦、复杂的阶段,也是闽西党组织人民经受严峻考验并且获得重大胜利的阶段,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37年2月7日,毛泽东在延安听取了方方代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汇报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情况后,赞扬说:“你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保留了这么多干部,保留和发展了部队,保留了20万亩土地,保卫了苏区广大群众的利益,这是伟大的胜利。你回去问候张、邓、谭各同志好,你告诉他们,你们三年的苦斗有很大的功绩。”的确,闽西三年游击战取得的成绩,邓子恢功不可没。

  • 标签: 游击战争 邓子恢 闽西 西南军政委员会 无产阶级革命家 共产主义战士
  • 简介:邓子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重要的贡献,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探索。他是党内公认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家,被誉为“中国农村变革的先驱和开拓者”。

  • 标签: 农村变革 邓子恢 开拓者 中国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