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日本主流媒体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跟踪报道分析。相关报道认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上台执政,中国领导集体将中国打造成超级大国战略意图具体表现。中国推行这一战略有在亚太地区牵制甚至抗衡美国之意。安倍内阁始终从如何将日本打造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由此获得新身份认同价值这一视角来分析中国对外战略意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相继成立,日本各界就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是否应与中国合作问题,出现与安倍政府不同态度和立场。但社会舆论对日本政府影响有限,安倍内阁随即操控了局面,推出与"一带一路"倡议针锋相对政策。

  • 标签: “一带一路”日本主流媒体 安倍内阁
  • 简介:2015年6月23日,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在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下,举办了"全球公域秩序与中国应对战略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全球公域概念"、"美国全球公域防务战略".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讨会综述 公域 秩序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政治学院
  • 简介: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铀矿出口国。日本作为核电大国,为了保证铀资源供给,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中亚铀资源进行多角度研究,且成果丰富。更为重要是,日本搭建'海外矿物资源确保体制'不仅为中亚资源研究提供制度性保障,而且保障日本矿产资源供应长期性和稳定性,在维护能源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经验,在加强中亚国家铀矿资源信息搜集研究同时整合国内各机构功能,推出稳定海外铀矿进口渠道'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海外铀资源研究和稳定进口。

  • 标签: 日本 中亚 铀资源研究
  • 简介:在对外学术交往活动中,学者也是公共外交人,可以承担起公共外交使命,广交朋友,广结友谊.坎昆气候传播边会是官民交流沟通平台,从申办到举办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充分地实践公共外交,中俄大众传媒研讨会则是中外合作办会成功范例.

  • 标签: 公共外交 学者 学术会议 交往活动 传媒经济 成功范例
  • 简介:文化外交是沟通人们心灵和感情桥梁,是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渠道,也是建立和发展国家关系基础.战后中日文化外交对实现邦交正常化发挥了重要独特作用.“围棋外交”化解僵局,“兰花外交”破解难题,“乒乓外交”扭转乾坤,“芭蕾外交”传递佳音.一系列文化外交活动在战后起伏不定中日关系每一个重要节点上都彰显独到魅力.

  • 标签: 中日邦交正常化 文化外交 相互理解 独特作用 国家关系 乒乓外交
  • 简介:作为信息传播主要载体,新闻报道必然是以信息和语言为主导公共外交活动一个重要手段.新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舆论动态和趋势,进而在相当层面上影响了公共外交实施政治生态.客观和全面地传播一个国家比较真实国家形象,无疑会影响其他国家公众该国态度.新闻信息传播能够跨越不同形态文明,传递人类共有价值,是文明之间对话和沟通桥梁.

  • 标签: 新闻报道 公共外交 信息传播 国家形象 国际舆论 外交活动
  • 简介:中国在成为各国制定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关注点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公共外交压力.在此形势下,我们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加大公共外交工作力度,积极适应形势变化;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企业形象与国家形象关系问题;转变参与多边对外援助观念;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发展自己航母和海空力量,适时走出去.

  • 标签: 公共外交 压力 中国 国际战略 外交政策 外交工作
  • 简介:对外友协在1954年成立以后,加入了非民间交往大军.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中非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对外友协非民间交往最主要形式是“交朋友”.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非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往不断扩大,中非交往正广泛地深入到民间各领域.“以官带民、以友促经、以文促友”成为新形势下中非民间外交三大特色.

  • 标签: 民间外交工作 中非 民间交往 1954年 改革开放 全面发展
  • 简介:《天堂与权力-世界新秩序美国与欧洲》(刘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天堂与权力》)一书作者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RobertKagan),他多次被著名《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级百位思想家”.

  • 标签: 《天堂与权力》 世界新秩序 美国 欧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辩护
  • 简介:《金融时报》被日经收购之后五个月中,涉华议题关注度有所上升,但报道倾向暂时未出现明显变化;涉日议题关注度较为稳定,涉日议题报道倾向出现由批评质疑向温和中立转变迹象,积极报道“安倍经济学”。调研结果发现,日经新闻能否遵守收购时编辑独立承诺值得怀疑;《金融时报》成为日本企业“公关媒体”和日本政府“外宣媒体”可能性增大;其针对中国大陆读者设立《金融时报》中文网编辑方针走向需要持续观察;媒体文化冲突与日本国内舆论环境恶化也将给《金融时报》编辑方针带来不确定因素。

  • 标签: 依然独立 倾向变化 变化分析
  • 简介:俄罗斯作为“六方会谈”成员之一,朝鲜半岛局势发展与变化与俄罗斯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在朝鲜第四、第五次核试验之后,俄罗斯一方面坚决反对朝鲜核计划,另一方面则不希望因此破坏俄朝关系良好发展局面,朝鲜日趋孤立国际处境则为俄罗斯发展俄朝关系提供更加充足动力。同时,“萨德”系统部署成为影响俄韩关系新变量。俄罗斯判断朝鲜半岛不会出现“硬着陆”,希望降低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度。当前,俄罗斯对半岛政策是平衡、对等和独立接触。俄罗斯一方面回应朝鲜安全关切,另一方面扩大与韩国经济合作。中国应鼓励俄罗斯与朝鲜加强经济合作,就“萨德”系统和边防问题与俄罗斯展开沟通和协调。

  • 标签: 俄罗斯 朝鲜 韩国 外交政策
  • 简介:中西之间不仅存在着政治和经济矛盾和冲突,其背后也有双方民意误解、冲撞和博弈等现象.这提出了一个深层问题:究竟如何看待和应对随着中国崛起而带来中西双方心理秩序调适?应该有机构或人士以民间或半政府方式在中西双方物色一流思想家,然后组建固定、长期中西方思想对话平台;重要是须重视媒体,通过媒体将思想家对话延伸、扩展到双方民间,形成长期效应.若能从现在起就重视这一工作,假以时日,不但可减缓因中国崛起而带来东西方摩擦,而且还能藉由中西方思想对话提升双方认知和共同智慧,使中国崛起成为向人类精神宝库提供贡献重要契机.

  • 标签: 对话平台 思想家 东西方 秩序 心理 中国崛起
  • 简介:2018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宣布中国、欧盟、日本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国举动不仅让整个世界都处在关税壁垒和贸易战阴影下,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猜疑和隔离也使得多边贸易体系备受质疑,在后WTO时代下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也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之间关系不断深化和发展,同时中国与非洲经贸之间有着极强互补性,在后WTO时代今天,中非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对于中非双方而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中非双边 双边经贸合作 时代中非
  • 简介:中国高层在对外交往中,尤其是在与邻近国家交往中常常援引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历史事例,以求说明中国与外部世界和平共处与友好交往传统。笔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在行为性质、时代背景、出使目的、客观效果和历史影响等方面颇多负面资产,并不符合当前我国对外交往合作诉求与目的,援引此事作为中国与他国和平友谊象征,恐难起到预期作用。丝绸之路则在长期历史中以正能量为主,体现着中华民族历史上世界眼光、开阔胸怀、进取精神和务实态度,与今天中国外交诉求有更多契合。因此,在我国对外交往中不妨少提郑和,多谈丝路。

  • 标签: 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历史认知 对外交往
  • 简介:全球供应链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一个重要特征.即便有些企业自称不是全球化企业,但对全球供应依赖程度恐怕他们自己再清楚不过,他们从中获取配件、原材料、能源或者成品.

  • 标签: 全球供应链 全球化企业 保护 外交 现代经济 依赖程度
  • 简介:今年“两会”是新一届中央开局之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要一年头一件大事。民族复兴,不仅仅是经济发达,更是文明昌蛊,文化繁荣,是习近平所言“国富民富”,是人民体面而有尊严幸福生活,是法治社会健康有序运转。一个良好国家形象,与国民幸福生活密切相关。切实提升全体国民幸福指数,无疑是公共外交重要基础和资源

  • 标签: 国民幸福 公共外交 资源 幸福生活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