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公共利益是一个人言人殊的问题。我国学术有关公共利益的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十种:一是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特殊利益;二是认为公共利益是排斥商业利益的利益;三是认为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四是认为公共利益就是一种公共需求;五是认为公共利益就是一种价值;六是认为公共利益就是一种整体利益;七是认为公共利益是社会活动的根据;八是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代表统治阶级的政府利益;九是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由个人(团体)利益构成的非真正的整体利益;十是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综合利益。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准确理解公共利益的含义需要综合各种认识。

  • 标签: 公共利益 观点 评介
  • 简介:本着追求深层次、高水平,进一步推进WTO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香港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WTO法律问题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由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以坎昆会议后的WTO为主题的"WTO高级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29日在湘江之滨,麓山之畔的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召开.

  • 标签: 国际学术 学术研讨会 学者国际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外法学学术交流的更加频繁和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更加紧迫,讨论转型中国的法学和中国法学的转型问题的思潮日益突出。[1]转型中国的法学旨在明确中国法学所处的国情环境和社会背景,即处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中国法学的转型强调中国法学学术研究在范式、结构、方法等方面的转型与调整,解决何种转型、为何转型和如何转型的重大问题。

  • 标签: 中国国际私法 转型问题 学术交流 中国法学 文化转型期 社会建设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向国外学术期刊和会议投稿是一种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法庭科学领域也不例外.为了让大家有机会了解如何向国外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投稿,在这里我们仅介绍国外几种有关法庭科学方面的核心期刊和世界法庭科学学会的网络地址,以及一般的投稿注意常识,以便大家在向国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投稿时起到帮助和参考的作用.通常向国外投稿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法庭科学期刊;二是国际会议征文,分别介绍如下:

  • 标签: 法庭科学 学术期刊 国际会 法医病理学 向国外 文件检验
  • 简介:2013年5月25~26日,2013年中国国际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国家有关部门的近300名代表与会。开幕式前,学会召开理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李适时为会长的新一届学会领导和常务理事,选举黄惠康、郑启荣、李鸣、李成钢、黄进、余劲松、李兆杰、曾令良、张海文为副会长,

  • 标签: 学术年会 国际法 年会综述 中国 和平 当代
  • 简介:陈杰律师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宜昌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宜昌市真原律师事务所主任。他是六十年代中期原湖北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1982年,怀着对律师工作的及大热情,从教育战线归队当了一名律师。在十几年的律师生涯中,他经历了律师制度恢复、发展和改革的各个阶段。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他总是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执著地追求法律的公正,始终忠实于事实和法律,在办理各种案件中既有力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其所办的数百件刑、民案件无不浸透了这种精神,深受当事人的好评。他对办关系案、人情案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他认为这种不正之风是对法律的亵读,对律师事业来讲,无疑是自掘坟

  • 标签: 律师界 律师事务所主任 国办律师事务所 宜昌市 老黄 当事人
  • 简介:<正>1992年度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活动于日前结束。法学类共有7项成果获奖,其中我院占4项,它们是:经济法系89级陈福同学的《论法的自由价值及其对西方立法风格的影响》,法律系88级顾东林同学的《农村早婚泛滥的因与果》,经济法系89级胡开忠同学的《论续编作品的著作权及保护》,法律系89级覃怡同学的《论保险代

  • 标签: 经济法 大学生 自由价值 科研成果 湖北省 法律系
  • 简介:[组稿人絮语]*'法律与认知科学'是近年来我国兴起的一种法学跨学科研究模式。该研究运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传统的法学问题进行新视角的研究。法律认知科学是指运用最新的生理检测、行为测试以及群体的宏观认知等方式,以这种新方法和视角研究法学的理论或问题。这种研究模式,不仅适合于法学基础理论问题,还可以进入部分的部门法

  • 标签: 学术专题
  • 简介:★由我院副院长陈勇教授承担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奥运法治安全与北京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近日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项。项目最终研究成果《北京奥运法治安全与北京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报告》获得鉴定专家好评。

  • 标签: 学术动态 经济发展关系 北京奥运 哲学社会科学 规划项目 专家鉴定
  • 简介:▲由中国法学会与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共同主办,我院承办的首届“法律适用国京高层论坛”2005年12月10日在京举行。中外300余名法律专家、学者就“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等15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论坛将对提交大会的200余篇论文与研究成果进行评奖与推广。

  • 标签: 学术动态 中共北京市委 高层论坛 理论与实践 法律适用 法律专家
  • 简介:<正>目次一、众说纷纭的"国际法"二、国际经济法在国际法体系中的地位三、结语国际经济法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曾经是学者们非常愿意发表意见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国际法学会就曾两次召集全国相关学者进行研讨,一些法学期刊还开辟专门的栏目来讨论这个问题。不过现在国际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就比较少了。大概是由于这个问题比较"虚",而且学者的观点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不如把更多地精力投入到更有实践价值的课题上。这

  • 标签: 国际经济法 国际法规范 国际法学界 跨国法 中国国际法学会 法律规范
  • 简介:《寂寞的欢愉》这部小文集,收录了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约20年的岁月中发表的各种文字。实际上,除了作为这部文集之核心的“寂寞的欢愉”这篇访谈是长论以外,其他的大都是短小的序跋和评论文字。这些文章虽小,它们却凸显出了我近20年的学术旨趣或学术重心,

  • 标签: 中国 社会科学 学术评价体系 市民社会
  • 简介:法条竞合是我国刑法学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理论问题,对于正确地解释立法以及正确地适用法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法条竞合从概念引入到本土化,经历了一个逐渐的学术演变进程,这也是我国刑法学术成长的过程。法条竞合理论讨论中涉及的重法优于轻法等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无不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关。可以说,法条竞合的学术史恰是我国刑法理论发展的一个缩影。

  • 标签: 法条竞合 罪数论 竞合论 重法优于轻法
  • 简介:国际惯例不仅是商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对国际惯例的概念、国际惯例与国际习惯的关系等问题学者之间在认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试图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国际惯例 国际习惯 国际商事惯例
  • 简介:社区矫正是对刑罚执行方式的重要改革,也是我国社区自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参与性.但由于对社区矫正中国家公权与社区自治权的界定不清,再加上社区自身发育尚未完备,在社区矫正长达十年的试点中,公权力的运作仍居主导地位,社区矫正演化为“司法”矫正,其自身蕴含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必须在区分公权、私权不同作用空间的前提下,厘清有关社区矫正的认识误区,实现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和实施主体的分离,并清晰定位三类参与人的地位和作用,确保社区矫正能够依照预先设定的程序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 标签: 社区矫正 公权 私权 刑罚执行 社会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