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欲对情况判决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必须从其规范旨意谈起。本文结合几十年来情况判决在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大陆的创设和发展,试图整理出一个关于其规范旨意及检讨论争的脉络,以期通过这种"远景式"的观察为略显迟滞、无力的反思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文章的落脚点还是在"中国意识",用规范旨意生发的评判框架对我国引入和较大范围地适用情况判决之妥当性进行一番分析。文章的结论是情况判决在我国适用具有必要性,然而其适用一定要非常谨慎。

  • 标签: 情况判决 规范旨意 旨意检讨 妥当性
  • 简介:宪法文本中的财政规范堪称政治体制大厦的根基,财政入宪被誉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财政入宪的规范分析,立足于世界各国宪法文本,将财政关系作为财政入宪的核心范畴,财政正义、财政民主、财政法定构成了财政入宪理念的基本维度,这是规范财政宪法的抽象显现与表达。我国财政入宪关键理路的设计,应遵循财政入宪的基本理念,重点对本体财政关系与辅助财政关系进行规范补正与完善,方能加快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

  • 标签: 财政入宪 财政宪定 财政关系 规范分析
  • 简介: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补充,缩小了防卫过当的范围。刑法第20条第3款是对防卫限度的提示性规定,对解决司法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文章并从价值角度对规范加以分析

  • 标签: 刑法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无限防卫 防卫行为
  • 简介:学术自由已成为当今多数国家宪法所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各国关于学术自由的宪法规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不少差异。在学术自由的内容确认上,各国宪法规范宽窄不一,主要有四种类型:对学术自由的单一确认、对学术自由及其制度性保障的确认、对学术自由及其国家促进义务的确认、对学术自由及其制度性保障和国家促进义务的综合确认。在学术自由宪法规范的形式结构、要素结构和类别结构等方面,各国宪法亦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不管是什么内容和何种形式的学术自由宪法条款,都从最高法角度确定了学术自由的宪法权利属性,为学术自由的法律保障奠定了根基。

  • 标签: 学术自由 宪法规范 内容比较 形式 比较
  • 简介:死刑在当今存废趋势的显明性主要基于人权保障的需要。对多国宪法典废止死刑规定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立宪理念,结合了各国的实际国情与现实需要。我国宪法权利体系的完整性、宪法本身对死刑存废的态度确定都呼唤宪法典对生命权和死刑的条文与规范及时亮相,而对死刑适用的分步减少也成为宪法引导刑法修正完善的重要领域与表现。

  • 标签: 死刑 宪法 分析
  • 简介: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建立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为内容的保障体系,但社会保障却呈现城乡二元对立的形态。农村社会保障形态正是在这种二元结构的语境中,接受着经济、土地、人口、政策和法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历时性地发生了。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社会保障形态缺失了农民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和政府的义务性支撑,更深层次上缺失了国家法律的规制。解决这种形态的缺陷,需要在法治中实现以生存和发展为内核的基本权利以及社会保障平等权,扩大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的主体范围,逐步消除城乡对立,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协调发展。

  • 标签: 农村社会保障 宪政形态 城乡二元结构 基本权利 平等权
  • 简介:通过对扒窃入刑后两年间上海市324件扒窃案件裁判文书的梳理,并结合其他地区个案,可以得出司法实践中关于扒窃的认定存在泛化的趋势。当前理论和实务关于扒窃社会危害性的解读,存在过度性和片面性。刑法规范视野下的扒窃应同时具备扒窃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扒窃的对象必须是他人贴身占有的易转移性财物和被害人处于意识清醒状态三个条件。对扒窃行为的这一界定,有利于对扒窃社会危害性过度解读的矫正,符合扒窃一词的本来含义和扒窃行为的事实特征,又与扒窃行为入罪的立法原意相契合,同时也是基于扒窃犯罪构成要件实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

  • 标签: 扒窃 公共场所 贴身占有 意识清醒
  • 简介:根据违法性标准,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应分为真正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虚假的构成要件要素。整体评价要素属于虚假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就真正的构成要件要素而言,"外行人的平行评价"公式降低了故意的认识要求,有类推评价之嫌;相反,借助中间概念,因循涵摄过程可以鉴别真正的构成要件错误与不重要的涵摄错误。就空白要素而言,若其功能是补充构成要件要素,则其错误是构成要件错误;若其功能是补充说明违法性,则其错误是涵摄错误或违法性错误。其中,行政违法性认识与刑事的实质违法性(社会危害性)认识具有同质关系,与刑事的形式违法性(被刑法禁止性)认识具有条件关系,而构成要件故意的认识内容是能体现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事实,既不包括社会危害性本身,也不包括被刑法禁止性。

  • 标签: 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 外行人的平行评价 构成要件错误 涵摄错误 违法性错误
  • 简介:<正>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政府规范调整社会生活的功能和权限范围不断扩大,裁量权广泛存在于整个行政管理领域,成为当代行政法发展的重要标志。而行政裁量权所具有的灵活性与机动性,也决定了其最易于被滥用,进而构成对依法行政的威胁。故此,必须在

  • 标签: 行政裁量 行政法发展 规范控制 行政管理领域 行政相对人 行政决定
  • 简介:<正>一、立宪与宪法的经济功能英国法谚有云:"法为人而设,人非为法而设。"也即法应以人类本身为目的。宪法是什么?从形式上看,其不过是一系列对国家权力予以配置和规范的制度设计。那么,关键问题是,为什么现代国家会纷纷选择立宪这一方式来代替之前君主制和封建制下的国家权力配置方式呢?这背后的原因当然非常复杂,但从最本质意义上讲,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利益,超脱于这一目的,一切解释都是苍白的。而就人的利益来看,它又包括人的

  • 标签: 英国法 经济自由 国家干预经济 权力配置 法应 促进型
  • 简介:规范编纂技术是指一部法律或者法典在其语言风格、条文表达以及体系安排等表现形式方面所采用的方法。规范编纂技术在我国法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尚未充分展开。本文主要从结构上的一般抽象、一般条款、"具体"规则的提取和辅助性抽象技术规范四个方面,对我国合同法规范的编纂技术特点加以初步研究。我国合同法在规范编纂技术方面普遍采用了抽象编纂技术,并使用了多种抽象技术方法。但是,我国的抽象技术使用尚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宏观上抽象有余而微观上抽象不足、抽象不彻底、辅助性抽象技术使用尚不娴熟等。希望未来制定民法典时,能更加注重编纂技术,对法律规范做出更加符合逻辑的抽象化提炼与整理。

  • 标签: 法律规范 编纂技术 抽象技术 一般条款 辅助性抽象技术
  • 简介:一、引论(一)日本刑法理论向刑法教义学的偏离自从小野清一郎以来,日本学者一直都构建独立于德国的刑法理论。经过一代代学者的努力,日本刑法理论与德国刑法教义学偏离得越来越远。因此,我国青年学者江溯教授就曾认为,目前将刑法教义学理论称为德日刑法理论已经非常不合适了,

  • 标签: 日本学者 规范违反说 刑法理论 述评 学说 本质
  • 简介:我国现行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重点,不论是量刑理论还是量刑买践,郡倾向于有期徒刑的规范化,侧重对徒刑的量化规范,对刑种裁量的规范化却鲜有涉猎。我国刑罚种类的多样性、刑罚结构的阶梯性以及法定刑的配置模式、刑罚轻缓化的国际趋势决定了“刑”之规范化既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也有现实上的必要性。量刑规范化作为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不应当仅着眼于“量”之规范化,更应当着眼于“刑”之规范化。主刑和附加刑、监禁刑和非监禁刑之间的合理选择、搭配乃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法官对刑罚种类的正当选择乃是量刑均衡化的第一步,“刑”之规范化是我国今后量刑规范化改革的一大努力方向。

  • 标签: 量之规范化 刑之规范化 刑罚 法定刑 量刑轻缓化
  • 简介:行政法律规范本应是十足的行为规范,但在我国却出现“裁判规范化”现象,必须改变这种认识与现状,还行政法律规范作为行为规范的法律特质,实现行政法律规范应有的完全价值。行政法或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规范化就在于:通过行政法或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制,实现行政秩序。强化行政法律规范行为规范化去裁判规范化的途径是多样的:在改变规范意识的前提下,将直接规范公民权行为和行政权行为作为立法的重心,同时在行政执法中应实现对公民权行为和行政权行为的双重规范,改变泛责任化现象,并且要去司法中心化。

  • 标签: 行政法律规范 行为规范 裁判规范化 泛责任化 去司法中心化
  • 简介:法院调解属于司法ADR,其准司法性的属性内在地要求法院保障当事人的正当程序权。然而,基于对政绩的追求,法院系统过分痴迷于调解结案率,在法院调解实务中就不免存在着试图引导、规劝甚至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的语言。在对法院据此推进调解的用语进行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探求不同类型的法院调解用语所具有的不同正当性与适度性,并从基本原则确立及具体规则构建两个层面检讨其法律规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法院调解用语 类型化分析 法律规范
  • 简介:社区矫正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先进的理念和健全的规范体系。当前,社区矫正的规范体系无论在完备性还是协调性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规范体系的不完备主要体现为《社区矫正法》的缺失,相关法规规章的不健全,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数量严重不足。规范体系的不协调则表现在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规定或概念的使用上,不同的规范性(法)文件存在很大的差别。《社区矫正法(送审稿)》中虽然确立了"一个统一、两个结合"的矫正理念,但该理念并没有在该规范文本中得到贯彻,实践中也远未得到落实。为此,立法机关在通过《社区矫正法》时应该采取措施贯彻上述理念,矫正实践中也应该逐步改变重监管轻帮教的倾向。在改进社区矫正立法体系时,软法体系的建设同样应该得到重视。

  • 标签: 社区矫正 矫正理念 规范性(法)文件 软法
  • 简介:姓与名如何择取,属于个人受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姓名权的行使方式是姓名登记。对公安机关而言姓名登记应该是无自由裁量权的羁束行政行为。导致它沦为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称姓与取名等事项未作具体规定。统一规范姓名登记、保障姓名权,已是时代发展之必需。对姓名用字、第三姓、抚养方变更未成年子女姓名、基于主观价值判断的姓名变更、姓名变更次数等议题,未来立法都应持宽松和开放态度,以充分保障个人尤其是少数人的姓名权。姓名权对姓名登记具有防御权功能,对姓名登记过程中的侵害姓名权现象,法院可对登记行为实施司法审查。

  • 标签: 姓名权 姓名登记 姓名变更 司法审查
  • 简介: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的主题是“十一五规划与中国律师业的发展战略——规划·规范·规则”,规划解决的是发展目标问题,规范涉及的是管理问题,而规则是处理具体事务的方式要求.规范的管理,上应规划,下引规则.三者之间,以规范为基础,笔者从太原归来.对我市律师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如何进行正确的规划与科学的规范

  • 标签: 管理问题 十一五规划 目标问题 律师行业 律师业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