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典型意义上的假想防卫指的是客观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进而实施防卫的情形。在德日刑法学中,关于该误认属于构成要件的错误(事实错误)还是禁止错误(法律错误)的争论不断,成为错误论中学说纷争的集中所在。〔1〕其中,主张该错误阻却故意的限制责任说和事实错误说被学界主流和判例所采。相较之下,我国学界对此问题的争议不大,通说将其理解为事实错误的一种类型进行处理,主张假想防卫阻却故意犯的成立,并视情况将其归为过失犯或意外事件。〔2〕

  • 标签: 信念防卫 合理信念
  • 简介:对于道德现象的划分,一般是内在于道德,分析道德现象的构成并将其划分为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思维(道德意识)现象。这种划分方法对于了解人们的道德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但对伦理学学科的自身理解来说,这种划分却应该让位于一种新的、纵向的层次划分方法。

  • 标签: 道德现象 层次结构 伦理学学科
  • 简介:现代社会强调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处理矛盾、纠纷,在纠纷解决中,法律的严格、准确适用是公正司法裁判的重要因素。然而,纠纷的公正裁决不仅需要在裁判过程中准确适用法律规范通过程序正义来实现实体正义得以惩恶扬善、弘扬法治,这是法治的要求,

  • 标签: 法律规范 法官裁判 道德 纠纷解决 现代社会 司法裁判
  • 简介:从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已经三年有余。回头看走过的路,或是埋头于一摞摞案卷中沉思分析,或是奔波于乡下、田间、社区、医院等调查取证,或是出席法庭捍卫司法公正,或是心怀为民之情释法说理。当我追求每一桩案件都精细公正时,当我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与感谢信时,当我看到曾沉溺于诉累的当事人重新步入正常生活轨道时。

  • 标签: 心得体会 业务竞赛 民行检察 参赛 国民 勤奋
  • 简介:为了解释财产权的起源,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相关理论并选择了诉诸许可法,这使之既不同于格老秀斯式的契约财产理论,也不同于洛克式的劳动财产理论。通过追溯许可法在12世纪教会法学家那里的用法,可以看出康德立足于一个传统之中;而通过回顾康德在不同时期对许可法概念的使用,它的意义在康德思想中的转变及其原因被揭示了出来,《道德形而上学》中的许可法也被表明为是对应于自然法一般性禁令的授权规则。

  • 标签: 许可法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 法权 一般性禁令
  • 简介:目前,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授奖仪式在北京举行。荣昌区院民行科科长潘朗同志被授予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并进京领奖。潘朗同志是全市获此殊荣的8名模范之一,也是全国检察系统获此殊荣的2名模范之一。

  • 标签: 道德模范 提名奖 检察系统 座谈会 同志
  • 简介:伦理与道德概念需要讨论。黑格尔两次区别了伦理与道德,但他对伦理和道德的使用自身存在矛盾。与社会经历了传统(总体性)社会一理性化社会一现代(多元化)社会这三个阶段相伴随,道德伦理的样式也相应地表现为"身份伦理一抽象道德一角色伦理"的演进,由此,黑格尔的概念矛盾得到了解决。现代社会表现为"从契约到角色"的过渡,伦理与道德的概念也得到了澄清。

  • 标签: 道德 伦理 黑格尔 概念
  • 简介:哈特与富勒之争是20世纪重要的法哲学争论,前后持续十余年,并引起众多学者的参与。他们讨论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合法性判准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中反映了二者的法律观。二者对于法律性质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他们对合法性判准的不同看法。本文重访哈特富勒关于合法性判准的争论,从中提炼出四个具体争论,并赞成富勒的基本立场,认为法律的内在道德是合法性判准的必要内容。

  • 标签: 合法性判准 程序性原则 内在道德 服从理由
  • 简介:12月23日下午,南宁市江南区院在南宁市图书馆举办了“勇于担当,恪尽职守”为主题道德讲堂活动,活动中,干警们围绕检察职能及职业道德的内容,通过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谈一点感悟的形式来弘扬检察职业道德的精神力量,让全院干警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干警们均表示要见贤思齐,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做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 标签: 职业道德意识 南区 讲堂 检察职能 活动内容 市图书馆
  • 简介: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提出,合法性原则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而哈特通常被认为对此提出了"工具性的反对意见",即这些原则并不具有道德价值,因为它们实际上是从如何更好地遵守法律以指导行为的反思中派生出来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讲,这种传统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哈特从未将其关于合法性原则之工具性论证理解为对其内在道德价值的否弃。

  • 标签: 合法性原则 道德价值 工具性
  • 简介: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摇篮,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场所,高校在培养和造就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高校大力培养的目标之一。诚然,加强高校大学生以诚信为重点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高校学生 道德建设 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