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多次偷骑摩托车自行车游乐后遗弃行为定性谈阴康,徐广泉,张振高对于偷开、偷骑数十辆摩托车、自行车游乐后而遗弃的行为如何定性,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的规定,司法实践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不构成犯罪。主要理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

  • 标签: 骑摩托车 行为定性 扰乱社会秩序罪 行为人 非法占有 犯罪故意
  • 简介: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遗弃罪具有一定局限性,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着本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遗弃行为而被排斥在刑法追踪视野之外的窘境。因此,填补法律空白,完善遗弃罪的规定对发挥刑法的法益保障机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大有裨益。

  • 标签: 遗弃罪 扶养 弱势群体
  • 简介:暴力抗法袭警事件频发导致警察伤亡形势严峻,而实践中警察用枪行为也常面临合法性质疑。警察使用武器相关法规范亟待检讨,警察用枪行为面临着比例原则、最大保护原则之间的两难抉择与双重制约,其定位徘徊于正当防卫或依法履职的阻却违法事由之间。警察法修订背景下,应以依法履职时紧迫威胁生命原则为前提,确立警察使用武器时的情境化“判明”标准暨审查规则,同时完善强制力等级报告等相关配套警务机制。

  • 标签: 警察 使用武器 判明标准 规范执法 警务机制
  • 简介:<正>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官僚主义现象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依然严重地存在着。由于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历史的原因,我们同官僚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在同官僚主义的斗争中,我们除了应当运用行政的、经济的和思想的武器外,还应当善于运用法律的,尤其是刑法的武器来与之作斗争。运用刑法武器来同官僚主义作斗争,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 标签: 官僚主义 刑法 政治生活 社会历史 武器 政治体制改革
  • 简介:中国警察武力法规定了警察使用武器的主体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且每一要件均包涵一些特定规则。人民警察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这些要件和规则,才能把握使用武器的特定内涵,才能严格做到依法使用武器

  • 标签: 警察 使用武器 法定要件
  • 简介:<正>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全国人民法院审结的刑事案件的情况来看,近五年来,青少年犯罪是逐年上升的。1977年被判刑的青少年罪犯占被判刑罪犯总数的百分之26.8%,1978年与1977年的比例大体相同,但1979年就上升为30.9%,1980年激增为43.8%,1981年竟高达48.4%。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青少年罪犯占刑事罪犯总数的比例更高。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罪犯 正确运用 法律武器 人民法院 违法犯罪
  • 简介:对多次偷骑摩托车的自行车游乐后遗弃行为的定性──与阴康、徐广泉、张振高同志商榷李鸿斌《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刊载了阴康、徐广泉、张振高三同志的《多次偷骑摩托车自行车游乐后遗弃行为定性谈》一文(以下简称《谈》文)。文中认为,多次偷骑...

  • 标签: 扰乱社会秩序罪 骑摩托车 开汽车 人民团体 生产秩序 盗窃案件
  • 简介:<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共5章89条,规定了刑法的指导思想、任务、适用范围、犯罪、刑罚以及刑罚的适用,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打算联系实际谈一点学习刑法《总则》的体会。一、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保卫人民的利益。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它是国家的基本法之一,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国家的统治阶级不同,刑法的性质

  • 标签: 我国刑法 犯罪行为 刑罚 惩罚犯罪 刑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简介:化学品管理已经成为欧盟环境和健康领域管理的重点内容。欧盟逐步完善了化学品管理体系,欧洲议会通过了《化学品注册、评估及许可法规》(REACH)报告,欧盟化学品管理立法实现了一体化。欧盟大多数成员国的化学物立法,既包括综合性的化学物环境管理基本法,也包括专门的法律和法令。欧盟化学品管理法的立法成就与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国家化学品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尽早实现我国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与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相接轨。

  • 标签: 欧盟 化学品 化学品管理法 REACH
  • 简介:<正>由西南政法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律系、《社会学研究》编辑部、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二次法律社会学理论研讨会于1988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重庆召开。会议依次围绕法律社会学基本理论、法律实效和法律文化三项论题进行了讨论。与会者联系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探讨了法律的社会效果和功能,指出法律实施效果不佳是当前法制建设中的严峻问题,法律社会学研究则因其经验实证方法及注重实际操作的特色

  • 标签: 法律文化 法律社会学 法制建设 社会学研究 实际操作 法律实施效果
  • 简介:随着世界毒品问题的泛滥和化学合成毒品的扩张,受高额利润的诱惑,走私、贩卖易制毒化学品的活动剧增。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以及贩卖、走私出境用于生产、加工毒品现象日益严重。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的主要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主体复杂,隐蔽性强,境内外毒贩相互勾结、结伙作案。执法机关必须充分认识非法走私、贩卖易制毒化学品活动的危害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公开查缉、海关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科学地组织实施控制下交付、实行案件倒查、即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及时、有效地打击、制止犯罪。

  • 标签: 易制毒化学品 犯罪 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