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ockall危险积分导向下的分级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ANVUGIB患者98例,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参照组(n=49)、研究组(n=49)。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ockall危险积分导向下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含量、治疗依从评分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为4.08%,低于参照组的18.37%,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88%,高于参照组的69.39%(均P<0.05);与参照组比较,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血红蛋白含量、治疗依从评分较高,血尿素氮含量较低(均P<0.05)。结论Rockall危险积分导向下的分级护理应用于ANVUGIB患者,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增强治疗依从,提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Rockall危险性积分 分级护理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再出血发生率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危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与传统会诊模式下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12月采用传统会诊模式诊疗的30例患者纳入传统会诊组;将2019年1月至12月采用MDT模式诊疗的26例患者纳入MDT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输血量、住院病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MDT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传统会诊组明显缩短(d:1.62±1.30比2.20±0.93,3.50±1.63比4.70±2.17,10.04±2.82比13.27±2.86,均P<0.05),医疗费用、再出血率和输血量均明显低于传统会诊组〔医疗费用(万元):6.40±3.07比8.56±4.07,再出血率:15.38%比43.33%,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入量(U):5.54±3.20比7.71±3.83,血浆输入量(mL):330.77±258.87比458.33±322.73,冷沉淀输入量(U):4.52±4.15比6.67±4.85,血小板输入量(U):0.40±0.19比0.77±0.60,均P<0.05〕。MDT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会诊组(88.5%比80.0%,P<0.05)。两组外科手术率和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会诊模式相比,MDT可明显缩短危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降低医疗费用和再出血风险,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但两种模式在外科手术率和住院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 多学科协作模式 传统会诊模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全球战争冲突中,脑创伤的发生率高达25%,其中绝大部分是由爆炸冲击波引起。冲击脑创伤与闭合脑创伤、穿透脑创伤的部分临床症状相似,但其具有的特征如早期脑水肿、脑血管痉挛以及弥漫轴突损伤,却与其他脑损伤明显不同。因此,笔者就冲击波的产生、冲击波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冲击波导致脑组织、细胞的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爆炸冲击波 脑损伤 神经病理 机制
  • 简介:摘要爆炸伤是爆炸产生的高速碎片、原发冲击波等直接作用于机体造成的损伤,多见于战争、高压锅炉、液化气罐或化学物品贮罐爆炸等,具有突发性、成批、伤情复杂、多变性等特点。胸部是爆炸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之一,肺是爆炸伤作用的重要靶器官,表现外轻内重、程度重、较隐匿、伤情发展迅速。本文综述肺爆炸伤的损伤机制、流行病学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重点阐述肺爆炸伤院内早期救治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州)两社区不同年龄老年男性的性需求及HIV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2018年6—12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在黔东南州选取有工作基础,且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关系较好的两个社区,对到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或就诊的5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两社区各200名。HIV快速检测初筛阳性者进行确证实验(W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近1次与配偶/固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400名老年男性中,50~64岁者占52.2%(209名),≥65岁者占47.8%(191名),HIV感染率为1.0%(4/400)。两年龄组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仅为25.8%(54/199)和26.2%(50/191)。50~64岁者中,68.0%(142名)自我感觉性欲正常,73.6%(153名)自报性行为时每次都能阴茎勃起或基本勃起,52.9%(110名)多数时候射精有力。与≥65岁者相比,50~64岁者过去6个月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89.5%,179/200)、最近1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93.8%,168/179)、发生过临时性行为(不包括商业伴)的比例(11.0%,23/209),以及商业性行为的比例(3.8%,8/209)均更高。年龄为50~64岁(OR=2.70,95%CI:1.22~5.95)、平均月收入≤1 000元(OR=2.79,95%CI:1.25~6.21)、没有使用过助剂(OR=3.78,95%CI:1.65~8.67)是最近1次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该少数民族地区老年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与≥65岁组比,50~64岁组性行为更活跃,性需求更高。50~64岁组、经济水平较低和性能力良好者更容易发生HIV危险行为。

  • 标签: HIV 老年男性 危险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爆炸事故受伤人员调查,了解受伤人员佩戴护耳器(防噪耳塞)对听觉器官和听力损失的影响,为爆震听力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8月采用回顾方法以某钢铁厂1990~2016年发生的23起爆炸事故39名爆震听力损失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受伤就诊时、伤后3~6个月为调查取证时间,按照是否佩戴护耳器分为防护组和无防护组,对其就诊时听觉系统症状及伤后3~6月听觉系统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防护组比较,无防护组就诊时处于休克(昏迷)患者更多见(34.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无防护组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后患者听觉系统及其他症状康复情况显示,防护组听力减退、耳鸣、耳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全部消失,无防护组症状虽有好转但多持续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颅脑损伤等康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耳廓损伤未愈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防护组比较,无防护组外耳道损伤有69.57%(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音气导听阈检查显示,防护组听力得到良好恢复,而无防护组发生不可逆听力损伤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耳器在爆炸事故中对劳动者的听觉器官特别是外耳道和鼓膜有明显保护作用,是预防和减轻爆炸事故导致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及爆震听力损失的有效保护措施。

  • 标签: 爆炸事故 职业性噪声 护耳器 听觉系统 爆震性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影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 d~18岁的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人口学资料及入院8 h内临床指标;以28 d病死率为终点事件。比较存活患儿与死亡患儿各指标的差异,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验证相关危险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选165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75例,病死率为45.4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ALT(U/L):404.99±88.26比181.64±35.17,AST(U/L):453.37±35.37比210.69±92.50,SCr(µmol/L):156.46±105.65比54.32±25.46,CK-MB(U/L):244.86±53.68比97.29±19.11,Lac(mmol/L):5.55±1.66比2.49±1.29,PCT(ng/L):35.55±15.87比18.66±4.91,均P<0.01〕,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离子钙浓度(iCa2+)明显降低〔PLT(×109/L):81.49±29.53比165.43±97.81,iCa2+(mmol/L):0.89±0.16比1.84±0.14,均P<0.01〕,而两组间性别、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c、SCr、PCT为影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18(1.22~3.09)、2.01(1.00~2.07)、1.14(1.07~1.21),均P<0.01〕,PLT、iCa2+为保护因素〔OR和95%CI分别为0.95(0.93~0.98)、0.32(0.12~0.42),均P<0.01〕。进一步ROC曲线分析显示,Lac、PCT、SCr均对脓毒症患儿预后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0.864、0.711(均P<0.01);Lac、SCr、PCT、PLT、iCa2+等影响因素联合预测的AUC高达0.981,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8.7%。结论Lac、PCT、SCr是影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血肌酐 血乳酸 降钙素原 患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U患儿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并发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的发生率、高发时间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住院期间留置CVC的患儿,纳入标准:既往无血栓病史;既往无CVC置管史;CVC的置入、护理及拔除均在PICU完成。排除标准:资料记录不全;置管期间或拔管时未能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置管期间曾行血液净化、体外膜肺等需使用抗凝剂的患儿。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338例患儿,置管部位定期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CRT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根据是否发生CRT,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R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PICU中置入CVC患儿的CRT发生率为25.7%,有症状血栓占3.8%,无症状血栓占21.9%;CRT在置管后24 h内即可形成,高发时间为置管后的4~7 d(P=0.013);在年龄、置管类型(PICC与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使用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置管类型(OR=1.662,95%CI:1.106~2.498,P=0.014)、使用糖皮质激素(OR=2.088,95%CI:1.239~3.517,P=0.006)、静脉营养(OR=2.398,95%CI:1.260~4.564,P=0.008)为PICU中行CVC患儿并发CR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CU患儿CRT的发生率高达25.7%,以无症状血栓为主,CRT的高发时间集中在置管后4~7 d。置管类型、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肠外营养是CRT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儿童 糖皮质激素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动与社会经济的失衡,爆炸性事件越来越多,随之发生的伤后应激障碍亦引起安全与医疗领域的高度重视。爆炸伤后应激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是一类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生活事件直接引起的心理障碍。笔者综述了近期关于爆炸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以及防护进展,旨在为研究特殊环境下的心理干预提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爆炸 应激,心理学 特殊环境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手术获得压力损伤是指从手术中获得的压力损伤,其不但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而且延长住院时间,是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手术获得压力损伤发生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对临床采取针对措施大有裨益。本文对手术获得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手术室 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创伤血胸观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胸腔外科收治的54例次行观察治疗的创伤血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通过多因素分析观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治疗总失败率为59.26%(32/54)。观察治疗失败组在血胸量、住院时间、合并气胸、大于3根肋骨骨折患者比例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组(P<0.05)。观察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合并气胸(OR=9.529,95%CI:1.988~45.580,P=0.005)和肋骨骨折大于3根(OR=5.535,95%CI:1.065~28.754,P=0.042)。结论合并气胸和肋骨骨折大于3根是创伤血胸观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应将合并气胸和肋骨骨折情况纳入创伤血胸的观察治疗决策中。

  • 标签: 血胸 胸部创伤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随着内镜和术后病理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相应的同时多发早期胃癌(synchronous multiple early gastric cancer,SMEGC)的发现数量也随之增加。但SMEGC仍因容易漏诊,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本文就SMEG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合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诊断 危险因素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血液病患儿60例,其中真菌感染患儿28例(观察组),无真菌感染患儿32例(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获取两组患儿相关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侵袭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原发疾病未缓解、使用广谱抗生素≥7 d、粒细胞缺乏时间≥7 d、低蛋白血症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疾病未缓解、使用广谱抗生素≥7 d、使用糖皮质激素≥5 d、粒细胞缺乏时间≥7 d是血液病合并侵袭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OR=2.265、2.363、3.384、5.003,P=0.021、0.024、0.001、0.001)。结论原发疾病未缓解、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时间过长、粒细胞缺乏时间过长是血液病合并侵袭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粒细胞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检测评估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和现有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的条目,提取成人骨科术中压力危险因素,经专家会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便利选取2017年1—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手术的1 701例成人骨科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进行评估。在患者离开手术室时及返回病房后24、48、72 h时评估皮肤状况。根据评分计算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的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各阶段评分的最佳诊断界值及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评估表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共27个条目,每个阶段的评分累加。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67,术前、术中、术后评估的评估者间一致信度系数分别为0.977、0.927、0.9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911、0.918,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4、38、41分,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829、0.805、0.865,特异度分别为0.832、0.925、0.885。结论该评估表评估者间的一致、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实现分阶段动态评估,能够作为手术室医护人员评估成人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风险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医院,骨科 手术 压力性损伤 风险评估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压力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26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术后拔除尿管后1周是否存在压力尿失禁将患者分为压力尿失禁组(n=78)和非压力尿失禁组(n=248)。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前列腺体积、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术前留置尿管状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比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独立的预测因素。结果压力尿失禁组患者的年龄[(73.9±7.3)岁比(69.5±7.8)岁,P<0.001]、体重指数[(25.6±3.0) kg/m2比(24.6±2.9) kg/m2,P=0.004]、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5.42±5.65)年比(5.05±5.19)年,P=0.008]、合并高血压[57.7%比43.6%,P=0.037)]、前列腺体积[(77.1±33.2) mL比(62.5±30.2) mL,P<0.001]、手术时间[(115.0±45.7) min比(99.8±41.4)min,P=0.006]均高于非压力尿失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95%CI:1.02~1.07,P<0.001)、体重指数(OR=1.08,95%CI:1.03~1.14,P=0.003)、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OR=1.21,95%CI:1.14~1.29,P=0.015)、前列腺体积(OR=1.11,95%CI:1.10~1.11,P=0.011)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压力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 kg/m2、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5年、前列腺体积≥75 mL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压力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HTG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69例HTG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症HTGP组(63例)和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组(1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临床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重症HTG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除重症HTGP组患者心律和呼吸频次显著高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组患者,既往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两组其他基线资料及既往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症HTGP患者WBC、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沉降率、总蛋白,第1天及第3天的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脂肪酶、三酰甘油,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TSI、APACHEⅡ、Ranson评分均显著高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白球蛋白比、尿酸、载脂蛋白-A1、血钙、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显著低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第1天和第3天的三酰甘油和CRP水平及CTSI、APACHEⅡ、Ranson评分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第1天三酰甘油水平(OR=1.08,95% CI 1.02~1.14,P=0.01)、第3天CRP水平(OR=1.01,95% CI 1.00~1.01,P<0.01)、CTSI评分(OR=1.51,95% CI 1.06~2.13,P=0.02)、APACHEⅡ评分(OR=1.22,95% CI 1.07~1.40,P<0.01)为重症HTGP的危险因素,第3天三酰甘油水平为重症HTGP的保护因素(OR=0.8,95% CI 0.69~0.91,P=0.00)。结论第1天三酰甘油水平和第3天CRP水平、CTSI评分、APACHEⅡ评分为重症HTGP的危险因素,需特别重视。

  • 标签: 胰腺炎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C反应蛋白 甘油三酯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与常规凝血试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诊断创伤凝血病(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的临床意义及TI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住院的创伤患儿,按照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分为非危重组(≤16分)、危重组(17~25分)和极危重组(>25分),分别于入院时/受伤后6 h、12 h、24 h和48 h采集静脉血2.5 mL,检测TEG、CCTs。总结TIC的患病率、发病时间及凝血功能恢复时间,发生TIC的危险因素。结果64例患儿,非危重组18例、危重组28例、极危重组18例,分别应用TEG及CCTs诊断TIC 9例(14.1%)、4例(6.3%)。TEG于外伤6 h即可诊断TIC,CCTs为12 h。TEG诊断4例患儿高凝状态。女性、输血、快速输液、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机械通气、低体温、低年龄、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高ISS评分均为发生TIC的危险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女性、低体温、休克、机械通气等具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发生TIC的风险是不具有高危因素发生TIC的4.333、17.889、10.208、4.479倍。ISS评分每升高1分,发生TIC风险提高1.147;年龄升高1岁,GCS升高1分,TIC风险分别降低0.765和0.817,是TIC的保护因素。结论TEG与CCTs诊断TIC具有一致,但TEG更早期敏感,且能发现高凝状态。女性、休克、低体温、低年龄、高ISS评分、低GCS评分是TIC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创伤 创伤性凝血病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试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酸结石与血脂异常的相关,分析尿酸结石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尿石症患者的病例资料。93例经结石成分分析确诊为尿酸结石患者为尿酸结石组,男77例(82.8%),女16例(17.2%),中位年龄64岁。按性别、年龄等条件匹配选取同时期的草酸钙结石患者321例为草酸钙结石组,男264例(82.2%),女57例(17.8%),平均年龄61岁。选取我院体检的正常非结石人群306例为对照组,男252例(82.4%),女54例(17.6%),平均年龄61岁。3组的年龄和性别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结石组、草酸钙结石组、对照组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6.21±2.97)、(24.48±1.87)、(23.75±1.36)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记录3组的血尿酸、尿pH值,以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上述指标与结石成分的相关。将尿酸结石组按照有无高尿酸血症(HUA)分为伴HUA组41例和不伴HUA组52例,并选择对照组内伴HUA的人群共66例(单纯HUA组),比较上述3组的血脂异常情况及尿pH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尿酸结石组与草酸钙结石组的TG [1.52(1.02,2.78)mmol/L与1.10(0.80,1.76)mmol/L,P=0.001]、高TG血症患病率[31.2%(29/93)与14.0%(45/321),P<0.01]、低HDL-C血症患病率[28.0%(26/93)与40.2%(129/321),P=0.048]、高LDL-C血症患病率[51.6%(48/93)与36.5%(117/321),P=0.031]、血尿酸水平[(422.28±114.15)mmol/L与(335.72±83.32)mmol/L,P<0.01]及尿pH值[5.5(5.0,6.0)与6.0(6.0,6.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酸结石组与对照组的TG [1.52(1.02,2.78)mmol/L与(1.37±0.55)mmol/L,P=0.010]、高TG血症患病率[31.2%(29/93)与4.9%(15/306),P<0.01]、HDL-C水平[1.13(0.96,1.44)mmol/L与(1.42±0.31)mmol/L,P<0.01]、低HDL-C血症患病率[28.0%(26/93)与3.9%(12/306),P<0.01]、血尿酸[(422.28±114.15)mmol/L与(354.33±79.68)mmol/L,P<0.01]及尿pH值[5.5(5.0,6.0)与6.0(5.5,6.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酸结石伴HUA组和不伴HUA组间尿pH值[5.5(5.0,6.0)与6.0(5.5,6.0),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酸结石伴HUA组与单纯HUA组的高TG血症患病率[31.7%(13/41)与9.1%(6/66),P=0.003]、低HDL-C血症患病率[29.3%(12/41)与13.6%(9/66),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1.68,P<0.01)、高TG血症(OR=7.37,P=0.002)、低HDL-C血症(OR=10.46,P=0.001)及低尿pH值(OR=0.10,P<0.01)为尿酸结石致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酸结石患者多有血脂代谢异常,肥胖、高TG血症、低HDL-C血症及低尿pH值与尿酸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尿路结石 尿酸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