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兴隆煤矿3号煤层瓦斯条件进行分析,计算了3号煤层的瓦斯基本参数,划定了煤矿的瓦斯危险区。

  • 标签: 兴隆煤矿 瓦斯 3号煤层 突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构建预警评估模型,以列线图的形式呈现,为急诊护士预检分诊提供可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80例UGI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510例)和验证组(170例),依据《202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的标准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比较组间各指标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绘制列线图并验证。结果呕血(OR:3.875,95%CI:2.212~6.79)、糖尿病(OR:2.64,95%CI:1.184~5.883)、晕厥(OR:10.57,95%CI:3.675~30.403)、心率(OR:3.262,95%CI:1.753~6.068)、红细胞分布宽度(OR:3.904,95%CI:2.176~7.007)、凝血酶原时间(OR:3.665,95%CI:1.625~8.269)、乳酸(OR:3.498,95%CI:1.926~6.354)、血红蛋白(OR:4.984,95%CI:2.78~8.938)可准确预测UGIB病情严重程度(P<0.05)。列线图表现出良好的一致和区分度(C-index=0.903,95% CI: 0.875~0.931),并经内部验证(C-index=0.895)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7936)。外部验证C-index为0.899(95% CI:0.846~0.952),校准曲线提示预警评估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预测效能优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P<0.05)。结论预警评估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可为急诊医务人员筛查高危患者和制定针对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急诊 上消化道出血 分诊 危险分层 早期预警 凝血酶原时间 乳酸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ockall危险积分导向下的分级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ANVUGIB患者98例,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参照组(n=49)、研究组(n=49)。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ockall危险积分导向下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含量、治疗依从评分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为4.08%,低于参照组的18.37%,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88%,高于参照组的69.39%(均P<0.05);与参照组比较,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血红蛋白含量、治疗依从评分较高,血尿素氮含量较低(均P<0.05)。结论Rockall危险积分导向下的分级护理应用于ANVUGIB患者,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增强治疗依从,提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Rockall危险性积分 分级护理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再出血发生率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在此次研究当中,本文首先说明了当今我国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实际发展现状,并且与此同时充分总结了当今我国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此次研究当中主要从地形地貌以及地址灾害的两个方面充分说明了当今地质环境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害危害相信苹果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所总结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策略,从而有效确保当今我国水利工程能够得以良好运行。

  • 标签: 水工环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工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胃底大小与术后胃瘫的关系,以及胃瘫高危患者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胃癌根治术2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T测量胃底胃容积比值(FV/TV), ROC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性能,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胃瘫的预测因素。将样本量增加到304例患者,其FV/TV >19.4%,分析这些患者的不同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方式。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预防胃瘫的保护因素。结果胃瘫组患者的FV/TV高于非胃瘫组[(25.7%±7.4%)比(17.8%±9.4%),t=-3.783,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TV与胃瘫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858,P<0.05)。ROC曲线分析选取截断值19.4%,预测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53.7%。304例FV/TV >19.4%的患者中胃瘫的发生率为9.2%。残胃<1/3和术后早期胃肠减压患者的胃瘫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FV/TV能有效预测术后胃瘫的风险;小残留胃和术后早期胃肠减压是预防高危患者胃瘫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胃肿瘤 胃排空 胃切除术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压力感知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SLE患者健康危险压力感知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安徽省4所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的310例SLE患者为建模对象,根据患者压力感知评分分为有健康危险压力组(n=132)和无健康危险压力组(n=178),将两组的一般资料、狼疮疾病活动度、一般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心理弹性、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进行比较,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采用Hosmer-Lemeshow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检验模型的拟合度和预测效果,并纳入206例患者进行模型验证。结果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疾病活动度、心理弹性、焦虑、支付类型、家庭月收入是SLE患者压力感知的影响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显示χ2=6.123,P=0.63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3,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60,预测临界值为0.497,敏感度为0.795,特异度为0.865。结论该研究基于SLE疾病活动指数、心理弹性、焦虑、支付类型、家庭月收入5项SLE患者压力感知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可为临床评估SLE患者健康危险压力感知提供借鉴。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压力感知 健康危险性 风险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暴力危险评估是指通过审阅案件材料、病历资料、临床访谈、鉴定检查及收集其他必要信息,对精神障碍者发生暴力危险的可能进行评估的过程。目前我国尚缺乏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障碍者危险评估的规范化操作指南。因此,本研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结合行业经验和我国实际司法环境,形成针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障碍者强制医疗暴力危险评估的专家共识,以期为这类案件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实践提供参考及帮助。

  • 标签: 精神障碍 危险性评估 强制医疗 暴力犯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Blatchford入院危险积分(BRS)的分级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并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在上述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同时开展基于BRS危险分级护理干预。评估干预前后心理应激状态以及实验室指标、BRS评分变化,统计患者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RS评分<6分者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6分者明显减少,且研究组<6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血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BRS危险评分体系对急性UGH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并针对其危险分级针对采取分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降低患者再出血风险,对控制病情进展、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常规护理 Blatchford评分 危险性分级护理 再出血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危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与传统会诊模式下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12月采用传统会诊模式诊疗的30例患者纳入传统会诊组;将2019年1月至12月采用MDT模式诊疗的26例患者纳入MDT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输血量、住院病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MDT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传统会诊组明显缩短(d:1.62±1.30比2.20±0.93,3.50±1.63比4.70±2.17,10.04±2.82比13.27±2.86,均P<0.05),医疗费用、再出血率和输血量均明显低于传统会诊组〔医疗费用(万元):6.40±3.07比8.56±4.07,再出血率:15.38%比43.33%,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入量(U):5.54±3.20比7.71±3.83,血浆输入量(mL):330.77±258.87比458.33±322.73,冷沉淀输入量(U):4.52±4.15比6.67±4.85,血小板输入量(U):0.40±0.19比0.77±0.60,均P<0.05〕。MDT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会诊组(88.5%比80.0%,P<0.05)。两组外科手术率和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会诊模式相比,MDT可明显缩短危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降低医疗费用和再出血风险,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但两种模式在外科手术率和住院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 多学科协作模式 传统会诊模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全球战争冲突中,脑创伤的发生率高达25%,其中绝大部分是由爆炸冲击波引起。冲击脑创伤与闭合脑创伤、穿透脑创伤的部分临床症状相似,但其具有的特征如早期脑水肿、脑血管痉挛以及弥漫轴突损伤,却与其他脑损伤明显不同。因此,笔者就冲击波的产生、冲击波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冲击波导致脑组织、细胞的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爆炸冲击波 脑损伤 神经病理 机制
  • 简介:摘要爆炸伤是爆炸产生的高速碎片、原发冲击波等直接作用于机体造成的损伤,多见于战争、高压锅炉、液化气罐或化学物品贮罐爆炸等,具有突发性、成批、伤情复杂、多变性等特点。胸部是爆炸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之一,肺是爆炸伤作用的重要靶器官,表现外轻内重、程度重、较隐匿、伤情发展迅速。本文综述肺爆炸伤的损伤机制、流行病学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重点阐述肺爆炸伤院内早期救治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州)两社区不同年龄老年男性的性需求及HIV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2018年6—12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在黔东南州选取有工作基础,且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关系较好的两个社区,对到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或就诊的5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两社区各200名。HIV快速检测初筛阳性者进行确证实验(W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近1次与配偶/固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400名老年男性中,50~64岁者占52.2%(209名),≥65岁者占47.8%(191名),HIV感染率为1.0%(4/400)。两年龄组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仅为25.8%(54/199)和26.2%(50/191)。50~64岁者中,68.0%(142名)自我感觉性欲正常,73.6%(153名)自报性行为时每次都能阴茎勃起或基本勃起,52.9%(110名)多数时候射精有力。与≥65岁者相比,50~64岁者过去6个月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89.5%,179/200)、最近1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93.8%,168/179)、发生过临时性行为(不包括商业伴)的比例(11.0%,23/209),以及商业性行为的比例(3.8%,8/209)均更高。年龄为50~64岁(OR=2.70,95%CI:1.22~5.95)、平均月收入≤1 000元(OR=2.79,95%CI:1.25~6.21)、没有使用过助剂(OR=3.78,95%CI:1.65~8.67)是最近1次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该少数民族地区老年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与≥65岁组比,50~64岁组性行为更活跃,性需求更高。50~64岁组、经济水平较低和性能力良好者更容易发生HIV危险行为。

  • 标签: HIV 老年男性 危险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恶性血管迷走晕厥(VVS)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并诊断VVS的368例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在晕厥过程中是否发生3 s以上窦性停搏分为恶性VVS组与非恶性VVS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人口学特征。以病例信息完整的恶性VVS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1∶4比例匹配同期非恶性VVS组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检查指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或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VVS的危险因素。结果符合标准的恶性VVS患儿11例,非恶性VVS患儿342例。病例组11例,对照组44例,11例病例组中10例心脏停搏发生在直立倾斜试验倾斜过程的第35(28,35)分钟,窦性停搏时长(9±5)s;1例晕厥发生在患儿排队等待采血过程中,窦性停搏时长为3.4 s。恶性VVS组年龄小于非恶性VV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0)比 12(10,14)岁,P<0.05]。病例组患儿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24 h连续5 min节段平均心动周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7±9)比(340±8)g/L,(124±9)比(113±28)ms,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HC是VVS患儿发生窦性停搏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95%CI 1.02~1.26,P=0.024)。结论恶性VVS患儿发病年龄偏小,临床表现无特殊,MCHC是恶性VVS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晕厥,血管迷走神经性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爆炸事故受伤人员调查,了解受伤人员佩戴护耳器(防噪耳塞)对听觉器官和听力损失的影响,为爆震听力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8月采用回顾方法以某钢铁厂1990~2016年发生的23起爆炸事故39名爆震听力损失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受伤就诊时、伤后3~6个月为调查取证时间,按照是否佩戴护耳器分为防护组和无防护组,对其就诊时听觉系统症状及伤后3~6月听觉系统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防护组比较,无防护组就诊时处于休克(昏迷)患者更多见(34.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无防护组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后患者听觉系统及其他症状康复情况显示,防护组听力减退、耳鸣、耳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全部消失,无防护组症状虽有好转但多持续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颅脑损伤等康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耳廓损伤未愈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防护组比较,无防护组外耳道损伤有69.57%(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音气导听阈检查显示,防护组听力得到良好恢复,而无防护组发生不可逆听力损伤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耳器在爆炸事故中对劳动者的听觉器官特别是外耳道和鼓膜有明显保护作用,是预防和减轻爆炸事故导致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及爆震听力损失的有效保护措施。

  • 标签: 爆炸事故 职业性噪声 护耳器 听觉系统 爆震性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及摘除结直肠息肉的患者780例,其中男492例(63.1%)、女288例(36.9%),年龄9~93(56.86±12.65)岁。根据息肉的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腺瘤组540例和非腺瘤组2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腹部临床表现)、内镜特征以及病理表现(结直肠息肉的数目、大小、位置、息肉蒂情况、分叶情况及息肉上皮内瘤变情况),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腺瘤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便血和腹痛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腺瘤组中存在息肉直径≥1 cm、息肉数目≥3枚、息肉带蒂、息肉分叶、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上皮癌变等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比值比(OR)=1.772, 95%置信区间(CI)=1.333~2.770, P<0.05]、便血(OR=1.290, 95% CI 1.015~1.637, P<0.05)、腹痛(OR=1.732, 95% CI 1.207~2.483, P<0.05)、息肉数目≥3枚(OR=0.390, 95% CI 0.202~0.753, P<0.05)、息肉直径≥1cm(OR=0.604, 95 CI 0.383~0.952, P<0.05)、息肉有蒂(带蒂和亚蒂)(OR=2.779, 95% CI 1.511~5.112, P<0.05)和息肉存在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OR=0.599, 95% CI 0.373~0.960, P<0.05)是结直肠腺瘤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腺瘤息肉易发生上皮内瘤变及癌变,高龄(≥70岁)、便血、腹痛,结直肠息肉数目≥3枚、直径≥1cm以及息肉有蒂的患者患结直肠腺瘤可能较大。

  • 标签: 腺瘤性息肉 肠息肉 内镜检查术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住院的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需要制定完整的资料登记表,在患者入院后2 h以内进行首次压力损伤危险评估以评估其皮肤情况。对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压疮危险评估表(Braden评分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情况进行测定与评估。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压力损伤的相关。结果10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压力损伤,院内获得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为(5.00%);其中男性患者3例(60.00%),女性患者2例(40.00%);年龄范围38~89岁;其中有1例(20.00%)患者为1期压力损伤,3例(60.00%)患者中为2期压力损伤,1例(20.00%)患者为不可分期损伤;不同年龄、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KFS量表评分的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情况比较(χ2=7.916、34.657、5.432、18.034、38.922,均P<0.05);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34、5.432、7.916、38.922、34.657,均P<0.05);将压力损伤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作为自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均是癌症晚期出现压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FS评分、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与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均是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肿瘤 晚期 营养水平 白蛋白 血红蛋白 卡氏功能状态评分 危险因素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瓦斯爆炸对真实巷道环境下大鼠急性冲击肺损伤和呼吸功能指标时相变化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4月,用大型煤矿瓦斯爆炸试验巷道和爆炸测试系统模拟真实瓦斯爆炸巷道环境,固定笼具,设置爆炸参数。将72只SPF级SD大鼠按体重以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近距离组(160 m)和远距离组(240 m),各组内又分别设有创组(24 h组和48 h组,8只/组,6组共48只)和无创组(8只/组,3组共2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在麻醉状态下置于不同距离点笼具内,将大鼠按照能使肺部受力的姿势摆放,实施瓦斯爆炸试验。无创组大鼠于爆炸后2、24、48、72和168 h用肺功能仪监测其呼吸功能指标的变化,7 d后麻醉处死;有创组大鼠分别于24、48和168 h后麻醉处死。对大鼠进行大体观察,肺组织湿/干重比值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瓦斯爆炸2 h后近距离和远距离组大鼠呼吸频率(f)、每分钟通气量(MV)、最大吸气流速(PIF)、最大呼气流速(PEF)和潮气量达到50%时呼气流速(EF50)降低,呼吸间歇(PAU)、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和放松时间(Tr)增加(P<0.05);48 h后远距离组大鼠潮气量(TV)、气道缩窄指数(Penh)、PAU、PI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2 h后远距离组大鼠MV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168 h后近距离和远距离组大鼠Penh、PAU、Ti明显降低(P<0.05)。不同距离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距离组大鼠肺组织大体及HE染色观察均显示,瓦斯爆炸引起肺水肿,肺毛细血管明显充血,大量炎细胞、红细胞浸润。结论真实巷道环境下瓦斯爆炸能够导致大鼠呼吸功能时相改变以及肺组织损伤,瓦斯爆炸致大鼠急性冲击肺损伤模型初步建立成功,为进一步探索急性冲击肺损伤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 标签: 大鼠 瓦斯爆炸 急性肺损伤 呼吸功能 真实巷道环境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攀升,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死亡原因。COPD的危险因素众多,本文就COPD已知的危险因素及其他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总结,为COPD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危险因素 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