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模式对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进行种植治疗的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按照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SS)评分为(66.62±5.44)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68.68±3.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指数分别为(0.91±0.10)分、(0.98±0.12)分及(2.43±0.12)mm,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有助于促进患者症状的康复。

  • 标签: 自我护理模式 慢性牙周炎 种植治疗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自我效能可以影响青少年慢性病患者应对疾病和管理的信心,进而对其疾病管理及健康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介绍青少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概念,并对青少年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研制、适用范围及信效度等内容进行综述,为临床评估青少年慢性病患者治疗期间自我效能水平和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慢性病 青少年 自我效能 评估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非同期对照的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该院收治脑肿瘤手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0年6~12月收治的脑肿瘤手术患者52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自我效能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及应对方式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面对评分更高,屈服、回避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肿瘤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值得应用。

  • 标签: 自我效能干预 脑肿瘤 围手术期 自我管理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效能感、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呼吸科于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水平、肺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运动耐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减弱,且减弱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促进肺部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阻肺 适应性领导理论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该院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的患者170例,根据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85例。常规组患者行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行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以自我护理模式的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面对、回避及屈服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自我效能感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我护理模式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与共情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的106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共情能力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结果106名临床护士的医学叙事能力总分(149.38±21.03)分,共情量表总分(108.89±16.32)分,GSES得分(24.31±5.17)分。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与共情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7、0.569,P均<0.001),共情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518,P<0.001)。结论临床护士的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呈正相关,提示应该加强对临床护士的培训及管理,促进其各项能力水平的提高。

  • 标签: 护士 医学叙事能力 共情能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关性分析
  • 作者: 张雅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九江332000
  • 简介: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以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0年至2022年接诊的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干预3周后,根据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患者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MCMQ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回避、放弃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CSE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乙肝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促进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慢性乙型肝炎;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中群组化产前保健护理对孕妇母婴结局、自我效能、母乳喂养及分娩恐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13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68例。常规组孕妇开展常规孕前保健干预,研究组孕妇实施集中群组化产前保健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分娩恐惧及孕妇分娩后自我效能,同时比较两组孕妇产褥期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孕妇分娩后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孕妇纯母乳喂养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孕妇分泌恐惧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开展集中群组化产前保健服务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孕妇及新生儿结局,同时有助于改善孕妇分娩后自我效能并降低孕妇分娩恐惧感,值得推广。

  • 标签: 集中群组化产前保健 孕妇 分娩结局 新生儿结局 自我效能 母乳喂养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不良心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量化评估策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术后康复情况、不良心理、自我效能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皮下积液情况、上肢水肿情况、(DASH)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内向刺激评分、外向刺激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评估策略干预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减缓其不良心理情绪,提升其自我效能

  • 标签: 量化评估策略 乳腺癌 术后康复效果 不良心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抽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抽签方式分组进行研究,抽取单号及双号的患者分别列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激励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日常自理能力量表(ADL)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ADL及QOL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提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激励护理用于术后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使其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 标签: 激励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康复护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自我效能的变化趋势。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山东省招募404名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采用个体干预(微信及随访问卷中推送干预图片和视频)与社区干预(朋友圈转发、微信群分享讨论HIV检测相关信息),测量其HIV检测自我效能水平,并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分析HIV检测自我效能的长期发展趋势,并分析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结果404名MSM年龄为(28.25±8.95)岁,最大58岁,最小18岁;基线和4次随访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得分M(Q1,Q3)分别为18.00(17.00,21.00)、19.00(18.00,22.00)、19.00(18.00,22.00)、19.00(18.00,22.00)、19.00(18.00,22.00)。自由估计的两分类LCG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SM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发展趋势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干预反应组”[255名(63.1%)]和“干预无反应组”[149名(36.9%)],“干预反应组”的MSM人群HIV检测自我效能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先上升后下降;而“干预无反应组”水平较低且较为稳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学生MSM人群为参照组,商业或服务业、无业或失业的MSM的OR值分别为0.261(95%CI:0.108~0.633)和0.186(95%CI:0.057~0.610)。结论MSM人群在干预条件下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变化趋势存在群体异质性,职业可能是影响因素。

  • 标签: 男男性行为 自我效能 发展趋势 潜类别增长模型 干预研究
  • 作者: 朱珊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探究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的作用价值,主要从焦虑抑郁情况以及自我效能等方面展开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开始后,将于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接收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平均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其提供常规干预服务以及医护一体化护理服务,并将之分别称之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成效。结果:在干预后,从焦虑抑郁评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等方面展开比较,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表现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疗干预措施外,辅助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措施不但能够促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的舒缓,缓解不良情绪带给其的困扰,另外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肾病综合征;负性情绪;自我效能
  • 作者: 吴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后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疗效分析。方法:2021年5月—2022年5月,将我院收治的8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将其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参考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并在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自我效能两个方面进行两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在对比的过程中,研究组的自我效能明显优于参考组,SAS、SDS的评价显著低于参考组,此差异存在一定统计价值(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于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自我效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效果明显,更有利于稳定患者病情,加强医护合作,值得全院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肾病综合征;焦虑抑郁;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动机性访谈对门诊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选取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门诊行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化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化疗期间基于积极心理学实施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不良情绪、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动机性访谈可减轻门诊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化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治疗。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动机性访谈 门诊化疗 自我感受负担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决策树模型评估超声造影对不典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回报难以鉴别不典型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540例,最终纳入超声造影检查患者95例,其中经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病64例,子宫肌瘤31例。分别统计子宫腺肌病组和子宫肌瘤组定性分析以及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分析数据,包括造影剂进入病灶的时相差异性,即造影剂开始进入病灶时间与最终造影剂全部填充病灶的时间差值。首先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纳入决策树模型指标,分别建立基于定性分析指标、基于定性与TIC分析决策树模型,进一步评估两者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定性分析指标中病灶起始增强模式、增强强度、病灶内造影剂分布、造影后病灶边界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IC分析指标中造影剂进入时间(AT)、造影剂达峰时间(TTP)、ΔAT、ΔTTP的绝对值(|ΔAT|、|ΔTTP| )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灶时相差异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后纳入模型,最终得到基于定性分析决策树模型准确率和误判率分别为87.40%、(17.90±3.90)%,基于定性与TIC分析决策树模型准确率和误判率分别为90.50%、(21.10±4.20)%;根据两种模型绘制ROC曲线,得到基于定性分析模型与基于定性与TIC分析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931。结论根据超声造影图像分析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于鉴别诊断不典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有较高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时间-强度曲线
  • 作者: 陈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214000
  • 简介:目的:分析自我效能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乳喂养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自我效能理论指导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且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乳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提升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建议临床应用。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乳喂养;应用效果
  • 作者: 陈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214000
  • 简介:目的:分析自我效能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乳喂养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自我效能理论指导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且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乳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提升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建议临床应用。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乳喂养;应用效果
  • 作者: 赵珍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高淳 211300
  • 简介: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效能、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1.1-2023.1区间范围内我科室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划分为(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n=25),(个性化护理干预)研究组(n=25)。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血糖情况、自我管理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可见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能够极大提升使患者自我效能,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消除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5例(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颅内动脉瘤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颅内动脉瘤患者SAS(31.06±4.68)分、SDS(28.57±3.74)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44.25±6.95)分、(40.16±4.32)分(t值依次为10.880、15.043,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颅内动脉瘤患者技能(65.78±7.43)分、内心活动(63.15±5.32)分以及自我效能总评分(128.93±12.75)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46.27±4.84)分、(50.16±4.51)分、(96.43±9.35)分(t值依次为15.154、13.813、14.359,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颅内动脉瘤患者躯体功能(81.26±8.45)分、心理功能(79.15±8.32)分、物质功能(82.87±9.11)分、社会功能(78.22±7.21)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65.42±6.79)分、(63.37±6.75)分、(63.21±5.92)分、(61.46±6.38)分(t值依次为10.837、10.923、12.080、12.911,均P<0.05)。观察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91%(6/55)明显低于对照组25.45%(14/55) (χ2=3.911,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升患者术后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PTB-T2DM)患者提供基于MDT模式的认知干预延续护理,探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山东省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90例PTB-T2DM患者,按照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则运用基于MDT模式的认知干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知信行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KAB评价简化量表、自护能力评价量表(ESC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量表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KAB评价简表知识、态度、行为3个分量表的评分、ESCA量表4维度评分与总分、GSES量表得分、治疗总有效率、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PTB-T2DM患者采取MDT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进行认知干预能取得较好效果,提升患者的知信行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认知干预 延续护理 肺结核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