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男护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20年9—10月深圳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33名男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从自我评价、信息收集、目标选择、规划制订以及问题解决等维度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对待护理专业的态度、学历、报考护理专业的原因、家庭月收入、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毕业时长、最长工作时长、工作状态、工作转换次数、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已婚是影响男护士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t值为-1.989~12.523,F值为7.476~325.316,P<0.05或0.01)。结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男护士的职业选择、发展和规划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医疗单位应针对步入临床的男性新护士制定合理培养方式或相关培训,提高男护士对职业的认同,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 标签: 护士,男 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男护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20年9—10月深圳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33名男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从自我评价、信息收集、目标选择、规划制订以及问题解决等维度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对待护理专业的态度、学历、报考护理专业的原因、家庭月收入、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毕业时长、最长工作时长、工作状态、工作转换次数、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已婚是影响男护士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t值为-1.989~12.523,F值为7.476~325.316,P<0.05或0.01)。结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男护士的职业选择、发展和规划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医疗单位应针对步入临床的男性新护士制定合理培养方式或相关培训,提高男护士对职业的认同,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 标签: 护士,男 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专业典范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2月选取辽宁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14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护生专业典范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共发放14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4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问卷总分为(60.82±10.86)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为(138.85±22.53)分,专业典范量表总分为(76.56±12.3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期间是否获得过奖学金、就业意向是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t=2.540,F=8.129;P<0.05)。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专业典范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护生职业认同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值为0.446~0.623,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业意向、制定规划及专业典范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职业认同46.7%的变异。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高。高校和实习医院可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护生制定职业规划,通过提高临床老师的专业典范作用来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

  • 标签: 学生,护理 本科 实习生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专业典范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是其在护理工作中对自己应对能力的信心,对护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测量工具、前因后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出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的概念、常用测量量表,影响因素以及作用并对当前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展望,以期为护士更好应对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护士 职业应对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职业自我效能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北京市某3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实习的549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问卷、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49份,回收有效问卷537份。结果537名实习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得分为(3.54±0.72)分,处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学历、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7名实习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得分为(3.21±0.24)分。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与职业自我效能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增强其职业自我效能,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 标签: 学生,护理 职业认同 职业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与积极心理资本现状,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5—6月选取南京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1~4年级本科护生25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自我效能量表及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发放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38份。238名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总分(90.88±12.15)分,总得分率为67.32%;积极心理资本总分(125.24±17.71)分,条目均分(4.82±0.68)分。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与积极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571,P<0.01)。积极心理资本、最初选择护理专业的意向、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是护理本科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解释了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总变异的40.1%。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关注本科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通过开发护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培养专业兴趣、注重职业规划相关课程设计,以提高其职业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学生,护理 本科生 职业自我效能 积极心理资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现状与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儿科病房从事护理工作的36名护理人员,探究其基础资料、自我效能感现状与职业获益感现状,并对自我效能感现状与职业获益感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儿科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总评分为(27.78±4.83)分,且低、中、高水平人数分别为3名、21名及12名,分别占总数的8.33%、58.33%及33.33%,其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23.22±3.72)分,其中以良好护患关系维度均分最高,为(3.91±0.95)分,但与其他维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儿科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与各维度职业获益感及总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307,0.570,P<0.05)。结论该院儿科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现状及职业获益感均处于较高水平,且两者呈正相关,因此,应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促进其职业获益感的提高,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 标签: 儿科护理人员 自我效能感 职业获益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不确定压力对护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法,2020年4月10 —17日,选取浙江省4所高校1 526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生一般情况问卷、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PSQNS)及不确定压力问卷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 526份,回收有效问卷1 474份,有效回收率为96.6%。结果1 474名本科护生PSQNS总分为(91.10±14.11)分,条目均分为(3.37±0.52)分,得分率为67.48%,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喜爱程度、不确定压力、在校学业成绩、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及家庭经济状况是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33.4%的变异。结论本科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有待提升;护理教育者可以通过降低护生的不确定压力,提高其职业自我效能

  • 标签: 学生,护理 教育,医学,本科 职业自我效能 不确定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便利选取33所普通高校185名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自我效能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和大学生生涯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得分为(92.78 ± 13.2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护理工作成就感、主动性人格及获得建议支持的程度为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0.2%。结论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及医院等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高质量的临床轮转基地,鼓励研究生积极探索职业发展途径,并提供充分的建议支持,以提高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自我效能

  • 标签: 护理,研究生 专业学位 职业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便利选取33所普通高校185名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自我效能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和大学生生涯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得分为(92.78 ± 13.2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护理工作成就感、主动性人格及获得建议支持的程度为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0.2%。结论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及医院等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高质量的临床轮转基地,鼓励研究生积极探索职业发展途径,并提供充分的建议支持,以提高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自我效能

  • 标签: 护理,研究生 专业学位 职业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松训练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症状、睡眠质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泰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联合自我效能干预。调查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疲乏症状、睡眠质量及自我效能感改善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放松训练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疲乏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放松训练联合自我效能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疲乏症状,还可提高睡眠质量,提升自我效能感。

  • 标签: 放松训练 自我效能干预 肺癌化疗 疲乏症状 睡眠质量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识共享行为及一般自我效能与口腔专科医院护士职业认同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3月对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6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知识共享行为评分、一般自我效能评分及职业认同感评分,对其进行相关性检测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护士职业认同感、知识共享行为、一般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5.61±0.55)分、(2.58±0.76)分及(2.67±0.45)分,其各维度知识共享行为及其总分、一般自我效能与其职业认同感均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294~0.655(P<0.05),同时,以护士职业认同感评分为因变量,其个维度知识共享行为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为自变量,进入回归返程模型的变量为:组织交流、书面贡献、社团实践及一般自我效能,其能够解释职业认同感的54.4%。结论知识共享行为及一般自我效能评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口腔专科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且护理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调查护士知识共享行为及一般自我效能评分,了解其不足之处,并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使其改善,以提高口腔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为提高其护理质量做好相应准备。

  • 标签: 知识共享行为 一般自我效能 口腔专科医院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自我效能的心理教育对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9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5例,将2019年1~3月收治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7~9月收治的2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基于自我效能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以及负性情绪。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的心理教育,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并缓解其负性情绪,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教育 自我效能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自我效能在个体行为的变化中起着核心作用,能够影响心力衰竭的自我管理和预后,本文就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现况、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的干预和促进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心力衰竭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后乳房肿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妊娠34周的孕妇126例,随机分为指导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门诊常规给予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指导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由产科护士进行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妊娠34周、37周及产后1 w评估母乳喂养知晓情况,妊娠34周、37周,产后1 w、1个月及3个月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评价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产后3 d比较乳房肿胀率,产后1 w、1个月及3个月比较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健康宣教后母乳喂养知晓得分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37周及产后1 w指导组母乳喂养知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宣教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技能维度得分与内心维度得分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37周、产后1 w、1个月及3个月指导组技能维度得分与内心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指导组乳房肿胀率(34.9%)明显低于对照组(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产后时间延长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组产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宣教明显提高了孕产妇母乳喂养知晓率及自我效能水平,同时降低了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延缓了纯母乳喂养下降程度。

  • 标签: 自我效能 健康宣教 孕产妇 母乳喂养 乳房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模式对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进行种植治疗的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按照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SS)评分为(66.62±5.44)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68.68±3.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指数分别为(0.91±0.10)分、(0.98±0.12)分及(2.43±0.12)mm,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有助于促进患者症状的康复。

  • 标签: 自我护理模式 慢性牙周炎 种植治疗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阐述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的概念,介绍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的测量工具,分析护生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的现状及进展,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综述 学生,护理 跨文化护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KTH整合式护理对不孕症患者周期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确诊为不孕症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KTH整合式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2个月,观察患者周期自我管理、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周期自我管理包括依从性、按时检查、坚持运动、合理饮食、按医嘱用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89.24±9.32)分比(76.59±14.9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00%比83.00%,P<0.05)。结论采用KTH整合式护理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干预,可加强周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孕症 KTH整合式护理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M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自我效能干预。随访24 w,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随访38例。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肌无力生存质量(MGQOL-15)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有助于提高MG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自我效能 自我护理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银屑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对自我管理效能认识的加深,国内外关于银屑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银屑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相关概念、内容、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银屑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银屑病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