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中计算机视觉工具箱(ComputerVisionSystemtoolbox),对织物图像进行颜色空间转换、阈值分割、二值化、腐蚀、膨胀、滤波等仿真处理,使织物图像的纹理、疵点结构更加突出,进一步通过label仿真疵点织物图像中疵点个数。通过实验仿真实现了对织物图像的疵点检测,并记录出疵点数量。实验结果表明,simulink仿真对织物图像进行在线检测,以及评估织物的质量好坏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Simulink仿真 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 疵点检测 可视化 模块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流动力学、液体平衡相关参数建立脱机失败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脱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入住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24 h并进行脱机试验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的基线资料、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的血流动力学参数、B型利钠肽(BNP)、尿量、液体平衡量以及脱机前24 h内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BNP、尿量、液体平衡量、利尿剂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机械通气期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情况。根据是否脱机成功将纳入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比较两组间各变量的差异,将脱机前24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建立脱机失败预测模型,并找出造成脱机失败的可能因素。结果共有15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脱机成功138例,脱机失败21例。两组入ICU 24 h内PiCCO监测参数、BNP、尿量、液体平衡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脱机前24 h内BNP(χ2=9.262、P=0.026)、中心静脉压(CVP;χ2=7.948、P=0.047)、左室收缩力指数(dPmx;χ2=10.486、P=0.015)、尿量(χ2=8.921、P=0.030)、液体平衡量(χ2=9.172、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为完善模型和提高预测准确率,将脱机前心排血指数(CI;χ2=7.789、P=0.051)也纳入预测模型。最终将脱机前24 h内BNP、CVP、CI、dPmx、尿量、液体平衡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预测脱机失败的准确率为92.9%,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6.8%;用年龄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进行校正后,其准确率为94.2%,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1.2%。结论以PiCCO监测指标联合液体平衡指标建立脱机失败预测模型预测脱机的准确率高,能指导临床脱机。

  • 标签: 脱机失败预测模型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液体平衡 B型利钠肽
  • 简介:摘要在不同年、月的职业需求数据和不同的教育水平的中国学生通过相关系数判断预测精度,经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求解职业需求与教育背景的线性部分,再由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部分实现阴影匹配。其次,在职业需求数量序列标准化后,通过马氏链对相关系数权重进行排序,权衡职业需求程度。最后,利用基于ARIMA对非线性部分在当前情形下未来三年的就业需求进行预测。

  • 标签: BP 神经网络 马尔可夫链 系统聚类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 数据整理
  • 简介:摘要梗阻性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病因主要是输尿管梗阻,肾脏终末期病理主要表现为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病变,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reversible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RUUO)模型是研究梗阻性肾病致纤维化的常用模型,制作RUUO模型的方式各异,尚无统一标准模式。本文将对当今常用的RUUO模型造模方法和其优缺点进行综合阐述,从而能更深入地了解梗阻性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为梗阻性肾病动物模型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参考。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采用多水囊叠加加压法制备腹腔高压的"定容"动物模型与气体灌注法制备的"定压"动物模型,筛选更符合临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病变规律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选择10只健康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水囊叠加加压法制备腹腔高压"定容模型"(定容模型组)和采用人工气腹法制备腹腔高压"定压模型"(定压模型组),两组腹腔压力均为25 mmHg(1 mmHg=0.133 kPa),制模后观察4 h,每小时测压1次,测压结果取均值,绘制腹腔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制模后4 h处死动物取心脏和肺脏,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实验猪均成功制模。定容模型组术后0、1、2、3、4 h腹腔压力值逐渐升高(mmHg:分别为25.0±0、27.1±0.2、29.4±0.1、30.9±0.2、33.1±0.1),腹腔压力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函数方程:Y1=25.102 0+1.996 0X1,R2=0.996 2,P=0.000 1)。定压模型组术后所有时间点腹腔压力值均维持在25 mmHg,腹腔压力与时间无线性相关关系(函数方程:Y2=25)。HE染色显示,定容模型组心肌纤维伴玻璃样变性,横纹明显减少,部分心肌纤维萎缩,可见细胞核聚集;肺组织可见出血,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炎性渗出。定压模型组心肌纤维部分萎缩,部分肥大,局灶可见玻璃样变性,局灶横纹消失,心肌间动脉扩张充血;肺泡上皮部分区域轻度增生,可见心衰细胞,支气管动脉可见扩张充血,管腔内见大量红细胞及均匀一致的淡染物质。结论多水囊叠加加压法制备腹腔高压"定容"动物模型,在制模后腹腔压力随疾病的发展持续动态升高,符合临床ACS病变规律,比"定压"动物模型更适合科研时制备腹腔高压动物模型

  • 标签: 腹腔高压 动物模型 水囊叠加加压法定容模型 人工气腹法定压模型 容积 压力-时间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logistic回归与χ2自动交互检测法(CHAID)决策树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07-2013年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89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周及分娩方式等基线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通过构建CHAID决策树模型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689例新生儿中,HBV宫内传播率为11.47%(79/689)。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logistic多因素模型1与多因素模型2分析结果均显示,剖宫产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OR=0.25,95%CI:0.14~0.43;OR=0.27,95%CI:0.15~0.46);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以及HBV DNA水平≥2×105 IU/ml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OR=3.89,95%CI:2.32~6.51;OR=3.48,95%CI:2.12~5.71)。CHAID决策树模型共筛选出3个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其中,母亲分娩前HBeAg状态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分娩方式和母亲HBV DNA水平;母亲分娩前HBeAg与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与母亲分娩前HBV DNA水平间存在交互作用,HBeAg阳性且行阴道分娩的母亲所生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由19.08%增至29.37%,行阴道分娩和HBV DNA水平≥2×105 IU/ml的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升至33.33%。结论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HBV DNA水平≥2×105 IU/ml和阴道分娩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与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与母亲HBV DNA高载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logistic回归与CHAID决策树模型可互为补充,能更好地识别HBV高危人群,有利于准确地制定预防策略。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传播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大鼠子宫移植模型和建立方法,为子宫移植研究的模型选择和构建提供参考。

  • 标签: 器官移植 子宫 动物模型 妊娠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实验研究是当下热门的医学课题。如何制备与选择合理的实验动物模型至关重要。啮齿类动物大鼠具有易于获得、环境适应性强、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易于护理等优点为制备脊髓损伤模型的首选。常见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有脊髓挫裂伤、脊髓压迫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横断伤、脊髓组织缺损等。本综述针对上述的几种造模方式进行总结,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与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损伤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静脉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选用实验用白猪12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采用左髂静脉血管外贴附包绕石英管,在左髂静脉于下腔静脉汇入点下方1~2 cm及3~5 cm处结扎髂静脉,然后抽离石英管的方法,建立左髂静脉狭窄动物模型;对照组不行手术。实验组白猪在手术前及术后第30天行血管腔内超声(IVUS)检测左髂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左髂静脉内径,在术后第30天行髂静脉造影检查观察髂静脉通畅情况。在完成检查后处死两组实验动物,取出右髂静脉近心端2.0 cm、左髂静脉起始端至下腔静脉下段"人"字型血管,观察静脉壁病理组织学改变;应用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实验组左髂静脉缩窄处、对照组相应处血管内膜厚度。实验组以左髂静脉直径狭窄率>30%作为模型制备成功的标准。观察并比较实验组手术前后左髂静脉内径的差异,以及两组动物左髂静脉内膜厚度的差异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实验组动物手术前左髂静脉直径为7.28~8.04(7.53±0.28)mm,术后第30天为3.72~5.02(4.39±0.48)mm,手术前后左髂静脉直径差值为2.32~3.88(3.14±0.57)mm,左髂静脉狭窄率为31.6%~51.1%(41.57%±6.85%),均成功建立了髂静脉狭窄模型;手术前后左髂静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75,P<0.05)。术后第30天,实验组动物髂静脉造影显示右髂静脉均通畅,左髂静脉可见明显狭窄;静脉壁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未见异常,实验组血管内膜增生狭窄;实验组左髂静脉内膜厚度为(209.82±26.26)μm,大于对照组的(37.67±6.8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9,P<0.05)。结论在实验白猪体内,采用左髂静脉血管外贴附包绕石英管、在左髂静脉于下腔静脉汇入点下方1~2 cm及3~5 cm处结扎髂静脉后抽离石英管的方法,可成功建立髂静脉狭窄动物模型。该方法具有简便、建模效果稳定的优点。

  • 标签: 髂静脉 左髂静脉狭窄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在多种癌症治疗取得突破的今天,胰腺癌治疗药物的研发仍举步维艰,缺少能反映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和模拟其复杂微环境的模型是导致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研发失败的重要原因。随着类器官、人源肿瘤异种移植和人源化小鼠等技术的出现,使个体化精准研究肿瘤异质性、高度模拟包含间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肿瘤微环境成为可能。利用这些新技术开展胰腺癌的基础和转化研究可以弥补既往研究手段的不足,有可能建立适用于胰腺癌研究的精准模型,推动胰腺癌治疗药物的研发,改善胰腺癌的疗效。

  • 标签: 胰腺癌 类器官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 人源化 模型
  • 简介:摘要状态检修是目前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能够在设备还未出现故障之前对运行状态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设备的检修维护做出合理的计划安排。将会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提高有很大的知道意义。本文将对状态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镜像模型和分割模型在髌骨骨折术前规划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2种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规划的46例髌骨骨折资料。男26例,女20例;年龄19~79岁,平均51.5岁。骨折均为AO分型C型。根据实体模型设计要求,将具备双侧下肢DICOM数据的患者归为镜像模型组(24例),仅有单侧下肢CT扫描DICOM数据的患者归为分割模型组(22例)。镜像模型组患者需行双侧膝关节及超过15 cm的胫骨近端CT扫描,分割模型组仅需要患侧膝关节CT扫描,分别提取原始DICOM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镜像模型组患者采用"三层面长短轴对照"方法进行对称性判断后,形成骨折原始模型和镜像模型并分别打印,术中参考镜像模型绘制的骨折线寻找形态一致骨折块,予以拼合与固定。分割模型组骨折块分割成独立实体,转化为STL文件后,分别打印,并将骨块按顺序拼合与固定。术后均摄X线片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模拟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1、6个月Böstman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对于呈粉碎性、存在压缩和嵌插的骨折患者,仅适宜采用镜像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对于无嵌插、无压缩、无粉碎性的骨折,两种模型都适宜;而存在双侧同部位骨折、小儿麻痹症、一侧肢体缺如的、曾有过陈旧性骨折的患者,适宜采用分割模型进行术前规划。镜像模型组患者采用"三层面长短轴对照"进行双侧对照,两侧的3个层面共6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割模型组和镜像模型组患者术前模拟手术时间分别平均为11.2、9.2 min,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3分;术后1、6个月Böstman评分均>20分。结论健侧髌骨镜像模型可以作为患侧的骨折复原模型进行使用,但严重退变者需预先验证对称性。3D打印镜像模型和分割模型均适用髌骨骨折术前规划,且具有互补性,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 标签: 髌骨 骨折固定术,内 成像 三维 3D打印 镜像模型 分割模型 术前规划
  • 简介:摘要气管食管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道与食道之间病理性瘘道形成的临床并发症,具有难以治愈且致死率高的特点,为研究气管食管瘘的治疗新方法,探索气管食管瘘的形成原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建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本文收集相关文献,将从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2个方面,介绍阿霉素法、外科手术法和磁力压迫法3种可使用的模型构建方法,并比较各种构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分析日后模型构建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气管食管瘘 阿霉素 外科手术 磁外科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其主要患病人群为5岁以下的儿童。手足口病预测模型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手足口病发病率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合理的安排医疗卫生资源进行防控提供参考。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手足口病预测的主要模型,包括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灰色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指出这些模型的优缺点,为研究者们对手足口病发病率进行预测时选择模型提供参考。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测 模型
  • 简介:摘要类器官是使用三维培养方式模拟细胞的体内生长微环境,在体外构建的具有多种细胞成分的组织模型,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胚胎发育等领域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乳腺类器官是类器官研究领域出现较早、较为成熟的模型。该文对乳腺类器官模型的发展、应用研究、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类器官 乳腺 细胞微环境 干细胞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皮肤损伤后的异常愈合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产生。病理性瘢痕的出现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还会造成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病理性瘢痕的机制研究对于瘢痕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动物瘢痕模型是目前研究病理性瘢痕的重要模型手段之一。理想的动物瘢痕模型应该在组织学、细胞学等层面尽可能接近于人类的病理性瘢痕。该文分别从传统技术动物瘢痕中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兔耳模型和猪模型,以及新技术动物瘢痕模型这两个方面,结合近年来在瘢痕领域应用较多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系统的阐述。

  • 标签: 瘢痕,肥大性 瘢痕疙瘩 模型,动物 肉芽组织 伤口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入物联网的研究和建设工作。但是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却受到数据存储的制约,怎样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存储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为了实现物联网存储的高效、安全,本文在Eucalypts在线云存储服务的基础上设计与实现了基于Eucalyptus的智能家居存储系统方案。

  • 标签: 物联网 云存储 Eucalyptus 智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