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宪法是根本的控权法。作为我国宪政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制度.必须体现宪法的控权精神,以权力制约和权力制衡的原则贯彻实施审计监督。审计法治的核心就是权力制约。它不仅是对国家各级财政金融的监督,也应当是对审计本身的监督。从这个角度来透视中国审计,必须看到,中国审

  • 标签: 宪法 审计监督 审计制度 中国 权力制衡 控权法
  • 简介:在构筑反腐败的法律制度体系中,财产申报制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国家公职人员中实行财产申报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已经被许多学者、专家们反复论证和说明,已毋肩置疑。

  • 标签: 财产申报制度 领导干部 中国 反腐败 监督机制 家庭财产
  • 简介:在一般的意义上,财产的范围要比收入广泛得多,它可以是早已存在的财产,可以是来源于收入的财产,也可以来源于收入以外的因素,如合法的继承、赠予,当然也可能包括那些不合法的贪污,受贿等等所获得的财产。正是由于如此,对于反腐败斗争来说,需要申报的应该是财产而不是收入。

  • 标签: 财产申报制度 反腐败 中国 领导干部 监督机制 收入申报制度
  • 简介:近来我们在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中发现,个别乡镇将乡镇企业财产处置收入用于乡镇政府发放干部奖金、招待费、汽车油修费等行政支出。某乡镇1998年度自筹收入8709万元,其中处置企业财产收入2325万元;自筹支出5641万元,其中发放奖金补贴183万元、汽车油修费支出1965万,招待费22万元,公务费726万元。又如某乡镇1999年自筹收入709万元,其中处置企业财产收入2302万元;自筹支出407万元,其中招待费支出51万元,各项奖金补贴178万元,乡镇干部集资利息支出58万元,其他行政杂项开支866万元。乡镇企业财产不容侵犯,这在我国法律中早有规

  • 标签: 企业财产 乡镇企业法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乡镇政府 乡镇财政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简介:2002年,人们在诚信问题上闹得沸沸扬扬,其中.会计诚信与审计诚信最令人关心,似乎每个人都是诚信问题的专家。对于诚信问题,社会学家认为是一个道德问题,经济学家说是制度安排问题.普通老百姓认为是起码的为人处世原则。目前,“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理在人们心中非常普遍.少不留心你就可能被骗.长此以往.很难想象不发生这样的事情:当你在购物

  • 标签: 诚信机制 中国 会计诚信 审计诚信 交易成本 市场经济
  • 简介:目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经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股票投资、债券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具有低风险、交易手续简单的特点:相比国债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略高;相比证券公司的各种衍生理财方式,银行理财产品不用开立证券账户,操作灵活方便,故银行理财产品是最受企业青睐的投资方式。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年)》,截至16年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突破29万亿元。

  • 标签: 银行理财产品 会计处理 生产经营过程 中国银行业 保值增值 闲置资金
  • 简介:一、保险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主要类型  (一)侵犯保险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保险法》也明确了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具有明确说明义务。由于保险产品设计复杂、专业性强,保险合同包含了大量专业术语,基于信息对称的要求,需要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提供清晰的说明和解释。但从实际情况看,对产品进行失实宣传和介绍、回避说明免责条款、引诱客户购买不适合的产品等“销售误导”现象已成为保险业痼疾之一,对保险消费者知情权造成了损害。部分投保单由代理人书写,被保险人对保险合同完全不知情,一定程度上侵害了被保险人的知情权。

  • 标签: 市场侵权行为 浅谈财产保险 财产保险市场
  • 简介:<正>第一条为了加强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财产的监督管理,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保障国家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落实企业经营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

  • 标签: 企业财产 监督机构 监事会 法人财产 国务院 监督管理
  • 简介:企业破产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出现之后信用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产物。而作为一个法律范畴,则是指对这种信用体系的特殊调节制度,在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产生危机时,用于贯彻债权人平等原则,以满足债权人公正分配的要求。在满足债权人要求的同时,我们

  • 标签: 企业破产 财产保护制度 中国 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 国有企业
  • 简介:关联并购是我国并购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相比日常关联交易,问题更为复杂,信息更为不确定,因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存在更多争议。选取2008-2014年我国沪深A股市场发生并购重组的样本数据,区分公司价值中的财务价值和市场价值,重点探讨关联并购对并购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产权性质下两者间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关联并购对并购方公司市场价值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我国企业关联并购活动中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外部市场投资者担心企业大股东与内部人通过关联并购侵占其利益,而采取消极的投资决策,造成并购方公司价值的减损。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关联并购对公司价值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这说明国有企业关联并购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多重社会目标和经济利益关系,增加了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对公司价值产生了不利影响。

  • 标签: 关联并购 产权性质 信息不对称 国有企业 公司价值
  • 简介:产权保护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最终目标,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是产权保护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产权保护的视角,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改进。

  • 标签: 公允价值会计 产权保护 资产减值会计
  • 简介:按照传统的会计信息揭示理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受托经济责任”或“为决策提供服务”,会计界并依据会计信息揭示理论形成“受托经济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事实上,这两种理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受托经济责任学派主要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的视角去解释会计信息的揭示,侧重点在企业的经营者;决策有用学派主要从经营理论和信息的利用角度解释会计信息的揭示,侧重点在于会计信息的利用者。按产权的理论,企业是若干个“契约”的集合体,其本质是各种“权利”的集合。会计信息揭示的真正原因是围绕着企业的利害关系集团的种种“权利”,这些种种权利又以“财产所有权”,即人们所称的“产权”为中心。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权利的集合体,这个权利集合体由一组权利组成,包括产权主体对财产享有的所有、占有、使用、处置等权利。

  • 标签: 企业 会计信息 产权机理 产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