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戏曲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理念与思想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一书是郑传寅教授于1990年出版的著作,该书站在宏观视角,从传统文化人手,剖析了古典戏曲的艺术美。

  • 标签: 传统文化 古典戏曲 观照 戏曲艺术 宏观视角 文化人
  • 简介:灵性不等于智慧、感性、精神、宗教、人性和天性等,它是一种兼具神圣性和超越性的精神品质。大学必须具有灵性:一方面,灵性必须成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灵性也必须成为大学的组织特性。大学之灵性须凸显神圣性和超越性。在大学的灵性教育中,个体应当超越自我走向成圣之道;在方法上要重视对人文教育和宗教传道的借鉴。在灵性场域的营造中,组织成员应当超越个体灵性共筑神圣象牙塔,从时间和空间多维度进行系统的思考。

  • 标签: 灵性 大学 灵性场域 神圣性 超越性
  • 简介:"生命自觉"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概念,"育生命自觉"是该学派的基本论题,它最先由该学派创始人叶澜教授提出。为论证其依据及其合理性,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育生命自觉"何以在当代中国被提出?与人类社会中的其他社会相比,它是否具有唯一性?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是什么样的继承与转换关系?"育生命自觉"是在我国市民社会逐渐发育、个人自由生存的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的一个显性的时代性命题。欧洲和北美等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都曾遭遇类似的问题,所以,这一论题还具有世界性、现代性的普遍意义,也是一个人类学命题;区别在于它富含深厚的以生命意义为基本线索的中国文化特质。

  • 标签: 育生命自觉 时代性论题 人类学论题 中国文化特质
  • 简介:劳动教育的精神怎样才能完全地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进而显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涉及到劳动教育实践取向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挖掘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依托国家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只有这样,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劳动教育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儿童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建构自我未来的良善生活。

  • 标签: 劳动教育 儿童 自然 生活 共同体
  • 简介: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考改革在经历了"政治(经济)驱动"(恢复高考至20世纪80年代中)、"教育驱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至21世纪初)后,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即"文化驱动"阶段。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着重解决"谁来考、谁出钱""考什么"的问题,第三阶段则着重解决"怎么考、怎么选拔"的问题,它引发了对人才培养模式、

  • 标签: 高考改革 技术驱动 文化 20世纪80年代 人才培养模式 恢复高考
  • 简介:缺乏有效的政策理论指导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对政策过程及其基本关系的考察,实际上是为政策分析和政策行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围绕教育政策过程中的决策主体、制度环境、政策目标、政策模式等变量,教育政策过程的基本关系范畴可概括为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行动主体与制度环境、政策目标与效果评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等具体表征.

  • 标签: 教育政策过程 决策主体 制度环境 政策目标 政策模式
  • 简介: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中国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符合个体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语境下,厘清核心素养与公民教育的逻辑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在对素质教育之要旨、核心素养之追求和公民教育之要义的内涵解读基础上,通过对"合格公民"的法律规定性、教育规定性和现实规定性的理论反思,尝试回答公民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过对公民教育学科定位、公民教育课程实施与公民教育评价制度的思考,寻求"如何培养人"的路径。

  • 标签: 公民教育 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
  • 简介:"教育现代化"观念主要由两种构成性想象所型塑。一是作为一种朝着共同理想前进的社会改革方案而被人们所接受,二是作为一种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人类历史进程而被人们所信仰。这两种构成性想象将会形成两种牵引力量:一是传统社会教育必须实现向现代社会教育的转化,二是落后国家教育必须实现向发达国家教育的转化。而"教育现代化"这一观念的构成性想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牵引力量容易营造出一种充满虚无主义色彩的进步神话,进而可能会消解传统教育形态的历史合理性和破坏落后国家教育事业的实践逻辑和运行规律。鉴于这些潜在的危害,"教育现代化"观念自身的理论合理性理应受到必要的批判和反思。而对于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而言,作为一种支配教育改革的"教育现代化"观念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被终结。

  • 标签: 教育现代化 构成性想象
  • 简介:慕课和传统课堂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二者在大学教学中都有独特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可替代性,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需要慕课和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以使大学教学呈现出动态课堂和静态课堂的有机翻转,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满足授课客体的多元选择,打造立体课堂和学习共同体。

  • 标签: 慕课 动态教学 传统课堂 静态课堂 学习共同体
  • 简介:教科书是读者最多、最特殊,又最被读者信赖甚至依赖,最耗费读者精力和时间,对读者影响最深远的文本。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就是手捧着这小小的文本成长起来的。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教科书,就有什么样的年轻人,也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未来。[1]正是教科书,确定了什么才是值得传承下去的精华文化。百年中国教科书的发展过程,是有目的地选择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教科书通过确立文化标准,成为引领青少年儿童的重要导向。如今,

  • 标签: 优秀文化 教科书 中国 青少年儿童 目的地选择 文化标准
  • 简介: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意识、生与死的知识、乡愁、社会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群体归属意识、民族意识与文化关怀,共同构成了国家意识与国家认同的逻辑起点。个体国家认同的建构,既是个体的主观心理活动,也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其对社会生活规则的了解、遵守与内化,对想象的共同体的归属和认可,进而树立起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 标签: 国家认同 少数民族学生 文化融合 想象的共同体 社会化过程 自我意识
  • 简介:高校教育智库建设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各种资源的系统工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教育智库的发展现状,必须着重构建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协同机制,确保高校教育智库内部协同具有良好的运行环境,促进高校教育智库与外部协同过程中涉及的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公众等多主体的协同联动,并从高质量成果产出、主体间的沟通以及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方面来保障高校教育智库协同机制的正常运行。

  • 标签: 高校 教育智库 建设 协同机制
  • 简介:现有高校的资助政策在高职院校的实施,也给部分学生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有必要着重探讨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发展有偿资助以培养学生自强和创新精神、建立奖惩机制加强资助育人效果等举措,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生资助的育人作用。

  • 标签: 高职 资助 思想教育
  • 简介:葛兰西(A.Gramsci)主张统治阶级支配被统治阶级并非只凭靠政治与经济的优势,更需要取得知识与道德的领导权,有机知识分子将他们的价值观转化为社会主流文化,以使被统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此种文化霸权理论揭露文化的政治功能,进而在文化研究领域中形成葛兰西学派,诸如霍尔(S.Hall)建立的CCCS之抗拒理论以及欧歌布(J.Ogbu)的天花板理论等。这些论点共同陈述劳工阶级青少年藉由抗拒行为以维护自身的阶级认同、生存意义与发展空间。虽然,此种取向提供文化研究的一种独特视角,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范式。然而,其结构取向存在预设立场的缺失。社会阶级结构在当前社会日益复杂,阶级界线日趋模糊,消费文化更强化此种模糊性,因而阶级取向的抗拒理论难以契合动态发展的社会结构,至少被消费文化大幅遮蔽。再者,也忽视正向功能的探索,报酬体系是社会进步所需的价值观,若未能结合此种社会脉动,将陷落于结构化冲突的意识形态枷锁中,致使停留于解读抗拒与社会结构的关联性,这无助于劳工阶级青少年透过教育途径向上流动,致使陷落于结构再生产的阶级宿命。

  • 标签: 葛兰西学派 文化霸权 抗拒理论 消费文化 劳工阶级青少年
  • 简介:董仲舒的人性主要观点有三:性有善质,未可谓善;性情相离,心体两分;人性三品,以中名之。其人性较之孟子、荀子的人性既有继承,又有整合,更有发展。董仲舒人性的提出与其人性的方法息息相关:以“天人感应”的宇宙为其人性的起点,用唯心主义名实考察人性,将“性同一说”与“性品级说”相结合。以人性为依据,董仲舒提出了他的教化观,论证了教化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核心。他的人性和教化观为论证教育的存在提供了较为深刻的哲学依据,有利于官学制度的建立,但也开启了封建等级政治教化之源。

  • 标签: 人性论 教化观 人性 善恶 品级
  • 简介:全球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及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并非各种能力的简单相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研究应探讨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所需的教育理念、文化知识素养、实践技能等。依据国内教师能力标准以及国外多元文化教师能力标准,建构了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三个维度的教师能力标准:态度与责任、知识与理解、技能与实践。其中“态度与责任”是价值导向,“知识与理解”是基础,“技能与实践”是目标。

  • 标签: 多元文化教育 教师多元文化能力 教师能力标准
  • 简介:随着世界贸易的交流日益密切,我国对外交流层次、领域不断延伸拓展,英语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和发展备受重视。在国际大环境的不断冲击和影响下,社会各层面、各行业对大学毕业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纵观当前英语教学现状,重视听、说、

  • 标签: 英语运用 翻译研究 英语教学 信息传递 跨文化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 简介:学术化、数字化和国际化已经为学术期刊建设的奋斗目标。在核心竞争力、数字化建设、国际化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要重构期刊内涵,要注重期刊的专业化、创新性、时代性建设,要注重期刊的学风、规范和编辑出版流程建设,要加强选题策划和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等。推动期刊数字化建设,期刊应在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数字化质量、数字化特色、数字化传播速度、数字化传播方式、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使用能力上下功夫。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学术期刊的内容和质量达到国际化的标准,学术期刊内容直观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和特色,并且承担起推广中国文化国际化的重任。寻求优势管理模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促进学术期刊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 标签: 学术期刊 学术化 数字化 国际化 期刊建设
  • 简介: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习者的需要、适应高等教学质量的要求,高校教材建设的改革迫在眉睫。信息时代对高校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在教学模式、学生的视野和素养、教育内容和教师角色等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 标签: 高校教学改革 教材建设 时代性 评估 信息时代 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