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近闻,某学校一位女生因为发型不符合要求,被学校领导强按住头剪掉头发,并造成脖子某处被抓伤。乍一看,这则新闻实在算不上大新闻,新闻中的事由——“发型”也实在是一个不起眼的生活小节,犯不着大做文章。且慢,如果这不起眼的小节果真没有什么由头,学校为何又要采取如此过激的手段,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触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乃至带来轻度的身体伤害?

  • 标签: 学校领导 发型 “辫子” 未成年人保护法 文化 身体伤害
  • 简介:<正>所谓特色,顾名思义就是与众不同,不是平平常常,而是有自己的特点。特色学校就是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思路,有独特的举措,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形成了传统。办特色学校,首先在思想上要克服三个误区:1.为特色而特色;2.把特色和培养学生特长混淆起来;3.把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素质教育等同起来。作为一所学校,首先要考虑如何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中把学校办出特色来。《人民教育》2003年9期

  • 标签: 特色学校 深化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 学生特长
  • 简介:电子产品加工设备中,PCB链的速度是影响电子产品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一种准确测量PCB链的简易方法.该方法在硬件上仅用了一只价廉的接近开关,在软件上充分利用PLC的算术运算功能和逻辑运算功能,"软硬兼施"将PCB链准确地测定.

  • 标签: PCB链速 PLC应用 数字滤波 移动平均法
  • 简介:有这样一种说法:'只有可溶碱对应的氧化物才能与水反应生成碱。'这种说法的确适合许多元素的氧化物。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属于难溶性碱,他们对应的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铁就不能跟水反应生成碱。而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属于可溶性碱,它们对应的氧化物氧化钠和氧化钡就能跟水反应生成碱。但是,上述说法并适合所有元素的氧化物。如氢氧化镧,氢氧化铈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2.0×10~(-19)和

  • 标签: 氧化镁 中学 化学教学 化学反应
  • 简介:〔摘要〕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学生正确理解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的理论依据,是学生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和合成新物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理论工具。在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三化学教材中,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如下的叙述两种物质(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 标签: 〔〕复分解反应条件浅析
  • 简介:本文针对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类问题的解决的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做了规律性的总结(即高价氧化,低价还原),并在运用中加以拓展用于分析物质的性质。

  • 标签: 高价氧化 低价还原
  • 作者: 侯桂香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在初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关系量。本文主要介绍了最常见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 简介:根据高考说明和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分析可知:赋予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分值始终占总分10%左右。而且,又因其与化学实验、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这一部分内容始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是综合考查学生的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途径。现用近几年上海和全国高考试题

  • 标签: 中学 高考 化学教学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 简介:〔摘要〕探究式教学正日益成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而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对理论课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同时这种尝试也是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验探究课型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学习中的运用,让学生能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建构更容易,因为有他们的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并且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感悟和体验,这样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有价值,更能帮助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 标签: 〔〕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探究教学合作交流问题设置
  • 作者: 赵艳,李文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2-12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期
  • 机构:摘要:跆拳道创新性准备活动是为了在平常训练中准备活动的运用能充分、合理地为技术和体前训练做好准备。本研究设计两种准备活动,对天津体院民族传统体育系2002级和2003级的十名男生和十名女生进行两次准备活动前后反应时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两次准备活动的反应时变化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本文认为,编制的这套准备活动在内容的组合和选择性上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