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专,男,1962年出生,福建大田人,教授。现任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副院长,福建省心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三明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三明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型智库咨询专家。

  • 标签: 中级人民法院 基础教育 三明市 常务理事 福建省 副院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1年获北京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十佳”,1994年被评为“北京大学首届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995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二程”,2002年荣获北京大学“我爱我师一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 标签: 孙祁祥 人物访谈录 教师 保险业 保险市场 金融一体化
  • 简介:中,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绘画中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在当代艺术界可谓是独树一帜,驰名海内外。他坚持不懈地奔走在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的道路上,在绘画中坚韧不拔地践行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他用独有中国特点的笔墨构成方式来阐释西方的形式美理论,从而创造出了既有东方美学风格又有国际艺术特点的现代水墨画,为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吴冠中 中国画 表现语言
  • 简介:中与端木正,当这两个名字放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吴中之于美术界,端木正之于法学界,都是赫赫有名的泰斗式人物。但是他们在百年历史的欧美同学会中有着共同的位置:他们同是20世纪40年代“二战”后的留法学子,他们同为50年代初毅然归国效力新中国的知识精英,他们都是80年代后欧美同学会留法分会的普通而又忠实的成员。在纪念同学会百年诞辰的时刻,记录下这些老会员的不平凡经历和他们的友谊,无疑会给会史增添一些亮点。

  • 标签: 端木正 吴冠中 欧美同学会 怀念 40年代 20世纪
  • 简介:该实验通过测定心宁注射液中的丹参酚酸类成分和糖类成分,为评价心宁注射液的质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进行方法学考察,测定10批心宁注射液的丹参酚酸和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NaNO2-Al(NO3)3显色法用于测定丹参酚酸的含量;苯酚-硫酸法用于测定总糖的含量;10批心宁注射液中丹参酚酸和总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3.27mg.10ml-1、969.87mg.10ml-1,分别占固含物的7.66%、79.60%.因此,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有效评价心宁注射液中80%以上的大类成分的含量.

  • 标签: 冠心宁注射液 丹参酚酸 总糖 含量测定 大类成分
  • 简介: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脱胎于中国传统的舆地之学,这以1934年《禹贡》半月刊的出版为标志。也即由此,舆地之学乃成为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政区沿革地理。钱穆先生有言,历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历史地理,一只脚是制度。[1]举凡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其发生的具体空间。

  • 标签: 历史地理学 校注 整理 历史事件 历史学 中国
  • 简介:票号、钱庄、账局、当铺和印局不全是货币经营资本,而是有货币经营资本的属性,更多的是属于马克思所说的生息资本中的高利贷资本和借贷资本。

  • 标签: 钱庄 印局 账局 票号
  • 简介: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界的铿锵玫瑰孙祁主要从事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保险监管、国际保险市场比较、金融综合经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向的研究,在本专业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和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她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连续12年担任国际保险学会(IIS)亚洲学术主持人的学者,并且是该学会董事会的第一位中国学者;是第一位应邀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年会上宣读学术论文的中国大陆学者;是第一位作为人物介绍出现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会刊上的亚洲人;还曾担任过“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APRIA)主席。

  • 标签: 保险学会 风险管理 大学教授 玫瑰 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保险业
  • 简介:清华大学始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国内著名的高校。1925年清华大学部和研究院的建立为清华进一步的“独立化”、“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曹云为清华“改大”,建立研究院和现代大学制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曹云虽没有完成清华学校的现代化、独立化改革,自己也淹没在现代化、独立化的大潮中,然而他引导清华迈出了现代化、独立化改革坚实的第一步。由于历史原因,曹云对于清华大学的贡献长期被人抛弃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更难认同他为教育家。

  • 标签: 曹云祥 清华大学 独立化 现代化 大学部与研究院
  • 简介: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反腐往往希望通过舆论来达到目的,而传统媒体人是不二的选择.通过存在的历史文献,以个案的方式进行了讨论,从而得出:第一,网络反腐是基于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舆论活动,应该赋予其更多的合理性和人身安全保障;第二,学好“媒体人”的反腐技巧,利用好监督的权力,配合两套制度一起,最终构建和达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 标签: 媒体人 网络反腐 反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