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经济有效地控制氨氮废水污染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简述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危害及来源,介绍了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处理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工艺在国内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 标签: 氨氮废水 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污染 应用
  • 简介:针对酒精精馏过程中酒精的溶液浓度难以测量的问题,利用阿贝折光仪来进行酒精浓度测量实验。通过实验,测取了部分数据。实验过程表明,在酒精精馏过程中,用折光法快速、精密地测量溶液浓度的方法不是十分理想,还有必要探索其他方法。

  • 标签: 折光率 酒精浓度测量 阿贝折射仪
  • 简介:大气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详细分析了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基于膜捕集的称重法是最基本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但是基于其他原理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在颗粒物的实时在线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类监测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对比,指出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仪器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大气颗粒物 浓度 检测 实时在线
  • 简介:干式磁选机是矿山机械行业磁选设备中的重要设备,在磁铁矿选别等一般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精矿浓度不好判别,且工业上用于检测铁矿含铁量的传感器大多是在矿浆状态下进行的,这样干式磁选机的含铁浓度的无法判别就成了制约悬浮式干式磁选机发展的瓶颈。因此本设计考虑如何检测含铁浓度以及如何根据含铁浓度对分选速度做相应的变换。通过分析大部分铁矿含铁量的情况,设计一种检测含铁量的装置,并根据检测结果采用智能优化设定模型、PLC控制系统和变频器驱动系统实现其精矿品位、尾矿品位的优化控制。

  • 标签: 干式磁选 悬浮式 矿石浓度 PLC 变频器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DiamonsilTMC18反相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mol·L-1醋酸铵-甲醇(25:75);流速:0、8ml·min-1;柱温:40^oC;检测波长:254nm。以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氯氮平的高、中、低(1000.0,400.0,10.0ng·mL-1)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36%,98.63%,97.46%,日内、日间差RSD均低于7%(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为5.0ng·mL-1;线性范围为10.0—1000.0ng·mL-1。曲线方程:C=25,69F+3.47,r=0.9997(n=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标签: 氯氮平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对培养嗜高浓度甲醛废水的活性污泥的净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及脱氮除磷工艺(A2/O工艺).考察了停留时间、溶解氧多少、进水的pH值和水温等对微生物净化高浓度甲醛废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水的pH值在7~9范围内,水温在10~30℃,停留时间控制在48小时,并根据进水浓度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溶解氧,获得的活性污泥的净化性能最佳。

  • 标签: 高浓废甲醛 活性污泥 生物净化法
  • 简介:采用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工艺(CBAF),对炼油碱性污水硫化物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其去除机理。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pH等对污水中硫化物的影响。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2h,溶解氧不小于2mg·L^-1,pH范围在5~8时,硫化物平均去除率达到99.5%,且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

  • 标签: 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 去除率 碱性污水 生物处理
  • 简介:以扬州市逐日空气PM2.5浓度数据为研究对象,收集2014年至2017年PM2.5月浓度时间序列,构建GM-ARMA组合模型,对其PM2.5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与GM(1,1)、AMRA(2,1)模型相比,GM-ARMA组合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对PM2.5浓度预测精度更高。

  • 标签: PM2.5 时间序列 GM-ARMA组合模型 预测
  • 简介:本试验从发芽率、发芽势、生根数这三个方面探究不同浓度的6-BA生长素对五指茄种子发芽、生根的影响,6-BA20mg/L、6-BA30mg/L对五指茄的发芽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30mg/L的处理结果是发芽率为85%,7天内的发芽势为50%,为此次试验中的最高值。种子露白后转入穴盘生长,处理6-BA20mg/L对根生长的促进生长作用最好,在子叶展开时平均每株小苗根数达到了6根,根均长0.7cm;而6-BA40mg/L对根茎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数、根长、茎长分别为3根、0.3cm、3.3cm。综合考虑,6-BA30mg/L生长素对五指茄发芽生根的效果最好,生产上适宜该浓度处理五指茄种子。

  • 标签: 五指茄 发芽率 生根数 促进
  • 简介: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IL-6、CRP的影响,研究依达拉奉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1d、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结果:两组7d、14d、21d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14d、21d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比较,7d、14d、21d时血清IL-6、CRP水平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明显降低血清IL-6、CRP水平,从而减轻出血性脑损伤,对受损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脑出血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本文试图利用免疫学手段,通过对皮质酮和IL-2的检测,从免疫学和神经内分泌学角度探讨有益身心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大鼠56只(购于中科院上海动物研究中心),随机分成7组,即对照组、电击组、心理应激组、30min运动组、60min运动组、应激+30min运动组、应激+60min运动组.进行8周游泳运动,并在后2个星期施加心理应激.实验结束后,从大鼠腹腔动脉处取血,用于测定血清皮质酮和IL-2的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应激大鼠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②与对照组相比,30min和60min运动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皮质酮显著低于对照组;③与应激组相比应激+60min运动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应激组,皮质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反复的心理应激引起大鼠较强的心理反应并使大鼠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中小负荷运动对在心理应激下的大鼠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中小负荷运动 心理应激 皮质酮 白细胞介素2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腮腺组织中HBsAg、HBcAg和HBVDNA的表达情况,研究乙肝血清学指标与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乙肝血清指标与腮腺组织中HbsAg、HbcAg和HBVDNA的相关性。结果23例腮腺组织中HBsAg阳性11例,阳性率为47.83%;HBcAg阳性10例,阳性率为43.48%。其中HBsAg和HBcAg同时阳性8例,占34.78%。14例免疫组化阳性患者检出HBVDNA9例,阳性率为64.29%,乙肝血清学指标与腮腺组织中HBsAg、HBcAg检测结果高度正相关(x^2=3.305,P〉0.05),其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rs=0.661(P〈0.05)。结论腮腺组织对HBV有较强的亲和力.唾液中HBV的出现可能源于受染的唾液腺组织,含HBV的唾液是乙型肝炎生活接触性传播的媒介。

  • 标签: 腮腺组织 HBSAG HBCAG HBV DNA
  • 简介:目的:描述孝感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血清铁元素含量分布,为制定儿童铁微量元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城区幼儿园3—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儿童血清铁元素含量。所有数据采用SPSS12分析软件统计分析,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描述含量分布。结果:孝感市城区3—4岁儿童血清铁元素的平均水平为21.03μmol/L。儿童血清铁元素含量在10~15μmol/L所占比例最高,为22.87%。孝感市城区儿童血清铁含量偏低率为11.26%,偏高率为15.4%。

  • 标签: 儿童 微量元素 分布
  • 简介:目的:描述孝感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锌、硒含量分布,为制定儿童微量元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幼儿园3~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儿童血清锌、硒两种微量元素含量。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描述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用SPSS12软件作微量元素含量偏低率和偏高率的统计。结果:293例孝感市城区3~4岁儿童血清锌元素含量在9~12umol/L所占比例最高,为21.50%;血清硒元素含量在2.0~2.5umol/L所占比例最高,为24.57%;血清锌、硒元素含量偏低率分别为11.94%、18.09%。

  • 标签: 儿童 微量元素 血清锌 血清硒 分布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58例,根据ECT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肾功能中度及以上损伤组(GFR〈60mL/min)15例,肾功能轻度损伤组(GFR60-90mL/min)30例,肾功能正常组(GFR≥90mL/min)13例,正常对照组为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检测各组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的浓度水平。结果糖尿病肾功能中度及以上损伤组、肾功能轻度损伤组、肾功能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功能中度以上损伤组、轻度损伤组分别和肾功能正常组、正常对照组间的Scr和BUN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三组和正常对照组Scr和BUN的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检测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84.4%)明显高于Scr(42.2%)和BUN(44.4%)。结论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