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武术教学中各类拳种对女大学生女性气的培养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得出:(1)通过武术学习,使女大学生在武术运动中体会武术独有的韵味,建立了良好的审美情趣;(2)武术技击教学,提高了防身自卫的能力,培养了女大学生顽强拼搏、不畏艰难、机智勇敢的作风;(3)'崇武尚德'是武术教学的优良传统,将武术训练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形成女大学生文武双修的独特精神气质

  • 标签: 武术教学 女大学生 气质
  • 简介:我们经常谈论气质,但对于国家气质、大国气质少有论及。实际上,把握国家气质,非常有助于理解一个国家的政策与行为。当然,把握中国的大国气质,也是开启认识中国外交内政政策与行为的重要钥匙。

  • 标签: 中国大国 大国气质 气质风范
  • 简介:他们都是球场上的领袖,他们有速度、有力量、有技术,还有极高的足球智商。每一个球员都有属于自己的领袖气质,就像这里出现的每一辆车一样独一无二。

  • 标签: 领袖气质 球场 钢铁
  • 简介:气质不能投机取巧地移植复制,也不能一蹴而成,必须有一些阅历积淀,才渐渐成为举手投足间不经意流露。

  • 标签: 气质 男人 人眼
  • 简介:赫尔曼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李宗盛说,世上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融进你的气质里。书读得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同样的一张脸,会因为读书而显得沉稳、坚定、从容。读书带给人的福报,莫过于一个坚定而不飘忽的眼神,一个强大也更加宽容的内心。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书读得多了,人会在静止的文字中获得对生活的

  • 标签: 气质里 藏读过 读过书
  • 简介:击剑运动是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体育项目.优秀的击剑运动员除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及技战术水平外,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今在击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差异日渐缩小,比赛的密度、强度及负荷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选择同等身体素质且具备良好心理特征的运动员已是选材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 标签: 击剑运动 身体素质 技战术水平 选材 体育项目 比赛
  • 简介:运用气质测验量表,对300名山西大学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山西大学学生气质类型以多血质为主,其次为粘液质和胆汁一多血质,其余各种类型所占比例都较小。男、女生气质类型分布基本相同;理科大学生中复合气质类型的人数较多于文科大学生。

  • 标签: 生气 气质类型 测查 调查与分析 胆汁 量表
  • 简介:通过对514名体育学院学生血型、气质类型与运动专项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在ABO血型中,不同专项运动员血型分布具有各自的特征,运动员素质的高低与O型和A型百分率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与B型呈负相关关系;气质类型的分布以多血质及多血质混合型比例最大,抑郁质较少。建议在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选拔运动员从O型和A型中挑选为好,尤其是优先选拔多血质及多血质混合型的人才,这样有助于弥补单一气质类型的缺点。

  • 标签: 运动遗传学 血型 气质类型 科学选材
  • 简介:2017年7月8日,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厦门鼓浪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鼓浪屿多么小,这个仅有1.88平方公里的袖珍小岛,在比例尺稍大的中国地图上不过一粒细沙;而它的历史密度又如此之大,承受住了中西文化深度碰撞交汇的巨大张力,鸡犬相闻的渔耕聚落,蜕变为海上

  • 标签: 世界气质 小岛世界 气质鼓浪屿
  • 简介:目的:针对我国成年男性不同身体部位最大力量的现状进行相关分析和探究,并探索随年龄的增长最大力量的衰退规律以及日常锻炼习惯与最大力量衰退规律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江西各选择一个单位抽取相应年龄组人群按照《ACSM的运动测试与处方指导手册》的测试方法进行上肢、下肢、腰腹部和背部1RM测试。结果:普通人群各部位最大绝对力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下肢肌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和上肢肌肉,且各年龄组之间排序相同;上肢、腹部肌肉的相对力量约与自身体重相同,下肢和背部肌肉的相对力量约为自身体重的1.5倍;锻炼习惯对身体各部位最大力量的保持产生积极影响。结论:我国男性居民身体各部位最大力量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有锻炼习惯人群通过日常体育锻炼提高了身体各部位最大肌肉力量基础值,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趋势;实验数据还反映出身体各部位最大力量下降幅度最大所处的年龄组不尽相同,建议在相应年龄组进行针对性力量训练,通过提高相关部位最大力量的基础值来缓冲因最大力量快速下降而造成的不便。

  • 标签: 最大力量 男性 上肢肌肉 下肢肌肉 背部肌肉 腹部肌肉
  • 简介:前言身体耐力是反映人体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来,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价体力耐力的指标。一般认为,最大摄氧量主要反映心肺功能的状态,而无氧阈主要反映外周组织如骨骼肌的代谢功能。文献报告,有训练者有氧耐力的提高不完全是由于最大吸氧量增长

  • 标签: 心功能 男性青年 最大吸氧量 训练组 无氧阈 每搏量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众艺术体操在中学生气质形态塑造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艺术体操适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其塑造良好气质形态的作用是广大学生练习的主要动机。艺术体操通过改善中学生的体形、姿态、动作以及培养良好品质和修养,对中学生的气质形态发挥着塑造作用。为此,提出若干具体做法,旨在为大众艺术体操更好地发挥塑造气质形态的作用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大众艺术体操 中学生 气质形态
  • 简介:以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调查与生理测试的方法,研究并分析了健美操对女大学生气质类型及与之相关的神经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运动对参加该项运动的女大学生气质类型有特殊的要求,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女大学生在经过三年的正规训练后,其气质类型发生显著变化,其变化规律是由胆汁质、抑郁质气质类型向多血质、粘液质气质类型转变,但对其高级神经活动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健美操 女大学生 气质类型 可塑性
  • 简介:目的:探讨身体成分、男性运动负荷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81例华东交通大学教职工,进行身体成分、运动能力、骨密度测试。计算和对比分析BMI、体脂肪率、每分最大摄氧量、运动能力及骨密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身体成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BMI、体脂肪率逐渐递增长趋势;每分最大摄氧量与骨密度T值差异不具有显著性;骨密度和运动能力在20~25岁年龄段达到峰值,在41~45岁年龄段呈现出下降现象。身体成分、运动能力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骨密度T值有明显的年龄段变化趋势和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是由于身体成分和运动能力的不同而造成的。

  • 标签: 成年男性 身体成分 运动能力 骨密度 相关性
  • 简介:九运会结束后,我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大多已退役,需要从二线和基层中选拔一批佼佼者充实一线队,以担当我省皮划艇运动的中坚力量.因此,对这些后备力量进行了心理气质测试,以便为教练员选拔专业运动员作为心理素质方面的参考,并为教练员今后的科学训练和因材施教提供一定的心理依据.

  • 标签: 皮划艇 专业运动员 教练员 后备力量 心理气质 科学训练
  • 简介:运用观察法,对有氧运动对老年男性安静状态下红细胞免疫功能和淋巴细胞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训练组红细胞C3bRR、ICR(%)在第5周后与10周后有上升趋势,但是差异没有显著性;NK细胞数量第5周后有上升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后5周升高明显;安静状态下CD4、CD4/CD8(%)显著低于训练前。提示该强度运动的不同阶段对几种免疫指标影响不同,该强度对老年人可能偏高。

  • 标签: 有氧运动训练 红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 NK细胞
  • 简介:文章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昌吉州中年男性体力和非体力劳动者的体质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2014年对昌吉州的国民进行了体质监测,昌吉州中年男性体力和非体力劳动者也是其中的一个检测群体,通过对中年男性测试的数据进行归类统计以后,得到一定的数据,从而适时对昌吉州中男性体力和非体力劳动者的身体形态做出分析与对比,从而掌握昌吉州中年男性体力和非体力劳动者的体质现状,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对提高昌吉州中年男性体力和非体力劳动者的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昌吉州 体力 非体力 中年男性 体质调查
  • 简介:研究目的:探讨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男性血脂及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方法:以60名老年男性为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慢跑组及对照组(无锻炼组)3组,锻炼组按各自要求进行锻炼,通过实验前、后比较分析。结果:练功组经过3个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老年男性血清TG、LDL-C均下降,HDL-C增高非常显著(P〈0.01),肺活量、握力、下肢平衡能力提高也非常显著(P〈0.01);慢跑组经过同期锻炼,血清TG、LDL-C均下降.HDL-C增高非常显著(P〈0.01),舒张压下降显著(P〈0.05),肺活量增加非常显著(P〈0.01)。结论:两种健身方法都能改善老年男性血脂水平,提高老年男性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机能。

  • 标签: 气功 慢跑 男性 老年人 血脂 ·心肺机能
  • 简介:探讨青春发育期男性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值与下肢跳跃能力的关系及运动训练对其影响.对10~20岁男性青少年63名,依据年龄分为10~15岁和16~20岁组;依据是否从事规律的运动训练,再分为运动员组和非运动员组.超声法测量跟骨BMD,下肢跳跃能力指标使用日产ReboundJumping测跳仪测量.结果:男性青少年的BMD在整个青春期呈上升趋势,且10~15岁和16~20岁组BMD有显著性差异;运动组和非运动组的BMD也呈显著性差异,提示早期运动训练可以改变骨密度;男性青少年的BMD与反映下肢跳跃能力的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且此相关度受运动训练的影响,运动训练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 标签: 男性青少年 骨密度 下肢跳跃能力 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