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人跟随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监测小组用SONOST--2000BMD测试仪对193例40-65岁陕西省省直机关干部做了BMD的相关实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BMD明显高于不运动锻炼人群。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运动
  • 简介:运用实验比较方法,旨在通过运动保健课教学,为体弱大学生的终身健身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思想基础。实验证明,开设运动保健课,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再认识,深入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尤其在体弱大学生的思想上,更加深了加强锻炼意识;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素质,提高学生健身意识及手段有着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体弱学生 运动保健课 健身意识
  • 简介:动物实验运动生物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和途径,其伴随着运动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动物实验可以较好地控制影响因素,既可以对实验动物整体水平的综合反应进行研究,也可以对实验动物局部组织和器官进行离体研究,从而克服了人体实验多方面的局限性。随着新型测量技术的出现和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深入,运动与骨代谢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观察指标和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将在骨质疏松的防治及骨健康相关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骨代谢 动物实验 动物模型 运动方式 综述
  • 简介:为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健身运动锻炼,制定以发展人体柔韧、耐力、力量、灵敏、速度、增重及全面素质为主要内容的7类(每类甲乙两套)共14套健身运动处方,并在大学课外活动中进行处方锻炼实验,探讨各类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制定的各类健身运动处方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大学生的心血管及肺功能,增进健康,而且不同的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机能的影响不同.

  • 标签: 大学生 健身运动处方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 简介:1引言现代竞技体育的特点是运动训练负荷越来越大,比赛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消除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运动员体力在运动医学领域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之后,会给身体各组织器官带来不同程度的疲劳。双足是远离心脏的器官,并受地心力作用,血流缓慢,运动时又承受着巨大的运动负荷,运动后常常出现胀痛和无力现象。据调查,足部疲劳和劳损不仅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正常训练,而且降低他们睡眠质量和体力恢复速度。祖国

  • 标签: 运动员 透皮实验 运动性疲劳 浴液 运动负荷 接收液
  • 简介:运用实验对比法,对体育专业足球教学与训练采用运动损伤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认为运动损伤干预对体育专业足球教学与训练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和意义,能有效减少和避免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有利于足球教学与训练的正常进行。

  • 标签: 体育专业 足球 教学与训练 运动损伤干预
  • 简介:1运动教育模式介绍  运动教育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西登托普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是美国流行的主要教育理论之一。运动教育模式提出的基础是游戏理论,游戏本是没有规则的,但此处是将过于自由化游戏制订出适合学生的规则,体现出一定的竞争性。它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有运动素养、有运动激情、会运动运动员。它开展形式是以教师为直接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和合伴学习的学习方法,以团队小组、角色扮演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位置,整个教学模式是以比赛为主线展开,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和乐趣。图1为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程序示意图。

  • 标签: 中的实验 体育课 初中体育
  • 简介:目的:在NAFLD动物模型建造过程中,对其实施亚低温状态5周游泳运动联合干预,比对研究各组别鼠肝组织病理切片、血清脂肪代谢指标、鼠肝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和HSP70mRNA表达量及其HSP70生成量变化,旨在实验研究改善NAFLD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高脂组(F)、常温游泳高脂组(TS)、常温浸泡高脂组(TI)、亚低温游泳高脂组(HS)和亚低温浸泡高脂组(HI),每组10只。建造NAFLD动物模型的过程中,给予相应高脂分组预定干预。5周后宰杀SD大鼠,分别制备鼠肝组织病理切片、测试相关指标和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肝脏组织HSP70含量、Real-TimePCR相对定量分析测试肝组织HSP70mRNA。结果:肝组织病理学切片HE染色显示:HS相比TS肝小叶结构更清晰,脂滴空泡视野数目显著性减少;HS组血清学脂肪代谢指标:TG、TC、FFA相比F组有非常显著性降低;LDL相比F组有显著性降低;HDL相比F组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HS组肝组织氧化应激指标:MDA相比F组有非常显著性降低;GSH、SOD相比F组有非常显著性升高;HS组的肝组织HSP70同对照组C、F组比较呈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S组的肝组织HSP70RNAReal-TimePCR表达量同对照组C、F组比较,均呈升高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SD大鼠NAFLD模型建造过程中,实施亚低温状态下联合有氧运动干预措施,可以诱导NAFLD肝细胞生成大量应激蛋白参与并加速脂质代谢、参与增强NAFLD肝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环节从而延缓NAFLD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氧化应激 应激蛋白 亚低温状态 HE染色
  • 简介:探索运动领域专项认知能力的评价指标以及干预方法,以期提高科学化的运动认知训练水平。对定向运动项目练习者进行若干专项认知指标及技能评价的分析,辅以专项认知技能训练,探索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认知能力提高训练的效果。结果发现,在定向运动认知技能训练研究中,采用路线规划与优秀运动员的视频录像相结合进行识图搜索训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图情景识别记忆训练,实验组的定向专项记忆成绩、完成规定路线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完成规定路线的看图次数、看图时间、行进距离与直线距离比显著低于控制组。因此,有针对性进行运动员的认知能力训练有助于改善练习者对运动信息的记忆提取能力及视觉搜索效率,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运动成绩。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定向运动 认知加工 工作记忆 视觉搜索
  • 简介:陆上力量训练是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形式,系统的、合理的陆上力量训练会有效地增强运动员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水平,从而为增强水中所需的专项力量打好基础。采用单组准实验设计,以部分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六周的准实验研究,以探索陆上力量训练的特点,找出陆上力量科学化训练的规律,为游泳运动员的陆上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 标签: 游泳运动员 陆上力量训练 最大力量训练
  • 简介:目的:验证康复运动处方对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作用。方法:在校经心理测验被确定为抑郁症的大学生患者3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2例雏持已有的药物和心理治疗;B组24例在已有药物和心理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运动处方,时间均为16周。结论:通过对所有参与试验的大学生实施运动处方前后的各项抑郁症状、身心功能及健康水平进行随机观察和问卷测定发现: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呈逐步稳定状态。其中躯体、轻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评价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A组59.24%、76.32%、52.43%;B组87.69%、92.37%、82.13%。这一结果证明康复运动处方时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各种身心症状均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康复运动处方 大学生 抑郁症 治疗
  • 简介: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沙滩排球运动员弹跳素质负荷特征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沙地纵跳时的运动负荷强度大于室内木质地纵跳;沙地上完成纵跳时肌肉更容易疲劳,且下肢肌肉功能状态的变化有特异性;运动员连续纵跳相对高度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揭示了沙地对运动员起跳过程中神经肌肉兴奋性水平的影响程度。建议根据沙排的项目特点,采取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利于运动员弹跳素质的提高。

  • 标签: 沙滩排球 弹跳素质 负荷特征 个性化训练
  • 简介:采用实验、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对女足比赛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糖酵解供能能力是女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瓶颈.结合河北省女足冬训期间运动员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指出了冬训对运动员提高体能的作用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女子足球 体能训练 供能系统 生化监测
  • 简介:文章通过对体育院校武术套路专项运动员的腹背屈伸肌力进行等速测试,了解体育院校武术套路专项运动员在不同测试速度条件下腹背屈伸肌的肌力特征,通过测试可以进一步了解体育院校武术套路专项运动员的腹背屈伸肌力的基本情况,为体育院校武术套路专项课的合理开展、武术运动的科学选材以及预防武术套路专项运动员的腹背运动损伤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 标签: 体育院校 武术套路 屈伸肌 等速测试
  • 简介:探讨电针(EA)联合白藜芦醇(Res)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IMD)的治疗效果。方法:取雄性SD健康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EIMD组(B组)、Res+EA+EIMD组(C组)、Res+EIMD组(D组)和EA+EIMD组(E组)。运动后7d,取腹主动脉血检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并通过电镜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以及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腓肠肌中细胞膜骨架蛋白dystrophin以及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变化。结果:B组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发生损伤,且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和HSP-70表达量比A组升高,而dystrophin表达量降低。C组、D组和E组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较B组轻,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低于B组,HSP-70和dystrophin的表达量显著高于B组,且C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组和E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和电针具有促进EIMD修复的功效,两者相结合可使疗效更显著,具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白藜芦醇 电针 电子显微镜 DYSTROPHIN HSP-70
  • 简介:本文探讨了以心搏量极限区间确定运动负荷强度标准的生理学基础,并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了54名13-14岁男女少年在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心搏量、心输出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男女生在心率分别为122、127次/分时心搏量最大,心率超过144、139次/分时,心搏量明显下降,男生中的70%、女生中的74%最大心搏量分布在心率为115-144次/分之间SV极限区间对应HR范围性别差异不明显。据此,对此年龄段的少年,运动时应根据这个心率范围,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来发展他们的身体工作能力。

  • 标签: 运动负荷强度 心率(HR) 心搏量(SV) 心输出量(CO) 少年
  • 简介:为探讨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不同作用以及为振动力量训练更好的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活动中提供参考,我们以上海体育学院24名田径跳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经6周力量训练后。发现全身振动力量训练结合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实验组,其CYBEX等动练习机上的峰力矩、每次作功、平均作功、到峰力矩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只进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对照组。提示振动力量训练能够更有效的提高田径跳跃运动员起跳腿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

  • 标签: 力量训练 CYBEX等动练习机 田径运动员 膝关节屈伸肌
  • 简介:短跑是以体能为主导,快速爆发类的竞速项目,通过大腿的积极下压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失步幅,但在跑进时相对减小的是重心投影点距脚的着地点的距离,这与运动生物力学揭示的"减小着地时制动阻力的方法是缩小着地点与总重心垂直线的距离"的原理相符。青少年阶段,由于骨骼的骨化尚未最终完成,因此靠提升力量来提高速度,大的运动负荷还不适用,并且也不符合当今短跑技术发展要求。

  • 标签: 下压 短跑运动员 运动生物力学 动阻力 投影点 运动负荷
  • 简介: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学生体质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开具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与建议,以期对今后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中顺利进行提供科学性依据。

  • 标签: 阳光体育 健康测试 体质健康 运动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