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以汉语辞书的核心类型——语文辞书为封闭域,依辞书理论发展的特点将书理论的发展分为五期,并梳理汉语辞书本体的收词、立目、体例、释义、参见、设例:要素在各个时期发展的特点,归纳了标志性的成果。希望能对总结我国汉语辞书编纂统以及理论经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汉语辞书 本体理论史 转型
  • 简介: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是由大众传媒所操控的符号社会,在此,人们消费的对象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化为符号价值,而符号本身的系统相关性,使人们的生活世界转变为是由无限的符号所建构起来的“拟象世界”。但是,在消费社会中,大众传媒虽然具有“合理性”,但其解构实体世界,建构拟象世界;解构终极价值,建构符号价值;解构权利法制系统,建构消费符号系统都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这是以解构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前提与基础为代价的。

  • 标签: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 大众传媒 符号操控 本体虚无
  • 简介:距离上次普通话审音工作已有20余年,当前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广泛的调查掌握语音的实际面貌是开展新时期普通话审音工作的前提,也是积极稳妥地实施语音规范的基础。本文通过对4548名受访者的调查,从审音必要性、审音内容、审音方式等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社会民众对于开展普通话审音工作的态度和需求,为后续语音规范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审音 语言调查 普通话 语言国情 语言规划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对于中国诗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带来了诗歌创作的转型;另一方面,与这种转型密切相关,相比较而言,这一时段,中国诗歌所呈现出的生态在现代社会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可以作为一个世纪的切片供人考察和研究。因此,这一时段的诗歌对于诗歌评论家和文学来说是一座富矿,因而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 符号学研究 诗歌史 反讽叙事 历史转型 中国诗歌
  • 简介:亚当·沙夫(1913--2006),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其研究领域为语言哲学、符号学、知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沙夫关注语义学、意识形态理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形式逻辑以及辩证法等问题,对于解决人类个体问题的伦理学以及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感兴趣。关于这一方面,他证实了对马克思主义解读与对马克思主义专有名词的翻译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作为一位波兰哲学家,沙夫以符号学观念为参照,特别检验了当今社会政治的症候。在20世纪80年代,沙夫促成了遍及东欧与西欧各个国家的一系列会议。这些会议(的目的)是从符号学视角分析并比较《赫尔辛基最终法案/协议》(1975)的不同语言版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语言哲学 社会批判 亚当 20世纪80年代 意识形态理论
  • 简介:王船山《识小录引》中云:“故日:‘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者,小也。大可冒,小不可假,故曹丕得言舜禹,冯道可以救人之仁归契丹,唯小者则筋骸不可强,血气不可遏。乃嚣然日:‘恶用此哉?’于是而蚁穴决金堤,星火焚昆冈矣。所甚忧者,小之坠也,几希之绝也。”于是,船山先生在此文里详细地描述了服之仪礼各事。

  • 标签: 美国文化 鲁宾斯坦 服饰 信息 意义 符码
  • 简介:读完全书,又回到前言,不禁感叹此项研究的辛苦,敬重作者不仅勇锐地进行符号学理论批评,还大胆尝试寻找跨学科符号学理论突破,研究对象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多种理论;也理解了作者在前言部分自述的第一句,这是“一项进行了十余年的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因为本书不是某个专门学科的符号学研究,而是试图在诸多社会文化现象,甚至成形成熟的批评理论中找到不同于传统符号学的一般符号学规律和透视方法。

  • 标签: 社会符号学 罗伯特 解构 结构 社会文化现象 符号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