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讨论了现代汉语中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的语用否定句。文章考察后认为,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这种现象在单句、复句中都存在。在单句中有状语后置式否定、主宾不容式否定、答非所问式否定三种类型,在复句中有附加条件式否定、先承后转式否定、因果推断式否定三种类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思。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语用效果,是因为说话人有意地偏离逻辑、超越逻辑甚至是违反逻辑。

  • 标签: 否定词 否定句 否定式 语用效果
  • 简介:文章对西昌方言使用程度副词和述补结构表达程度的方式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展示了常用程度副词“非、怪、很、之、不咋子”和述补结构“A/V惨”‘A得到住”“A/V得着不住”“A/V得没法”等表达程度的情况。

  • 标签: 西昌方言 程度表达方式 程度副词 述补结构
  • 简介:由意义为“身”和“头”的名词发展为具有照应功能和强调功能的反身代词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颇具普遍性的语法化路径。文章认为,就汉语而言,上古汉语的“身”具有照应功能和强调功能,符合这一语法化共性。汉语的“白”本义为“鼻(子)”,是一个特殊的类型。“自己”是照应指代词。英语的反身代词是复合形式,应该对应于汉语反身代词的复合形式

  • 标签: 反身代词 自己
  • 简介:从明中叶开始,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又由西方传遍整个世界,至今仍生生不息。中国文化是以何种方式传播到西方的?为什么当时中国文化能够传播到西方呢?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的方式说明了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认识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以及如何进行汉文教学才能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 标签: 中国文化 文化传播 西方 教学 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