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三种任务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即输入任务、输入强化任务和输出任务。研究发现输出任务和输入强化任务都比输入任务更有助于词汇习得,输出任务在接受性词汇知识习得效果方面显著优于输入强化任务。接触目标词的频率以及注意力资源的分配会影响对目标词的习得效果。

  • 标签: 输入 输入强化 输出 词汇习得
  • 简介: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了输入输出相关理论的主要内涵,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从输入输出的认知过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探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输入输出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以提高口语教学的效率,促进学习者口语输出能力的提高。

  • 标签: 输入输出 认知过程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 简介:本文运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探讨语言输入输出活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Krashen的输入假说(1982,1985)与Swain的输出假说(1985,1993)对语言输入输出活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运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他们的分歧可以得以解决。维果茨基认为人类高级思维功能建构于社会、文化、历史和教育的环境中。而这个环境是一个由社会相互交流编织成的网,一个由语言输入输出的辩证统一体。所以,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语言输入输出活动的相互作用引起二语言的发展。

  • 标签: 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社会中的相互交流 二语习得
  • 简介:本研究对比了听力与阅读两种不同输入条件下88名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大学新生在英语词汇的词形、词义和应用方面的附带习得效果。实验中的所有听力或阅读文本均包含5个通过词汇知识前测显示学生基本陌生的低频词汇。在听力组(47人)和阅读组(41人)分别完成听力任务(对话收听+信息转移练习)或阅读任务(文章阅读+多项选择题)之后,实验后测显示阅读组在词形、词义和应用等三个词汇知识侧面的附带习得效果均优于听力组,但是听力组在重复收听和丰富语境线索的条件下,可以习得几乎与阅读组相同的词义知识。研究从整体上证实了在附带词汇习得方面,阅读输入相对听力输入存在显著优势;同时从促进听力中词汇习得的角度考虑,指出了借助重复和丰富语境为学生增加处理听力输入机会的重要性。

  • 标签: 附带词汇习得 听力 阅读 输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国外语言输入研究在过去30余年间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围绕“什么”和“如何”这两个核心问题,从早期的环境型和互动性语言输入转向对学习者语言输入的研究,提出语言输入影响二语习得的本质在于语言输入如何转化为摄入,同时强调注意力在其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上述理论发展的系统回顾和反思,提出了外语教学环境下的语言输入处理模式,探讨了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处理流程,期望对当前我国的外语教学有所启发。

  • 标签: 语言输入 摄入 外语语言输入处理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简要地回顾了Krashen的输入假设,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最后阐述了输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Krashen的理论使我们对语言习得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它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指导原则——在设计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一些术语过于笼统,尤其是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比较含糊。而且它还忽视了输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机械地照搬Krashen的理论,而应有效地组合语言的输入输出

  • 标签: 输入假设 评述 大学英语教学 启示 语言习得 输入理论
  • 简介:本研究考察听觉输入、视觉输入、视听输入方式对听觉词汇和视觉词汇提取的影响。实验中,124名受试分别通过听、读、边听边读方式学习10个低频词。然后从拼写、词义、造句三个方面测试他们对这些词的提取质量。结果表明,同种输入模式下听觉词汇和视觉词汇的提取质量均无显著差异。听觉词汇在听觉输入和视觉输入模式下的提取质量相当,均低于视听输入模式,但差异不显著。视觉词汇的提取质量在听觉输入模式下最低,在视听输入模式下最高,且差异显著。三种模式相比,视听输入时词汇综合提取质量最高。本文最后提出了改进听力教学的建议。

  • 标签: 输入方式 听觉词汇 视觉词汇 词义提取 听力教学
  • 简介:丹麦是世界上英语普及程度很高的国家之一。其英语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深层的二语学习动机、合理的语言输入过程以及良好的语言环境。借鉴丹麦的经验,中国英语教育者可从深层动机的培养、三教的提高或改进、以及良好的语言环境的营造三方面进行加强。

  • 标签: 动机 输入 环境 英语教育
  • 简介:一项基于网络的写作测试的结果显示,不同的测试题目的平均值离散度不一致。作者从提交的404篇作文中选出101篇作文,对其流利程度、词汇和句法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显示,不同的话语模式的题目对受试者的语言输出质量,无论是在流利程度还是在复杂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写作测试 网络 语言输出
  • 简介:本文首先探讨了Swain提出的输出作用的三种假设,然后以35名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作文为例,通过对两名学生写作过程的分析,验证了输出在写作过程中的两种作用:引起注意和检验假设。最后提出了Swain关于输出作用的假设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大学 英语 写作教学 输出假设
  • 简介:真实、“粗调”是母语习得过程中输入的主要特征。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真实性输入的不足已成为学生语言产出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基于信息时代大学生交际需求,教师应能突破相对固定的“精调”教材内容,利用网络新闻等资源,在课堂上及时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真实语言材料,使语言学习真正与交际结合,与时代同步。

  • 标签: 网络英语新闻 真实性输入 英语教学 应用 大学教育 语言材料
  • 简介:外语课堂中普遍的互动形式为IRF三段式话语互动。第三话轮,即教师反馈,在引发延续性的IRF、促进有意义的话语互动上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第三话轮的不同形式与类型对后续学生话语有不同影响,第三话轮在增加学习者话语输出机会上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教师反馈对学习者二语习得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课堂话语互动 第三话轮 教师反馈 二语习得
  • 简介:接受美学凸显了用户在双语词典批评中的重要性,但当前的双语词典批评大都局限于用户显性信息需求(如查阅需求和技能等)的研究,对隐性的认知需求尚未进行深入探索。此外,现有双语词典批评研究以评价标准为中心,对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等重视不够,未能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本文基于接受美学和涌现理论,从用户认知视角出发,并立足于用户的认知结构和查阅需求,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范式和评价准则四个维度系统构建了汉英词典多维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构建完善和促进了汉英词典的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也推动了整个双语词典批评的发展。

  • 标签: 用户 认知 汉英词典 评价体系
  • 简介:本文研究了合作输出中不同任务角色对二语词汇习得的作用。194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了该研究。他们被分作两组,完成两种输出任务,承担四种任务角色,任务完成后,接受四次词汇测试。结果显示,不同任务角色的词汇习得并不都有显著差异。作者结合受试的任务表现和注意力资源分配对研究发现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任务角色 合作输出 二语词汇习得 实验研究
  • 简介:根据词汇深度处理假设,学习者的词汇处理和词汇习得应该呈正相关。但是,实证研究发现,任务固有投入量并不总是和学生的词汇习得相关,因为任务固有投入量并不等同于学生完成任务中的实际词汇处理量;同时,现有研究对学生实际词汇处理量和词汇习得之间关系的发现也不一致。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报告了一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完成合作口头输出任务中的实际词汇处理量和词汇习得相关的研究。互动和统计分析表明,受试共进行了四种词汇处理;受试的总体词汇处理量和其产出性和接收性词汇习得和延时记忆都呈正相关;受试的分项词汇处理量和其产出性词汇学习呈正相关,但和其接收性词汇学习并不总是相关。本文从合作输出中的词汇处理、词汇处理和词汇学习以及词汇处理和不同模式的词汇学习三个方面对上述发现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合作口头输出 实际词汇处理 词汇学习 实际词汇处理和词汇学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