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笔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结合意象图式对“have+-en”构义进行剖析,指出:“have+-en”构兼具状态现在时、习惯性现在时、瞬间现在时、结果义、存在义以及持续义六大语义特征。该构在表达持续义时,中心动词须为持续动词,其他情况下也可为非持续动词。“have+-en”构存在具体例示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进行结果义、存在义与持续义间的转换。结果义与瞬间现在时、存在义与习惯性现在时、持续义与状态现在时的结合分别为建构该构的意象图式提供了基础。“have+-en”构的意象图式刻画加深了该语法构的理解并对教学有一定启示。

  • 标签: “have+-en”构式 意象图式 构式义 现时关联
  • 简介: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一背景理论,拟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隐现构和汉语隐现构中的消失类动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英语使用者注重通过隐现类构中的消失类动词来表达某已存在的实体从存在到消失的过程,而汉语使用者则更加注重通过消失类动词来表示从某一时/空框架中移出,并已处于另外一未知时/空框架内的实体,即,实体移出的结果,而非移出的过程。正是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对这两类构不同的认知过程导致了这两种构中消失类动词在使用上的不同。

  • 标签: TtFG构式 GtF构式 消失类动词 认知过程
  • 简介:本研究在基于使用的语言学视角下,探讨了齐普夫频率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VP-NPAP构的作用。被试为低中水平的初中三年级学生,他们被随机分派到顺序齐普夫频率组、随机齐普夫频率组,均等频率组和对照组。被试共学习20个目标构并参加构测试任务。测试包括非限时语法判断任务和限时语法判断任务。限时语法判断结果显示:相对于其它频率,顺序齐普夫频率在短期内更能显著促进学习者对目标构隐性知识的习得。非限时语法判断结果显示:三类频率对目标构显性知识的习得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接受顺序齐普夫频率的被试能显著抑制目标构的错误泛化。

  • 标签: 齐普夫频率 英语VP-NP-AP构式 显性/隐性知识 中国英语学习者
  • 简介:本文旨在探索项目教学法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实施的可行性。在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项目教学法有利于避免传统课堂上“重讲轻练”的毛病,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以下因素:(1)学校对信息化教学的硬软件投人;(2)学院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推进;(3)教师对驱动环节的成熟掌控以及对学生小组成员合作方式的有效指导;(4)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标签: 项目式教学法 地方本科院校 英美文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