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纳博科夫用作画方式书写小说,将小说视作绘画。这一书写特征可从三方面把握:一是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画家画作,它们帮助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二是作家常刻意将故事讲述融入绘画框架内,让小说情节模仿画中场景,达到“以入画”效果。最后,纳博科夫视理想创作与阅读为绘画,自觉地用五彩文字进行着如画般书写。画入入画、即画,生动地诠释了纳博科夫小说中“如画”书写特征。

  • 标签: 纳博科夫 画入诗 诗入画 诗即画 “诗如画”
  • 简介:<正>自从柏拉图将宇宙现象二分,认为诗人所模仿是变动不居、没有永恒价值外部世界幻象,从而将诗人逐出理想国以后,无数诗人曾以为媒介思考和探索在生活中功能和意义,本身成为诗歌永恒主题之一。进入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运动,这一主题在美国最重要现代诗人之一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Stevens1879—1955)创作中得到最集中表观。史蒂文斯作品围绕着一个终极思考——现实与想像关系,以及作为二者中介诗人

  • 标签: 史蒂文斯 超级虚构 艺术想像力 感觉经验 现代主义 美国文学
  • 简介:南宋理宗宝庆年间,江湖诗人刘克庄因《梅花》引起了一场祸:刊载此诗陈起《江湖诗集》版被毁,仕人作诗遭禁,五六位诗人因此事牵连遭严谴。这在南宋一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很典型。而发生,与有人仿拟刘子晕《汴京纪事》二十首之七有极密切关系。

  • 标签: 诗人 《梅花》 江湖 刘克庄 诗集 中国文学史
  • 简介:鲁迅《伤逝》堪称“最伟大抒情诗”,把它置于中西悼亡之中进行比较解读,不难发现它与整个悼亡诗文类动机及其传统契合和差异关系。《伤逝》既是传统影响下产物,又是个人超越意识结晶。它既保留了中国悼亡惯有的感性力量,又浸染上西方悼亡擅长思辨色彩。它是“”与“思”混合物。

  • 标签: 中西悼亡诗 《伤逝》 动机
  • 简介:以数字入,也是作诗一法。因为近体诗讲究"对",所以往往在五言出句和对句第三字上、七言第五字上,巧妙地嵌入一个数字,形成数对,以增加韵味。如"梅萼三冬绿,榴花四季红"。(周必大《胡元之提刑迂途相过宠示二,次韵为,兼简赵再可经略、张君量运使》)梅花傲寒铁骨,榴花

  • 标签: 数字 范成大 周必大 七言诗 五言诗 嵌入
  • 简介:诗歌是丰富多彩,诗歌功能是多元。人有七情六欲是健康基本保证,本能是处于精神和身体交界处心理代表,审美需要也是人本能需要。冯至《蛇》能够满足人本能需要,偏重低级情感,可以在疗讲座现场唤醒受众“身体意识”,还能让人低级情感(生物性情感)和高级情感(心理性情感),甚至审美情感和哲理情感有机融合。它是一位年轻男子为了缓和性压抑“书写表达”,是年轻诗人“性幻想”及少年怀春产物。它是一首“纯洁又淫荡”,堪称百年新诗史上众多情色诗中“极品”。

  • 标签: 《蛇》 诗疗 情色 低级情感
  • 简介:<正>梦和醒在诗人笔下,是作为一种超常意识状态而存在,它们是一种真正诗人精神状态,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梦与醒都是领域中一个很值得探讨问题。我国著名诗人屈原曾写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显然屈原是一位在昏昏浊世中独立不羁,而保持其高度清醒的人,后世有人用此来形容早春怒放梅花:众木正如梦,一枝方自春。遂令江水上,真见独醒人。

  • 标签: 思想 李白诗 精神状态 角度 意识状态 屈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书是清初学者查慎行穷毕生精力编撰而成,编次上首开苏轼集50卷之规模,又开清人补注苏之先河,广征博引,注释详明,解释旨,考辨题,保存苏自注,功绩尤甚。在宋元以来注释苏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位置。在查慎行注释中,补录了新刻本中删削施、顾原注,并驳正了分类注中大量讹误,同

  • 标签: 苏诗 补注 顾原 诗旨 广征博引 开清
  • 简介:理查德·科里每当理查德·科里向街市上走来,我们这些人总站在人行道上看他:面目长得清秀,身材纤瘦但气派,从头到脚透着一股绅士光华。而且他总是一副爽洁素净打扮,讲话时候总有温文尔雅风范;但是他说声早晨好还是引起人们脉跳加剧,①走路时全身带着光芒。...

  • 标签: 理查德 卡其布 古人声 白费劲 今文学 底比斯
  • 简介:1歌颂战争、将军与帝王,歌颂修建城邦、结义联邦,多么高贵事呵,我卑微笔墨比称不上:

  • 标签: 歌颂 帝王
  • 简介:本书是清初学者查慎行穷毕生精力编撰而成,编次上首开苏轼集50卷之规模,又开清人补注苏之先河,广征博引,注释详明,解释旨,考辨题,保存苏自注,功绩尤甚。在宋元以来注释苏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位置。在查慎行注释中,补录了新刻本中删削施、顾原注,并驳正了分类注中大量讹误,同时对史籍中有关苏轼舛误之处,也做了驳正。同时,该书保存了大量募轼自注。查氏阐释旨,考辨题,注释所涉人物与地名,尤为翔实。查慎行注释,还在系年、补遗、辨伪方面,取得了重要实绩。

  • 标签: 苏诗 补注 查慎行 广征博引 注释 初学者
  • 简介: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家对他书法成就给予高度重视,并作了较为公允评骘;同时,他又是人,前人对他诗歌创作,颇为重视。刘克庄云:“蔡公不以诗名,然‘草际飞萤乍有无’,家要渺之音也,有王右丞、韦苏州之风。”(《跋青暑堂会同年》)《浪斋便录》谓:“蔡公五言者宗李、杜,七言者出入王,孟,如‘炉火寒更画,灯她落仍挑’摹写北堂夜话之景,真画工手也。

  • 标签: 七言 五言 刘克庄 诗歌创作 蔡襄 宋代
  • 简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女诗人荣荣脱胎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朦胧,秉承了朦胧抒写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精神;20世纪90年代后期诗歌融入了一些现代主义元素;21世纪之后荣荣经常以日常生活入。荣荣诗体认细腻、语言浅显而思致深邃、富含哲理。总体格调为清新、明朗、达观。

  • 标签: 荣荣
  • 简介:又到四月中旬,恰好是洛阳牡丹盛开季节。1986年4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在洛阳举办,主办方特意安排到王城公园观赏牡丹,满园朱紫,至今倾想。牡丹栽培史很早,但惊动朝野、举世为之疯狂,还是在盛唐以后。唐人写了许多来赞誉牡丹,其中最佳名句,无可争议是李正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二句。《松窗杂录》载:大和、开成中,有程修己者,以善画得进谒。修己始以孝廉召

  • 标签: 唐人牡丹 牡丹诗 诗绝唱
  • 简介:登高能赋,是中国古代对文人一项基本要求。如果把国按题材排一个序,登高览胜,一定排名比较靠前。这是因为,国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天然地就有"天人合一"文化基因。览夫江山胜概,极目绝景,人生种种情绪,纷至沓来,常觉景语皆情语,偶有奇思妙句,备极隽永,写眼前景而翻出新奇,这样,往往得到大多数读者一个共鸣,故而从古以来,不乏作者。明清易代之际大思想家顾炎武,对他外甥徐乾学说过一句话:"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但我们看历代登览名作,

  • 标签: 中国文化 文化基因 天人合一 明清易代 顾炎武
  • 简介:《红楼梦》有《好了歌》,《好了歌》中“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积到多时眼闭了”四句,沉痛利落,让爱财守财成奴者惊出一身冷汗。时光倒转到上古时期《诗经》时代,同样醒世歌谣却有着另一种写法:

  • 标签: 《好了歌》 诗眼 《红楼梦》 《诗经》 上古时期 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