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正>孙绍振教授曾说,不管在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事实证明,文本细读是一道无法绕过的坎,只有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完成阅读和欣赏。那么,如何才能跨好这道坎,真正细读文本呢?下面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摸索,以求正大家。

  • 标签: 阅读教学 孙绍振 现代散文 听听那冷雨 山重水复疑无路 阅读欣赏
  • 简介:就在我们的共和国成立几天之后,一面新的国旗在歌德、席勒的故乡升了起来。40年来,随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诗人辈出,诗情潮涌。这里的人民仍然习惯地运用音乐的起伏、哲学的深入和诗歌的跳跃来表达他们民族的情感,探索他们民族的道路。

  • 标签: 诗歌漫谈 诗歌史 爱情诗 席勒 标语口号式 题材范围
  • 简介:<正>这是一只漂亮的公鸡。红红的鸡冠如燃烧的火炬,油亮羽毛似彩色的霓裳,两条修长的腿就像两根镀铜的小柱子。它或前行或后退,稳稳扎扎,好一副气宇轩昂、阳光十足的模样。我仍记得老家修建新居架房梁时,乡人手擎公鸡赞梁的口诀:"赞梁赞梁,贺喜老板建华堂。此梁来自昆仑山,此鸡乃是玉帝养。"乡下人对公鸡的

  • 标签: 镀铜 在阳台上 语出惊人 令人 建华 生命本能
  • 简介:《封神演义》是明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主要内容是写纣王暴虐,武王率师伐纣而引起的商周之战,其间又神佛迭出,助周者为阐教,助纣者为截教。双方多次鏖战,各有死伤,随着截教的失败,纣王自焚,武王克商,姜子牙封神,最后以周武王分封列国告终。

  • 标签: 《封神演义》 明代 长篇小说 封建伦理道德 文学评论
  • 简介:将近两个世纪前,德国那对姓格林的哥俩编成了一部《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尽管他们是考古学教授,是日耳曼现代语言学奠基人,是柏林科学院的院士,但这些暄赫的头衔似乎都微不足道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读者都只把他们的姓氏和那本童话联结在一起,人们只知道:格林童话。格林童话80多年前开始翻译介绍到中国,时至今日,各种各样的译本、选本、绘图本,印行的册数恐怕早就以百万计。那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灰姑娘、小红帽……多少奇妙人物、神奇意境一直是孩子们幻想世界的基本构件。也许今天情况已有些不同,童话园地里

  • 标签: 格林童话 基本构件 幻想世界 青蛙王子 德意志民族 悦可
  • 简介:<正>王安石晚年退隐金陵,曾有吴愿者从而问学,王安石为作《台上示吴愿》以戏之,诗云:"细书妨老,长簟惬昏眠。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此诗叹老,萧然却不颓放,小而有趣。李雁湖于首句下注云:"唐人诗有‘大书文字隄防老’之句。"对于雁湖此注,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曾有辨误,云:按,非唐人诗。江少虞《皇朝类苑》卷三十五、曾慥《类说》卷

  • 标签: 唐人诗 《谈艺录》 类苑 叹老 问学 辨误
  • 简介:词之风格流派,尽管千姿万态,然总而言之:'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以婉约为正,故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后山评东坡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明张綖《诗余图谱·凡例》)因此

  • 标签: 淮海 宋本 黄庭坚 苏轼 风格流派 毛晋汲古阁
  • 简介:我是1995年2月1日晚读完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尤利西斯》三卷本的,那天正好是年初二。我读完后的一个久久不能从脑际离去的想法是:小说也可以这样写?那时候我就想写点什么,但一直没有时间。虽然没有时间去写下我对这部奇书天书的一点个人想法,但我还是在读时在书的空隙处涂下了一些。

  • 标签: 《尤利西斯》 乔伊斯 创作手法 普鲁斯特 世说新语 文学创作
  • 简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标签: 辛弃疾 《恐美人之迟暮 伤灵修之数化》 《愁思百结 莫之能解》
  • 简介:<正>古人大约是感伤得紧,在我读过杨素的这首诗之后,作如是想。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落花入户飞,细草当街积。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日暮山之幽,临风望羽客。——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 标签: 怀人 风望 盈樽 薛道衡 酬范记室云 内史舍人
  • 简介:两百年来,简·奥斯丁一直拥有众多拥趸,受到狂热崇拜。毛姆、E.M.福斯特、弗吉尼亚·伍尔夫、C.S.刘易斯、莱昂内尔·特里林、A.S.拜厄特、哈罗德·布鲁姆和阿兰·德·波顿等33位作家或评论家将会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要简·奥斯丁。

  • 标签: 奥斯丁 E.M.福斯特 A.S.拜厄特 弗吉尼亚 伍尔夫 刘易斯
  • 简介:<正>前不久听说,已故作家周立波同志有一份遗稿,是关于域外的许多著名作家和光辉作品的研究的.兹已征得立波同志的爱人、林兰同志同意,将该遗稿的全文八万余字,交给本刊,悉按原文,手稿原样,分为三期连载,从本期开始,于今年年内全部登完.这份遗稿是林兰同志收藏并亲手加以整理的.别的几位同志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本刊编辑部在发表时又对它作了一些查对、校订、补译、以及注释的很不完备的工作.我们感到,这份《立波遗稿》真正是我国近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文献,更是一件迩足珍贵的美学的瑰宝.能发表这份遗稿,本刊引以为荣.

  • 标签: 遗稿 外国文学作品 作家 美学 手稿 周立波
  • 简介:<正>《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以下简称《曼》)是简·奥斯丁(1775—1817)后期的一部力作。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褒扬者,称之为“奥斯丁的第一部完全成熟的小说”,①赞扬它“写得如此完美动人”。“人们往往更为欣赏”。②贬抑者,认为它“情节单调”③、女主人公“最乏味”,④是“一部失败的艺术作品”。⑤但无论是褒是贬,评家们基本认同:这是一部道德说教小说。“整部作品贯穿着道德严肃性这个中心问题”。⑥它通过范妮这个“帕米拉”式的人物“靠德行的帮助几乎做了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女主人”⑦的故事,宣扬了“传统的道德的与社会的价值”,“体现了作者本人的准则。”⑧人们还认

  • 标签: 简·奥斯丁 曼斯菲尔德庄园 改变主意 说教小说 英国 女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