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我非常愉快地读完了叶幼明同志的这部著作。中国古代的赋是一种很复杂时文体。大致地说,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近于诗,或者简直就是诗。另一类则近于文,只是押韵,同一般的文不同。近于诗的,人们最熟悉的是骚赋,也就是屈原《离骚》、《九章》

  • 标签: 辞赋 赋体文学 通论 赋学 骚赋 韵文
  • 简介:(续本刊1998年第1期)(五)浓郁的民间风格。俚曲是在继承传统说唱艺术形式的基础上,依据明清俗曲为主要唱腔填制唱词,它在运用白话口语写作,善用俚俗方言等方面,使那浓郁的民间性、通俗性、诙谐幽默感及地方特色独具魅力,散发着清新诱人的芳香。前面对此已做...

  • 标签: 聊斋俚曲 衬字衬词 民间风格 白话口语 《禳妒咒》 银纽丝
  • 简介:(六)对偶、巧体及排比句1.对偶是俚曲唱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许多曲牌中,凡是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地方,都有用对偶的可能。它的作用是形成语句的整齐美,深化曲词的意境。它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它要求句型一致,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由于律诗...

  • 标签: 聊斋俚曲 《墙头记》 鼎足对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故事情节
  • 简介:珍珠溪的早晨珍珠溪流淌了一夜,未显疲态白岩壁立,乱云飞渡黄花的盛开再次穿越了黑夜但已显倦容.早晨醒来

  • 标签: 地方志 组诗 早晨 珍珠
  • 简介:归有光和蒲松龄具有相似的出身和经历,二人的散文也存在相通性:其文以情感人、以悲动人,但却含蓄简练、余味悠长。他们的散文与正统道德文章相比面貌迥异,但却并不脱离儒家文化的精神气质:抒发失意文人悲情继承了《诗经》抒情言志的传统;含蓄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温柔敦厚”的美学追求;言简义丰的语言则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存在相通之处。

  • 标签: 明清散文 归有光 蒲松龄
  • 简介:中国很多作家都曾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学故乡,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凤凰城”;老舍的“老北京城”;巴金的“四川成都”;王安忆的“旧上海”;史铁生的“地坛”等,当然也包括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莫言曾说过:“作家写故乡这就是一种命定的东西,每一个写作者都无法回避的。”1因为故乡是你的“血地”,“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

  • 标签: 莫言 王安忆 史铁生 民间立场 白狗秋千架 余占鳌
  • 简介:本文试图对贾平凹《老生》中的“新方志”书写进行命名并评价。论述了《山海经》作为全书结构枢纽所勾连起的中国方志传统,标示出小说风格从奇幻到写实的断裂,并从这一裂口入手去挖掘作品对于物质之“名”、“关系”和“乡村经纪”等地方性知识的呈现,深入剖析文本隐藏的“国家一地方”认知结构.进而指出小说所呈现的地方的残缺性与局限性。

  • 标签: “新方志”书写 贾平凹 《老生》 《山海经》
  • 简介:《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云: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沈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沈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日: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像龙文,衣皆着尾.

  • 标签: 九隆神话 方志 云南 哀牢夷 西南夷 后汉书
  • 简介:鲁迅治学中国小说史期间,就中国传统小说这一文类,曾有过总括性的发言。他认为古典小说的演进呈现出“羼杂”(注释:“羼杂”读音为chànzá,含义为搀杂错乱)这一突出的特征。所谓“羼杂”并非指种类的繁多,而是指小说史上新的种类出现之后,旧的种类并没有因此而被淘汰,新旧力量混杂在一起,各有其创作及受众群体,彼此相安无事。羼杂的文学面貌之下,志怪文学一支的生命力颇为强韧,从两汉一直延续到晚清。按照陈平原在《中国散文小说史》中的分析,志怪绵延赓续之因在于这一文类中的神仙、阴阳、鬼怪之信仰,乃是农耕传统中人们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至于内化为某种宗教化的情感。待至晚清,社会思潮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域外新思潮纷至沓来,马克思·韦伯于18世纪倡言的“祛魅时代”也莅临东方。思想文化的转向,深刻影响了知识生产、文学生态、受众审美等等层面,志怪文体在写作与接受两个现实环节上皆基础塌陷,终归于沉寂。

  • 标签: 小说化 地方志 中国小说史 奇人 中国传统小说 文学生态
  • 简介:八岁满了,我插入小学二年级。十岁以后我开始乱翻家里的书,不懂的居多,但我知道了书名和里面说了什么样的话。渐渐有些书使我发生了兴趣,不管懂不懂也一遍又一遍翻看。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我在小学毕业前后居然无师自通学了所谓"大六壬"。算到现在足足有七十年完全不接触也不想到了,可是最近忽然想起来,仿佛记忆犹新,有的歌诀句子还背得出来。由此可见它是深藏

  • 标签: 二年级 七十年 小学 几何原本 兴趣 句子
  • 简介:在新世纪中国文坛中,来自贵州的欧阳黔森绝对是一位有着独特风格和艺术个性的作家。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带着来自贵州的边地气息和现代气韵,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版图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组成部分。但也许是因为欧阳黔森的文学创作涉猎过多种文体,举凡诗歌、散文、小说和影视剧本无不涉足其间,这就多少冲淡了学院派批评家对他的持续性学术关注。

  • 标签: 小说创作 地方志 谱系 传奇 中国文学地理 艺术个性
  • 简介:1半夜里听见一声猫叫,是村里的猫来叫自己家的猫。猫已经卖了。想起卖掉的黑猫,祁淑琴再也睡不着。乡村的夜晚丰富极了,远处有蛙鸣,近处有说不清的虫虫草草的声音,这叫天籁,天籁也有让人心烦的时候。

  • 标签: 老师 长时间 学校 大学生 宿舍 大鹏
  • 简介:“我叫李沃夏。”“这个中文名字是不是你自己取的呀?”我每次跟中国人打交道,他们问我的第一句话,总是和我的汉语名字有关。在韩国,笔划复杂的汉字越来越没有人愿意学了,可是我对爸爸在报纸的边角上练习汉字的情景依然记忆深刻,所

  • 标签: 学汉字
  • 简介:一在我们这里,学习武术不叫"练武",而叫"打"。"打"分两种,一种靠勤学苦练,叫"武打";另一种不要练筋骨,只须手掐指节,口念要诀,稍顷对手即不攻自倒,且口吐白沫,半天爬不起来,叫"神打"。神打中最神奇的一种叫"隔

  • 标签:
  • 简介:林一含在金屋宾馆成立了“我们的来历”工作室,专门为人编修家谱。随着业务拓展,需要招聘写手。招聘启事发出后,林一含没想到应聘者那么踊跃。其中以退休者居多,有退休中学教师、退居二线的行政干部和从史志办退下来的工作人员。

  • 标签: 谱学 招聘启事 业务拓展 中学教师 工作人员 行政干部
  • 简介:任何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生成历史与内涵,以及独特的使用方式和范畴.'词'、'词思想史'是近年来词坛上运用极为广泛而又不确定的模糊概念.与作为文体意义的'词'相关联的'词'概念出现于清代,至近代才成为词体文学研究的专门学科,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这个概念既有精确性,也有其灵活性和约定俗成性.'词思想史'从'文学思想史'的概念中衍生,是文学思想史的组成部分,它是历代词学家对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历史性见解和观念,研究和描述的是历代词思想的发展脉络.

  • 标签: 文学思想史 模糊概念 文体意义 文学研究 实际运用 约定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