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7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茅盾研究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和安徽黄山书社协办的“茅盾研究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暨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近8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讨论会上,专家学者们就茅盾研究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以及相关史料的整理发掘、茅盾的文学创作、文艺批评和研究、文学期刊编辑等问题分六场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讨论。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有共同认识,也有不同思想的交锋,气氛活跃、热烈。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茅盾研究 回顾与前瞻 理事会 中国 综述
  • 简介:老郭,正式升为车间主任,手下有上百号人马了,很不容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熬到黄土掩到胸口,不惑己过,奔天命的年纪了,谦虚一点说也算是大器晚成吧。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家长会》
  • 简介:为了向观众展示粤剧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绚丽多彩的流派艺术,促进粤剧流派唱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重寻粤剧往昔辉煌,广东粤剧銮舆堂、广州粤艺发展中心、广东音乐曲艺团于11月8日下午在广东音乐曲艺团彩虹曲苑举行"金风绕梁聆雅韵"粤剧流派唱腔欣赏。本次欣赏汇聚粤剧和曲艺两界的优秀演员和唱家,对其师承的流派唱腔进行倾情演绎,展示粤剧具有代表性的唱腔流派,鼓励青年演员学习榜样,使珍贵的传统艺术得以保留,引导粤剧艺术朝多样化、更符合中国戏曲艺术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

  • 标签: 粤剧艺术 唱腔艺术 流派 欣赏 广东音乐 青年演员
  • 简介:线上、线下投票,评选两热点,可说是一年一度两的预热,也是新一年发展的晴雨表。百姓的喜怒哀乐、社会的“阴晴圆缺”,一一镌刻在“历史的标尺”上。

  • 标签: 两会 改革 晴雨表 百姓
  • 简介:2013年12月20日,广东粤剧虾腔艺术研究会在广州南方戏院举行了第二届换届仪式暨虾腔名曲贺新年演唱,研究会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担任永远荣誉会长,该会成立至今已有十年,换届后仍由知名企业家张锦锡担任会长,副会长共有18位,其中包括有著名,粤剧文武生梁耀安、罗赤峰、著名编剧家潘邦榛、著名撰曲家蔡衍菜等。当晚,广州市老市长、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会长黎子流到场致贺,对研究的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

  • 标签: 演唱会 名曲 表演艺术家 知名企业家 广州市
  • 简介:钱红决定将房子租出去时,清远在她心里已如同死了一般。招租广告写在一张大红纸上,紧贴着当初婚房的囍字,承袭了原来的隆重和热烈。在这一年半载也难见个陌生人的东一街,这张招租广告无法体现它本身的价值,它不过是个道具,让东一街的人们显然可见钱红悬在半空中的心落了下来。当然,没人能判断她当初心悬得有多高,这会儿心落下有多碎。桌上摆的日历,停留在1990年6月6日。

  • 标签: 钱红 患难夫妻 一对夫妻 跑出去 活着 庆云楼
  • 简介:火树银花映月光,东坡吟友诵新章,峥嵘而立社荣昌。一派田园佳句出,新枝柳絮韵旗扬,中华诗市誉黄冈。

  • 标签: 东坡赤壁 元宵诗 浣溪沙 田园
  • 简介:嘉会蜡灯红,吟界迎新自不同。诗伴欢歌词伴舞,融融,味道醇香别样浓。一线缀瑶琼,穿越时空气脉通。国粹弘扬添彩翼,腾龙,云散天边似梦中。

  • 标签: 中华诗词 演唱会 中国梦
  • 简介:2013年12月7日晚,“香港星腔芳韵碧玉情”梁碧师徒广州知音演唱会在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举行。香港星腔第三代传人、香港星腔芳韵碧艺轩主席梁碧率爱徒单焰枝、梁湛华、赛雪心及爱女高晨维登台演出,受到来自海内91、观众的欢迎。这次演唱会由广东电台南方生活广播、广东八和会馆主办,香港星腔芳韵碧艺轩、中山市《粤韵今宵》曲迷、深圳新声艺苑协办,由广东电台南方生活广播《粤韵飘馨》节目主持人郭权与香港流行音乐导师高晨维共同主持。

  • 标签: 演唱会 广州 节目主持人 广东电台 文化公园 流行音乐
  • 简介:电影《喜福》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以四对母女为主线,围绕着四对母女之间的关系展开。虽然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使得母亲与女儿之间有了一些冲突和不理解,但她们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被边缘化为“他者”的痛苦经历是一致的。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影片中的主要女性角色的“他者”形象。旨在揭示中西方男权社会文化中女性的“他者”地位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为颠覆男性中心话语地位和男性中心主义走向自我的艰辛历程。

  • 标签: 《喜福会》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角色 “他者”
  • 简介:《喜福》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之作,小说聚焦四个中国移民家庭,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刻画了四位母亲移居美国的前后经历以及与各自女儿间深沉执著的骨肉亲情和无可奈何的隔膜怨恨,展示了在两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冲撞下各自的心路历程。同时作品中对人类生存的普遍性问题如对身份的焦虑和对归属的需求的隐喻性呈现,使小说突破了族裔文学的藩篱,跻身于英语文学经典之列。目前对《喜福》的研究多从主题和技巧层面展开。学界更多关注该作品的结构特征、叙事策略、时空维度、象征意向等技巧,也尝试用女性主义、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探讨作品中的文化冲突、身份构建、女性话语、母女关系、家庭价值观和饮食文化等主题。纵观国内研究,大多数均属于一种宏观层面的研究,更侧重于文化研究等宽语境研究,而对该作品的内部语言性研究有所忽视。

  • 标签: 《喜福会》 会话含义 文体学 家庭价值观 语用 文学经典
  • 简介:十月的济源,金秋送爽,诗意盎然。由《十月》杂志主办、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第四届“十月诗”于2013年10月13日——16日在济源市召开。来自全国的二十余位优秀作家和诗人齐聚济源,参加了本届诗

  • 标签: 济源市 河南省 诗意 市人民政府 《十月》 诗人
  • 简介:清代乾隆中期,“江左”诗人程晋芳、赵文哲、阮葵生、董潮、吴省钦、陆锡熊、曹仁虎、严长明、汪孟、吴省兰、沈初、王昶十二人,曾在京中结为“城南联句”,先后举行过十九次集会唱和。有关作品,既或多或少散见于部分成员的诗歌别集,又比较集中地收在曹仁虎的《刻烛集》内。而关于“城南联句”的起止时间、成员总数,与有关作品的收录情况、内部作者等,各种文献存在不少错误、不妥的记载与处置,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梳理。

  • 标签: 清诗 结社 吴省钦 城南联句会 曹仁虎 《刻烛集》
  • 简介:艾伟(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宁波市作协副主席、小说家):首先我要祝贺钱利娜,上次改稿时,我说我对钱利娜刮目相看,从叙事文学这个角度说,钱利娜不但能写诗,也能够写报告文学,我相信她也能够写小说,一定会写得比较好。其次我觉得,要向钱利娜学习,书中所有的细节都是她自己深入到达敏学校和孩子们同吃同住,一起生活观察所得。有些生活当中的细节,确实很难想象。在我的评论文章《命运是如此残酷及猝不可防》中,我提到两个细节,一个是关于去中国银行取钱,怎么进去。那个细节充满童趣。

  • 标签: 纪实文学 纪要 放弃 叙事文学 报告文学 评论文章
  • 简介:本人幼教老师。冬天带帽子进教室。被小朋友看到。这时有个小萝莉对我说:“老师你的帽子太丑,赶紧摘了吧。”我逗她:“那你好好学习,以后给老师买个漂亮的?”这孩子想都没想立刻回答:“等我赚钱了,带你去整形…”我…

  • 标签: 老师 小朋友 帽子 幼教 教室 学习
  • 简介:(根据“《翠苑》作者读者群”2014年1月16日对话纪录整理)王建湘(编辑)(715376128)9:20:372014年“北京图书订货”近日在京举行,冯骥才、阿来、严歌苓、王跃文等作家推新作。冯骥才说:“文化产业化,对文化造成了极大伤害。”针对这一说法,《翠苑》作者、读者群的网友们,你们有什么看法?周来阳(常州)(920083616)9:29:39有点杞人忧天了,看似犀利其实暗含了浓重的精英思维,有句话叫做“不破不立”,回望过去,文化不知道被破坏了多少年了,但是依然永恒向前,产业化有其弊端,但其另一面也代表着自由。

  • 标签: 文化产业化 伤害 北京图书订货会 读者群 冯骥才 严歌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