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到顿河去记得我还很小很小就想到顿河去,那是40年代初,抗日战争时期,我在重庆嘉陵江畔一个名叫柏溪的小镇读小学。那时,旧中央大学部分年级的校舍也在柏溪,有些进步学生在我们小学授课,所以大学里流行的抗日战争歌曲、古典歌曲、苏联歌曲,都能很快地流传到我们学校里来。在流传的《卡秋莎》、《伏尔加船夫曲》等俄国歌曲当中,

  • 标签: 肖洛霍夫 玛丽亚 莫斯科 洛夫 伏尔加 俄罗斯文学
  • 简介:契诃夫在创作晚期采用“留白”的艺术手法设置了不少戛然而止却意味深长的开放结局,后者通过“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作用于读者,故而其开放结局实现了作家的文学使命。本文归纳了契诃夫晚期小说的开放结局,总结了开放结局的表现,从社会及个人两个方面分析了开放结局的成因,最后从文学以及社会评价的角度解读开放结局的意义。

  • 标签: 契诃夫 晚期小说 开放式结局
  • 简介:19世纪上半期俄国人的中国观发生了显著改变。这一时期有多位来华俄国人在其纪中就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政治与法律、社会与风俗运用了不同于18世纪的负面评价套语。中国由18世纪令人艳羡的文明国度沦落为停滞、腐朽、落后的代名词。欧洲社会的进步、黑格尔等人的历史哲学、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的来华纪深刻影响了来华俄国人关于中国的书写倾向并与后者共同促成了19世纪上半期俄国人中国观的转向。

  • 标签: 俄国人 行纪 中国观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