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戏曲是民族审美的综合载体,现代戏是戏曲现代转化的核心环节。在现代戏的创作中,相对于文本、表演、流派等方面的融古通今,在舞台的视觉表现系统上却出现了审美异化,其根源正是割裂了中国“戏墨同体”的意象审美传统,偏离了中华“写意传神”的艺术创造精神。戏曲现代视觉审美体系的建构要解决意象与具象、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秉承形式本体的实验精神,依托表导演的艺术创造,吸纳视觉艺术的当代成果。

  • 标签: 戏曲 戏墨同体 现代性 意象审美 审美异化 审美体系
  • 简介:我们有过辉煌的古典诗歌历史,但由于地理大发现和工业文明开启了资本主义的大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历程,中国古典诗歌为了适应这个进程,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声中戛然而止,中国诗歌进入新的时期。这种选择在文化心理上是被迫的;

  • 标签: 第三代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 运动 转身 地理大发现 资本主义
  • 简介:第一节:写诗就像一场恋爱写诗对我来说并不是刻意寻找,就像谈恋爱,可遇而不可求。而且一旦事先被规定了情境、主题,就不那么可爱了。比如你要找个什么样的人,身高多少、长相如何、收入高低、家庭背景、学历等级等,这些你都了解清楚了,那么这场恋爱就变得毫无生机了。我喜欢那种一见钟情,瞬间擦出的火花,突如其来的战栗,不被计划、不被预谋、不被允许。

  • 标签: 诗歌 家庭背景 一见钟情 恋爱 写诗 预谋
  • 简介:摄影的诞生不仅标志着人类文化生产真正进入到机械复制时代,同时也宣告了传统艺术审美方式的终结,摄影、电影、录音、电视等现代文化生产传播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文化审美方式。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既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审美特质,同时又具有与传统审美形态相异质的独特品性,其具体表征体现为文化艺术生产的审美泛化。

  • 标签: 机械复制 审美泛化 摄影艺术
  • 简介:备受各界关注的“世界华语诗歌联盟”揭牌仪式暨2015年度新闻发布会于2014年12月10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成功举办。中国诗歌学会荣誉会长、世界华语诗歌联盟荣誉主席张同吾,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世界华语诗歌联盟联席主席曾凡华,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主任、世界华语诗歌联盟联席主席吴思敬,文化评论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徐国宝博士,中国驻纽约前营领事、世界华语诗歌联盟联席主席邱胜云大使,中国朗诵家协会联席主席、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总裁高峰,著名诗歌教育家、世界华语诗歌联盟联席主席闪世昌,北京人文大学创校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资深诗论教授、世界华语诗歌联盟联席主席周宏兴,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李师东,诗人、香港铜锣湾集团主席、香港诗词学会会长、世界华语诗歌联盟联席主席、常务理事陈智,诗人、著名律师、世界华语诗歌联盟常务理事干大江,中华诗词协会副会长何云春,以及世界华语诗歌联盟创意者与倡导者、诗论家、诗人、中美基金会主席、北京美在其中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李黎等数百位嘉宾出席了本次盛会。

  • 标签: 中国诗歌 联盟 华语 世界 北京人文大学 中国青年出版社
  • 简介:社会审美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完善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个社会文明向前进步的重要保障。美是推动时代文明的重要保证,无法审美的时代是文化价值观丧失的时代,无法审美的社会国度是灵魂枯竭的国度。

  • 标签: 审美教育 社会教育 全面和谐发展 社会文明 文化价值观 国度
  • 简介:书法审关,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会因时因地因人而产生不同的意见、分歧,如何对待意见、如何避免分歧?书法的悠久历史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严密的规律性,“中介思维”就为书法审关提供了新颖的思维空间,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求得了相对的同一。

  • 标签: 中介思维 书法审美
  • 简介:文艺首当其冲的一个话题就是“美”,没有美,文艺就不仅会失去自己的品格,同时也会失去其生存与拓展的空间。本文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剖析邓小平文艺思想审美理想,从而为文艺创作的繁荣提供了不可动摇的理论指南。

  • 标签: 审美理想 审美追求 美学理论
  • 简介:在人们所熟知的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空间隐喻中,有一个不易察觉的事实是,艺术不仅具有上层建筑性,而且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而存在并且发生作用,艺术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叠合性与疏离性,这是我们理解艺术的双重属性的重要维度。然而,这个空间隐喻实则是更具开放性的,审美和艺术在当代社会发挥着基础性的功能,这恰是该空间隐喻在文化经济时代所呈现出的新的审美图景。

  • 标签: 审美 资本 空间隐喻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意识形态
  • 简介:古典审美理想以其高贵的姿态恒久地俯视人间,至18世纪末。传统出现了中断.伴随着林林总总的哲学交锋和美学论战,绘画艺术也无可避免地陷入动荡和怀疑的年代。作为平面化的标志,马奈的绘画艺术预示着现代艺术的来临。

  • 标签: 希腊化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
  • 简介:20世纪音乐创作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自从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技法出现之后,调性音乐体系不占主导地位了,由此在音乐创作上出现的似乎是一个“混沌”局面。人们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现象显得惊慌失措而无所适从,常常发出“20世纪音乐是怎么啦?”“音乐创作之路应当如何走?”等等疑问,这些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似乎依然没有答案。而这一切对中国音乐的创作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虽然新中国成立前郑志声、冼星海、谭小麟等作曲家曾接受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但在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在技术上基本沿用西方19世纪的传统作曲技法。

  • 标签: 中国音乐 现代音乐 审美期待 对应关系 音乐创作 听众
  • 简介:在诗人前期时候,其诗歌内容多为怀才不遇、蔑视权贵等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并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随着阅历的丰富,在他后半期的生活中,政治日益黑暗腐败,使得他的政治热情逐渐衰退,诗歌题材逐渐转向了恬淡宁静的田园山水上。

  • 标签: 王维 诗歌 积极 宁静
  • 简介:昌耀不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一本薄薄的诗集却蕴含了太多深刻的哲思与追索,一条明显的时间流变线索贯穿于他的诗歌。不同的时间意识,从静止不变的田园时间,到流动不居的历史时间,再到破碎成断裂状的现代时间,统一于他所处的这个旷远的空间——青藏高原。从昌耀诗歌中读出其时间意识的流变及其诗歌中时间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为解读昌耀诗歌开辟另一条比较独特的道路。

  • 标签: 昌耀 田园时间 历史时间 现代时间
  • 简介:宋代是我国诗歌题画方式发生重大历史变革的一个转捩点.本文通过对宋代诗歌题画方式之沿革的述论,可以让我们较为清晰地认识宋人艺术化生活方式的一个侧面.

  • 标签: 宋代 诗歌 题画方式 黄庭坚 赵松雪
  • 简介:文章以日本的食品包装设计现状为大的基础背景。选取其审的大米包装为例。以臼本目前的社会环境现状、日本民族特点为出发点。从外观和材质方面分析日本的大米包装。论述日本大米包装的美。

  • 标签: 日本大米包装 民族特点 简约
  • 简介:舞蹈这种以人的形体运动作为基本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其本身就具有自己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表现范畴。舞蹈艺术与其它门类的艺术形式相比,其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主要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是人体本身和人体本身的运动。于是这样一个基本特征就奠定了舞蹈这门艺术无论是创作、表现、欣赏都必须依靠形象思维的积极参与,并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然而作为形象思维显著特点

  • 标签: 艺术形式 感情活动 朦胧美 审美特性 形体艺术 艺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