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2014年8月,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拉开帷幕。此次,在汇聚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3000名媒体记者的南京媒体中心,届时展出具有中国特色、南京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中,青年艺术家黄明的《南石头记》系列,呈现在了各国观众面前。作为石中珍品,美丽、温润的雨花石可以说是一张南京的城市名片。此次,一组别具特色的《南石头记》,让雨花石与书法结合成这样精致而美妙的作品——宣纸上优美的雨花石图景是自然孕生的,

  • 标签: 艺术作品 媒体中心 石头记 黄明 奥林匹克运动会 青年艺术家
  • 简介:江苏省苏州市人。1969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后进修于无锡轻工业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研究会理事,无锡市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发表个人艺术作品、专著、画册、艺术挂历等一百余种。2009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台“魅力江苏”栏目拍摄专题片《典丽古雅·达性任心——顾蛟的艺术人生》。

  • 标签: 艺术作品 广播电视台 2009年 江苏省 专科学校 工艺美术
  • 简介:马里·西尼(MarioSironi),1885年5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省市中心一个优雅高贵的家庭。在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父亲是建筑工程师,还是天文学家、发明家、雕塑家、教师。母亲出身于贵族家庭,社会地位非常高。在西尼一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罗马,并在那里长大。奇怪的是,在西尼晚期成熟的风景画中,却呈现了他对最早居住地的不可思议的记忆力,那种粗重的轮廓线和阴郁的色调一直伴随他度过了艰难和幻灭的岁月。西尼第一位真正的老师是年轻时在罗马遇到的吉亚科姆·巴拉(GiacomBalla),在巴

  • 标签: 未来主义 意大利 欧洲 新世纪 点彩派 作品内涵
  • 简介:卿玉剑用锐利的刻刀细致的入木,把源于自己生活周遭映射在木板上,同时,她在了解版画语言和当代版画的变化中,进一步实验和发掘版画语言本体的魅力。其作品中的复数性、印痕性、间接性、使得创作维度更加广阔,能精准切入在当代,成为版画艺术本体论的一种恒久追求。

  • 标签: 复数性 印痕性 间接性
  • 简介:关于审美意识言恭达(江苏)自三月二十三日八届中展新闻发布会后,由于四项改革措施的影响与感召力,全国中青年作者对这次世纪末的大展表示出格外地关注其特点:一是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二万三千件投稿量说明了这一点,有的作者最多投寄三十件,有的作者小楷写六万字;二是创作层面的拓展保证了作品质量的提高,不管是免选、特选还是新人作品部在注重艺术内涵的开拓;三是时代创新意识的强化与全面演绎.

  • 标签: 中青展 作者 投寄 三千件 三十件
  • 简介:中国油画在百余年发展中,经历了从模仿、借鉴到重构、创新的发展历程。油画这一外来画种,在中国的发展注定要经历无数艰辛坎坷.几代油嘲家努力探索,目的是使油画能植根于民族的土壤,生长出有本土特质的油画之树并能结出有中国味道的油厕果实。

  • 标签: 中国油画 绘画语言 写意性 抽象 演绎 本土特质
  • 简介:我听到了人们在《尔南葬礼》前的评论,我有勇气去阅读他们关于此画的外行的指责,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就如同在政治中,一个人发现敌对的各方竟然联合起来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这些众所周知的批评中最卤莽的指责,已经开始波及各类无知者,并严重遮蔽了真相。

  • 标签: 奥尔南葬礼
  • 简介:现代学者对库尔贝的研究多致力于阐释这位艺术家1850-1851年在第戌和巴黎沙龙展之后创作的作品。但若想要完整理解库尔贝的艺术发展脉络,并切实地明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概念,就必须关注他在1850年以前完成的作品,特别是他在家乡弗朗什-孔泰的经历与其艺术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艺术发展 现实主义 艺术家 作品 文化传统
  • 简介:20世纪初,利用线条及色彩之夸张与扭曲达到激情表现目的的绘画方法。最初是由两个青年团体分别展开的;他们是"桥社"及"骑士"。"桥社"是由四位画家,于1905年在德累斯顿(Dresden)创立的,其代表为基路飞那(Kirchner)。用明亮与黑暗的对比色,粗线条及笔触,以及夸张而曲扭的造形,以宣泄内在的感受。

  • 标签: 表现主义 世纪初 艺术家 奥尼尔 内心世界 骑士
  • 简介:本文提炼、解析"民俗"色彩,阐释"民俗"色彩是重要的视觉因素,是民间色彩灵魂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中国"民俗"的个性解读,为广大设计师提供探讨民间色彩在视觉应用中的新思路。

  • 标签: 民俗青 传承性 平民化
  • 简介:多尔·夏塞里昂可谓是19世纪东方主义史的脚注,他雄心壮志,硕果累累,但却英年早逝,年仅37岁。最近,巴黎、斯特拉斯堡和纽约的几家博物馆连袂策划了一次名为“泰多尔·夏塞里昂:鲜为人知的浪漫主义者”的大型回顾展,这是继1933年以来的第一次。

  • 标签: 泰奥多尔·夏塞里昂 画家 艺术风格 艺术生涯 浪漫主义 人物形象
  • 简介:二○○一年二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展在南京江苏美术馆展出。十七日,受几个年轻人的撺掇,驱车八百余里专程前去观摩。大半天功夫,粗粗将三层展厅中的五、六百件(部分人选作品也一同展出)展品浏览一遍,总的印象无论评委还是入展人选作者的作品,佳者甚佳,差者甚差。传统与前卫,改良与激进,平和与躁动,规范与随意,并驾齐驱,鱼龙混杂,充分显示了变革时期独有的风貌。

  • 标签: 流行书风 笔墨 作品 中青年 中国画 评审机制
  • 简介:寻觅自我──路的艺术与她的时代易英在中国美术学院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或者象成批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在千篇一律地复制着自然和对象;或者成为这个制度的反叛者,在个人风格的探索中确定自我的价值。路显然是属于后者。同样,在中国从8...

  • 标签: 抽象艺术 寻觅自我 中国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绘画
  • 简介:艺术之敌作为艺术最内部的敌人的批评家让艺术家去当破坏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一些人不能忍受异已的意识和思想,却不留声迹地、巧妙地完成了自己的意识和思想。艺术最后还是回归为一部无声的影片,与它最终的结果毫不相干,也不在乎怎样评价作为它存在基础的犯罪感。没有时间来欣赏自己思想以外的任何东西。这一冷酷的真理是对批评家身分的

  • 标签: 犯罪感 异已 声迹 超前卫 我自己 肯定性
  • 简介:采访者AkioObigane以下简称AO,比尔·维拉以下简称BV,KiraPerov以下简称KPAO:我感觉你能发现每一个地方独有的精神,尽管你身份在改变,但你没有迷失自我,而是与这些精神很好地相融合。BV:你的感觉很正确。本质上,Hatsu-Yume使用的技术受到实验性电影的影响——第一人称视角。几乎所有好莱坞的电影都以第三人称视角制作,这种文学形式

  • 标签: 维奥 采访者 影像艺术 摇镜头 先锋派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 简介:比尔·维拉:失重状态的艺术【法】马尼埃尔·若伟周露译如果巴黎新美国中心的参观者只满足于观看了为洛杉矶艺术家而举办的题为《纯美》的贫乏展览而离开的话,他们将会为改变主意而得到回报,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一个重要部分,即地下一层的装置。介于纯与不纯之间,...

  • 标签: 失重状态 奥拉 花岗岩石 艺术家 “无条件” 图像意义
  • 简介:采访者AkioObigane以下简称AO,比尔·维拉(BillViola)以下简称BV,基拉·派罗芙(KiraPerov)以下简称KP这个采访开始于他在日本的经历,并继续探讨他的艺术。他的妻子基拉·派罗芙(KiraPerov)也是他的创作搭档、工作室助理、编辑兼摄影师,首次参与了一半的采访。在1977年的澳大利亚邀请展,派罗芙于1978年在纽约开始与之终生合作。那一年也标志着她摄影生涯的开始。1980

  • 标签: 维奥 派罗 采访者 子基 VIOLA 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