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直到1935年,当柏林已经是钢琴界公认的名家时,他仍然在认真地权衡着开展作曲生涯的计划。"今年如果我再不重新开始作曲,就要彻底丧失创作的技能了。今年在作曲职业这一方面的压力格外沉重。"同时柏林也强调了他在演出方面的不尽如人意:"一年忙碌的演出和练习,到头来却只有无尽的空虚感。"

  • 标签: 奥柏林 空虚感 古姆 肖斯塔科维奇 戈登威泽 拉赫玛尼诺夫
  • 简介:传承在演绎史上常有这样的事:一位年轻而尚无自觉的艺术家,凭着勇气、直觉、力量和青年人直截了当的性子,成就了一类音乐风格在诠释和理解上的转折。在这里,我们讨论的风格便来自肖邦的作品。对肖邦作品演绎的争论可以追溯到李斯特和安东·鲁宾斯坦的时代。他清晰而完美的作品,虽然时时听来都如此贴近人心,激发着一代代人的灵感,在当时却被视作难解之谜。

  • 标签: 肖邦作品 柏林 音乐风格 鲁宾斯坦 艺术家 青年人
  • 简介:第六章苏维埃协奏曲的起源一20世纪30年代是柏林职业生涯快速发展的阶段,他虽然还不到三十岁,却已经在演奏中展现出古典主义的完美感,而他的艺术观点逐渐稳定成熟,思维方式变得精确,对人生和艺术的态度也愈发严谨。艺术上的进步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而柏林并不将自己拘束在无尽地练习和演出中。

  • 标签: 柏林 艺术观点 职业生涯 30年代 20世纪 古典主义
  • 简介:菲欧决定前去地狱,寻找茜茜公主。按照梦中天使指出的路线,他朝着西方走,走了整整一年,终于看到一片黑暗的森林。森林里到处布满了荆棘,很多动物死在里面。菲欧背着白玉里拉琴,艰难地穿过荆棘丛,走到最后,菲欧已经不能站立了。他全身都被扎满了荆棘,像个刺猬一样。

  • 标签: 《奥菲欧》 戏剧艺术 歌剧艺术 表演艺术
  • 简介:主音乐美学思想述评蔡仲德主(1893~1959),广东惠阳人。原名廖尚果,又名黎主。出身书香之家。曾入陆军学堂。1911年10月,曾参与潮州战役,亲手击毙潮州知府。赴德留学,获法学博士学位,而兼学哲学,尤好音乐。1922年回国,投入大革命,曾...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民族音乐 青主 表现主义 主体性 《通论》
  • 简介:待时光退去,当我也来寻你时,杨老师,见到你我会和你说起你走的那个下午,漫天的大风裹挟着我们,把你和我们吹散了。你倒是一幅漫漫征程终得休憩的宁静神情;而你看到的分别时我的形象,一定像极了柯勒乔的画里面,那旋风之下惊慌无助的脸孔吧?嗨、嗨,不许耸耸眉毛然后微笑!

  • 标签: 杨立青 音乐艺术 音乐评论 艺术欣赏
  • 简介:作曲家?指挥家?还是教育家?在莱纳德诞辰九十年之际,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造就了多这位音乐界的巨擘。他的音乐有时看似肤浅平庸;他的指挥全然自我沉溺;他的坦率难免让人误解、紧张。索尼BMG称他“可能是上世纪后半期古典音乐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虽不无夸张之嫌,但在伯恩斯坦去世十五年后,他的声誉的确日渐增长。他在那部赫赫有名,一炮而红的《西城故事》里展露了他在音乐剧、交响典和合唱作品中的天赋异秉,现在听到的所有欢呼和赞誉在那个倾心于无调性的1950年代通常都被予以无情地否认。他站在指挥台上就像受到咒语所魇,每一个举手投足都狂放,激动,坚定有力,伴随着执棒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录制的那套具有定义价值的马勒交响曲视频而流芳至今,他是美国现代音乐的代言人,品位十足的指挥巨星,他的魅力风靡了近半个世纪。三位熟谙他作品一手资料的作者在以下文字中讲述了为什么对他们而言伯恩斯坦是一位真正的巨人。

  • 标签: 纳德 大师 古典音乐 《西城故事》 伯恩斯坦 合唱作品
  • 简介: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中央音乐学院首次开设了手风琴专业。这是继上海音乐学院大前年建立手风琴专业之后,手风琴最终登上了中国最高的音乐学府。这件事对于所有关心中国手风琴事业发展的人来讲,对于中国手风琴事业来讲,实在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这件事对于它的创办者——中央音乐学院首任手风琴教授曹晓来讲,则可能是他续写辉煌的又一个起点。

  • 标签: 手风琴 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情缘 教授 起点
  • 简介:影视新人李怡要到香港打官司了。李信委托她的法律顾问——广州热点律师事务所的郑律师,向香港的《萍果日报》和《壹周刊》发出了律师函,并准备到香港打官司,状告《萍果日报》和《壹周刊》侵犯了她的肖像权和名誉权。李怡到广州发展前后,拍摄了《叶剑英》、《119警示录》、《美丽青春豆》、《广州教父》和《鸦

  • 标签: 打官司 香港 肖像权 名誉权 律师事务所 委托她
  • 简介:鲁契亚诺·贝里(LucianoBerio,1925-2003),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当今国际乐坛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大师之一。他始终都以积极的姿态活跃在新音乐舞台上,在新音乐创作、指挥、演出、教学、评论和全面推动新音乐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使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和稳固的历史地位。在贝里众多作品中,《Sequenzas》(模进)系列非常独特。

  • 标签: 贝里奥 新音乐创作 音乐教育家 音乐大师 音乐发展 指挥家
  • 简介:威尔第写《茶花女》的冲动来自1852年的巴黎之行。但要把流行于巴黎舞台的“问题剧”搬上并不熟悉巴黎社交界背景的意大利观众所热衷的歌剧舞台,无论如何是一种冒险。威尔第的信心源于他日益成熟的作曲手法一一调动各种手段将音符触及到角色被重重矛盾所羁绊的灵魂,同时又删繁就简,用俭省之极的笔墨勾勒出一颗原本拒绝爱情的心灵在爱的泥淖里越陷越深,以致一步步靠近死灭的轨迹。

  • 标签: 威尔第 作曲手法 笔墨 歌剧 《茶花女》 观众
  • 简介:  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如火如荼,在此期间听歌手讲才知道"大歌"这个词.这个词很形象,很有意思,也很让人深思.我才知道,歌手愿意选择"大歌",原因有这样两点:一"大歌"主题宏大,二"大歌"有高音可唱,而这两点都是以往历届比赛可以博得高分的经验之谈.……

  • 标签: 歌泛滥 泛滥音乐 青歌赛歌
  • 简介:追溯歌剧的历史,一个似乎最容易回答的问题——“第一部歌剧叫什么?”可能就不容易回答。说是《达芙尼》(Daphne),当然也算不得错。该剧早于1598年的狂欢节,就在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早期意大利作曲家和艺术赞助人贾科波·科尔西(JacopoCorsi,1561-1602)的佛罗伦萨的家中上演,是意大利廷臣诗人塔维·里努奇尼(OttavioRinuccini,1562—1621)创作台本、

  • 标签: 《奥菲欧》 蒙特威尔第 文艺复兴 佛罗伦萨 意大利 狂欢节
  • 简介:主是我国现代音乐史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通过对主音乐创作观的阐述及他的音乐作品的分析,本文认为,主无论在音乐创作思想与创作原则上,还是在音乐创作实践中都从音乐自身规律出发,当乐歌创作词与曲发生矛盾时,主张以音乐为重;在音乐技法与艺术表现的关系问题上,主则否定重技轻艺,单纯地追求音乐技法,提倡音乐技法的创新是为了使艺术得到更好的表现。

  • 标签: 青主音乐创作观 音乐创作
  • 简介:(一)家庭出身(二)童年和少年时代(1893~1911)(三)留学德国的年代(1912~1922)(四)大革命时期(1922~1929)(五)在上海乐坛和航空公司的年代(1929~1937)(六)抗战年间(1937~1945)(七)抗战胜利后走上讲坛(1945~1949)(八)重返上海讲坛(1949~1952)(九)在南京的岁月(1952~1957)(十)退休于苏州、病逝于上海(1957~1959)(一)家庭出身1893年农历4月26日,廖尚果先生出生于惠州府城秀水湖畔.廖宅早在康熙年间,已为廖贞而挂上"进士第"的扁额.此扁额直到抗战前仍挂在廖宅门墙上,抗战期间才被日寇飞机炸毁.

  • 标签: 廖尚果 生平事迹 工作业绩 中国 音乐事业
  • 简介:在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湖北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各地方队独占鳌头。我为他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感到高兴,表示衷心地祝贺。

  • 标签: 湖北队 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专辑